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重点】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难点】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学习目标:
既然是寻找“新”的路线,那就意味着以前就有东西方交通道路,一起回忆……
探寻“新”的航路
丝绸之路
陶瓷之路
材料一: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猛涨。
——周一良、吴于谨《世界通史》
东方虽有无数财富,但欧洲人只能无限遐想,却无法得到……
14世纪中西交流的路线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一、背景/原因
奥斯曼
帝国
直接原因
材料二: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四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西欧商人清点钱币
13、14世纪随着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厂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 新现象 :
欧洲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背景/原因
来自东方的商品深受欢迎
根本原因
材料二:
材料四: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有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是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 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背景/原因
东方遍地黄金
材料三: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哥伦布
社会原因
哪里有黄金?
多桅帆船
——麦哲伦船队“维多利亚号”
13-14世纪新型航海图
“地圆说”
葡萄牙亨利王子
造船技术的提升
皇室资金的支持
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理知识的增加(季风、洋流等)
海上探险经验的积累
自然科学(地圆学说)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迪亚士
(1450—1500)
达·伽马
(1469—1524)
哥伦布
(1452—1506)
麦哲伦
(1480—1521)
有经验丰富的有勇气的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1487-1488年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1487--1488 葡萄牙 葡王室
1492 意大利 西王室
1497--1498 葡萄牙 葡王室
1519--1522 葡萄牙 西王室
好望角
向西:“发现”美洲
好望角-印度
向西:环球航行
三、探寻新航路——过程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1)、迪亚士:
(1)时间:
(2)代表国家:
(3)航行线路:
(4)成果及意义:
亚洲
非洲
欧洲
好望角
1487—1488年
葡萄牙
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向南)
发现好望角,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迪亚士在好望角竖起标志葡萄牙领地的石碑
代表人物及路线:
西班牙
葡萄牙
1492年
南美洲
非洲
北美洲
横渡大西洋—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向西)
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哥伦布到达美洲
时间:
航行路线:
成果及意义:
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
哥伦布纪念碑
哥伦布:
anlw)
如何评价哥伦布?
这两种看法立场不同各有其片面性。
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唯物史观
达·伽马
亚 洲
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据说达·伽马此次航行掠夺而来的东方珍品:香料、 丝绸、 宝石等,其所得纯利竞超过第二次航行总费用的60倍以上。
葡萄牙
好望角
非洲
马林迪
印度
卡里库特
第一位到达东方的航海家
——开辟欧非亚航线
达·伽马
麦哲伦1519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1520
麦哲伦同伴1522
麦哲伦1521
麦哲伦
环球航行(1519-1522年)
意义: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菲律宾(1521年)麦哲伦死亡之地
西班牙
塞维利亚
麦哲伦
材料 据《哥伦布航海日记》记载: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没有陆地、岛屿。食品奇缺,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没有吃到一点新鲜食物,只有面包干充饥,后来连面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点生了虫的饼干碎屑,这种食物散发出像老鼠屎一样的臭气。船舱里的淡水也越来越浅,最后只能喝带有臭味的变质黄水。为了活命,连盖在船桁上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有时,甚至吃木头的锯末粉。
勇于开拓 创新进取
不怕牺牲 克服困难
四位西方航海家身展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迪亚士是功败垂成的悲情英雄
——最终怯于好望角狂风怒号中
达伽马是修成正果的无畏勇士
——最先开辟了欧非亚航线
哥伦布是利在千秋的独门侠客
——敢往大西洋腹地前进
麦哲伦是无坚不摧的异乡孤魂
——环球航线死于途中
(一)对欧洲的影响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贸易规模扩大
③商品种类增多,商业地位日益重要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贵金属涌入西欧
金属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价
格
革
命
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促进社会转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个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对世界:
消极影响: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据统计,从15~17世纪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千克的黄金和一亿千克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六亿美元的钻石,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使美洲劳动力大大匮乏。据统计,1492年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居住的印第安人有25万,到1538年,仅剩1500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统治的100年间减少了约90%。
对亚非拉地区:
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性质
背景
影响 消极
积极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1)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国家造成重大损耗。
(2)西方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东西方航海之比较
探寻新航路
原因:
条件:
时间:
经过:
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马可·波罗描绘的刺激;东西方商路受阻。
15世纪——17世纪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
麦哲伦的船队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分角度谈影响)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罗盘针、航海知识的传播。
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课堂小结
1.印第安人指责他把欧洲的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他们的财富,破坏他们的文化;欧洲人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播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这一矛盾评价针对的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A
课堂练习
2.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准备经济条件 B.张扬了人的个性
C.哥伦布到达美洲 D.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准备思想文化条件
A
3.使世界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4.由于他的这种英勇的自我牺牲精神,五艘破旧不堪、孤零零的小船敢于去向无人知晓的海域挑战。这种非凡的胆略是不会被人忘记的,他本人也不会被人忘记。他是第一个提出环球航行这个最大胆想法的人,而且是他的最后一艘船实现了这一理想。“他”是 (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D
5、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