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欧垦殖运动和农奴人身束缚的松弛等原因推动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生新的变化。
2.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入近代。
3.了解随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西欧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政治: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西欧封建庄园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开发荒芜土地,增加耕种面积
垦殖运动
生产力的发展
①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有的垦殖是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变化一:垦殖运动使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变化二: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庄园制度逐渐衰落瓦解
新垦区和旧庄园有何不同?可能会引发怎样的结果?
材料二: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1150年道恩斯修道院有36人,100年后增加到1248人。——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
自由农民
旧庄园
农奴
①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② 缴纳迁徙税
影响:庄园人口锐减,劳动力短缺,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自由劳动力增加。
地租形式:
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垦殖运动
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领主组织
农民自发垦殖
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缴纳迁徙税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欧洲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具体表现:
变化三:建立租地农场
封建庄园
领主
农民
农奴
富裕农民
农业工人(雇佣)
买卖
继承
联姻
转让
通过
土地集中
出租直营地
承租、购买
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建立
土地集中
佃户地产
转租、购买
租地农场主包括领主和富裕农民
这里的租地农场主指谁?
富裕农民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阅读课文选段,思考:租地农场有何特点和影响?
(特点)
土地劳动者(雇工)
土地所有者(封建主)
土地经营者(富裕农民)
出租直领地:
订契约---收租金
承租别人的领地:
订契约---交租金
契约关系
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性质
影响:推动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流行时间
人员组成
剥削方式
产品归属
规模
性质
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9世纪开始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劳役地租为主
自给自足
分散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制度的衰落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货币为主雇佣关系
产品面向市场
集中
资本主义性质
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人身依附关系→雇佣关系
产品自给自足→面向市场
【比较不同】封建社会的西欧庄园和近代社会的租地农场有何不同?
随着剩余农产品的增多,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手工业得到发展并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农产品富余
城市农产品需求增加
收购农产品、畜产品
转卖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中世纪西欧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61页,归纳这个时期手工业发展的阶段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发展
为缴纳赋税,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归纳总结:
原料 工具 生产过程 销售 生产场所
家庭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自己生产
或者购买
自己准备
自己和家人
独立完成
自行销售
商人提供
工人自备
分散劳动
简单协作
商人销售
商人提供
商人提供
集中劳动
分工协作
商人销售
家庭作坊
家庭作坊
手工工场
通过以上探究,你发现手工工场有哪些特点?由此判断是什么性质的?
特点:
1.出现雇佣关系
2.产品投放市场
3.资本和生产分离
4.分工协作效率高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对比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填写表格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主
农民
手工工场主
工人
资本主义性质
农村:
城市: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欧洲社会阶层新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城市市民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阅读教材P63,找出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农村: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垦殖运动
庄园衰落
与瓦解
租
地
农
场
土地
关系
变化
富裕农民
手工业
市民阶层
农业
脱离
手工工场
市场雇佣
市场雇佣
土地集中
产品富余
西欧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变化
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化
推动
农村
城市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
C
2、下列关于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经营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B.手工业者更多是为适应市场而劳动
C.手工业者开设的作坊规模比较大
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
C
3.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说明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是( )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B
4. 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