2024届高考复习:压缩语段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复习:压缩语段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21: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压缩语段
――素匹绫罗,长短剪裁
1.掌握语段压缩的方法与审答规范。
2.在熟悉句式的基础上能够答好带句式概括题。
复习目标
第一步 提取句子主干,把握文本中心
压缩的前提是把握文本中心,这就需要去除语句的修饰成分,提取句子的主干。所以能准确、快速提取句子主干是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备考复习时,需要培养熟练提取句子主干及辨析复句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1)单句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复句类型: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
【压缩语段步骤】
第二步 明确压缩类型,掌握压缩方法
压缩语段可以采用信息等级划分法。即给文本中所有信息按照重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最重要、最核心的信息为一级信息,解释一级信息的内容为二级信息,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可通过动词来寻找信息,进而确定等级。拟写答案时按照从高到低的等级顺序表述相关信息即可。当然,有时划分的信息等级也不是绝对的,对于特殊情况也要灵活处理。
第三步 概括内容型压缩
命题人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不同类型,但压缩语段都是对文中定向信息的提取、压缩和概括。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3月22日,《四川日报》重磅推出 16 个版面的三星堆珍藏卷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该报道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宝”卷以在古蜀文明中常具有代表性的金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此次新发掘出土的宝藏。“人”卷以青铜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寻宝背后的“王者”们。“魂”卷以蓝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构成,以及与世界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文明交融。“谜”卷以绿色为主题色,表达30多年来对于三星堆考古发掘生生不息的探寻。该报道推出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考古界众多专业人士纷纷点赞,重庆、河南、北京等地的媒体同行纷纷转载。
(1)划分层次,提取要点。
语句 提取要点
第1句
第2句
第3~6句
第7句
语句 提取要点
第1句 交代《四川日报》推出报道的时间和名称
第2句 交代报道的主题
第3~6句 分别交代四大主题的颜色、内容
第7句 交代报道推出后的影响
答案
(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答案 3月22日,《四川日报》推出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每个主题以不同颜色为代表,讲述不同内容,报道引发考古界、媒体界关注。
根据语段类型,明确压缩方法
(2020·新高考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压缩语段应注意把握语句的层次,根据关键词语来筛选信息。本语段是典型的新闻,语句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第一句话是关键信息,因为字数限制,可以把“在京”“(以下简称《报告》)”这些非重要信息删除,保留时间即2020年6月3日(时间没必要精确到“上午”,所以删去“上午”)、事件即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第二句是《报告》的具体内容。第三句中,“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讲的是《报告》的形成依据,不属于重要信息,可以删除,所以此句可以压缩为“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第四句是具体粮食种类的产量,第五句是讲粮食种植面积较往年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从整个语段来说,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性的信息,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删除。
参考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③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
专题训练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简述以上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解题思路:首先梳理文本主要内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在吃水果时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其次,梳理各信息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要控制总热量,所以要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对于含糖量少的也要有所限制。最后,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述,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 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2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75个字。
答案:你要写一篇报告,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有很多蔬菜适合生吃,不仅味道好,而且也有益健康。生吃蔬菜最突出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挥发油可以提高身体中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人们还利用生吃蔬菜的健康益处设计出了“生食疗法”。实践证明,“生食疗法”对失眠、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病症均有疗效。
尽管生吃蔬菜有很多好处,但有些蔬菜不能生吃。比如,土豆、芋头、山药等富含淀粉的蔬菜必须烹制,否则其中的淀粉粒无法破裂,人体不能消化。再如,扁豆含有大量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必须煮熟煮透,防止中毒。另外,生吃蔬菜过多会令一些人肠胃不适,而熟吃则可以软化蔬菜纤维,对那些肠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更有益。
请用因果关系的句子,为上述材料写一个结论句。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句式变换的能力。第一段侧重讲生吃蔬菜的好处,如“蔬菜中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挥发油可以提高身体中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生食疗法’对失眠、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病症均有疗效”;第二段则讲的是有些蔬菜必须熟吃,如土豆、芋头、山药、扁豆等,另外生吃蔬菜过多“对那些肠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不友好。由此可知,蔬菜最佳食用方法不同,人的体质也不同,因此食用蔬菜方式要因人而异,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这样才对身体健康有益。据此整理成“因为……所以”连接的因果复句即可。
答案: 因为不同种类的蔬菜最佳食用方法不同,个人身体情况也存在差异,所以食用蔬菜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做到生熟搭配,以利于身体健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