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瑞士巴塞尔大学研究人员在埃及东部埋葬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与贵族的帝王谷发掘出一尊距今3300余年的日晷。古埃及人可根据晷针在晷面上的阳光投影确定时间。下面属于古埃及天文学成就的是( )
A. 太阳历 B. 农历 C. 儒略历 D. 授时历
2. “一个种姓与另一个种姓有所区别,各种姓之间不许因通婚而混淆起来,各种姓因地位不同而完全不同,每个种姓都有它特别的、不变的职业。”马克思的这番话揭示的制度出现在(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巴比伦 D. 古代希腊
3.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样做是为了( )
A. 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B. 扩大妇女权利 C. 调动外邦人积极性 D. 提高奴隶待遇
4.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 希腊文明的繁荣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5.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是罗马帝国灭亡的( )
A. 导火线 B. 重要原因 C. 过程 D. 影响
6. 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他应该查阅的文学巨著是( )
A. 《伊索寓言》 B. 《荷马史诗》
C. 《天方夜谭》 D.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7. 习近平在《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中指出: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金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迸发期。其中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 德谟克利特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荷马
8.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B.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C.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D. 杏理曼帝国后来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三个国家的雏形
9. 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封君对封臣提供保护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D. 人生来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10. 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A.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 提倡“文明开化” D. 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11. 沙特阿拉伯空袭也门、伊核危机、叙利亚内战,ISIS为代表的恐怖势力兴起等让人们对分崩离析的阿拉伯世界感到担忧,而伊斯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也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在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是( )
A. 使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 B. 使东西方商路畅通无阻
C. 使麦加贵族得以在麦地那从事商业活动 D.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2. 1921年3月,苏俄通过的一项法令宣布“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等一切储存,完全由他们自己支配。”由此可知( )
A. 苏俄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C.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 D. 苏联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
13. 印度各处有很多以章西女王的名字命名的军队名称、街道、女子学校、社团组织等;美国有以“华盛顿”命名的州、市、县、镇、大学等;拉丁美洲有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国家、城市、街道、广场等。后人之所以纪念这些人物,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
A. 领导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B. 对国家的建立贡献突出
C. 领导国家取得了独立 D. 有工人阶级革命精神
14. 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人贸易,黑奴贩卖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 非洲--欧洲 B. 非洲--美洲 C. 美洲--欧洲 D. 欧洲--美洲
15. 13-14世纪,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先后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有( )
①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
②生产的产品都流向市场
③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④都促进了生产组织逐渐封建化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6.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 苏格兰人民起义
C. 议会重新召开 D. 来克星顿枪声
17.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 创作《国际歌》 B. 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18. 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9.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 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0. 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28岁就患有耳疾,后双耳完全失聪。《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他是( )
A. 达 芬奇 B. 莎士比亚 C. 贝多芬 D. 巴尔扎克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21. 《罗马民法大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判断: ______
改正: ______
22.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二月革命。
错误: ______ ;改正: ______ 。
23. 《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西班牙而独立。
错误: ______ ;改正: ______ 。
24.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判断: ______ ;
改正: ______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25.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______ 。
(2)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 ______ 。
(3) 研制出无烟炸药的瑞典化学家是 ______ 。
(4)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______ 。
26.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史实。
(1) 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______ 。
(2)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______ 。
(3)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 ______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5.0分)
27.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
材料一: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1) 任选材料一中一例文化遗产,概括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文化交流】
材料二: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医师、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们,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文化现象】
材料三: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 基督教
诞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诞生地点 古印度 ②
创立者 ① 耶稣
(3) 根据提示,写出①和②所指的内容。
【文化传承】
(4)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4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他们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进步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什么?
材料三: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于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材料三中的“两个德国人”指的是谁?他们宣告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9. 掌握历史事实的特征,形成逻辑线索,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19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据以下线索,作出判断,回答问题。
杰克:我们国家根本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代表上帝来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汤姆:我比你们幸运一些,我们国家没有国王,但你们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还企图镇压我们的反抗,结果在我们总司令的领导下通过斗争,赶走了发号施令者,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大久保利迪:汤姆,是你的国家海军舰队强行进入我们的港口,要求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落后,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1) 杰克的国家在革命后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是通过哪部法律颁布后逐渐实现的?
(2) 汤姆所说的领导这场斗争的转折点是什么?通过哪部宪法“建立起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3) 大久保利通提到的改革的名称是什么?这次改革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两部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终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国家分裂。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3) 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领导人是谁?
(4) 材料二中“联邦政府颁布两部法令”指的是哪两部法令?
(5) 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31. 历史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老师运用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识别材料——寻找历史证据】
(1)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根据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将相应空格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金字塔
②《查士丁尼法典》
③华盛顿总统的讲话录音
文献史料: ______
实物史料: ______
口述史料: ______
【历史地图——培养时空观念】
(2) 请根据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判断A是谁的航行路线?C是谁的船队航行路线?
【运用表格——解释历史现象】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 ① ______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交通发明 ② ______ 发明蒸汽机车
进入时代 ③ ______
(3) 写出上表中①②③所指的内容。
【评价人物一形成历史认同】
马克思这样评价林肯,他是一位到达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优秀品质的罕有人物。直到他倒下,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 请你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林肯的贡献。
3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今天,我们来探究一战的前因后果,为人类呼唤和平。
材料一:1913年英、法、美、德的实力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4 1 2
殖民地面积所占住次 1 2 5 4
(1) 材料一中美、德在经济实力上超过英、法得益于哪一革命?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2) 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这一新的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
(4) 结合图一回答俄国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该事件的领导人是谁?图二的甘地发动了哪一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5)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叙利亚,再到今天的俄乌冲突,仍然硝烟弥漫,以古鉴今,战争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BD与古埃及无关,排除;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排除C。
故选:A。
本题考查太阳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太阳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揭示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主要特点。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可知,这有利于减轻参政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提高平民参政的积极性,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中的关键信息是“向与会者发放补贴”。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有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从“元老院掌握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活动皆由国库开支”可知,这说明人们沉迷享乐,大量的国库开支导致财政负担过重,这也是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帝国灭亡的导火线、过程、影响,排除ABC。
故选:B。
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灭亡,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灭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他应该查阅的文学巨著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的故事,表现了古代英雄的事迹,《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役结束后,回乡途中在海上漂流10年的经历。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选:B。
本题以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为依托,考查《荷马史诗》。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7.【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故选:C。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知识。苏格拉底探讨人的美德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苏格拉底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解析】历史陈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则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题干选项中选项BCD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陈述;选项A是对庄园法庭的历史评价。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陈述,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历史陈述与历史评价的区别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陈述,什么是历史评价的相关史实。
9.【答案】D
【解析】“人生来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出自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与欧洲无关,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对欧洲封建时代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欧洲封建时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欧洲封建时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解析】据材料“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判断是日本的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选项B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日本的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11.【答案】D
【解析】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先是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逐步征服麦加等地区,632年,穆罕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B
【解析】据题干“1921年3月,苏俄通过的一项法令宣布‘农民在纳税后剩余的全部粮食、原料和饲料等一切储存,完全由他们自己支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等。
故选:B。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知道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后,英国殖民者进一步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纷纷行动起来,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玻利瓦尔。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摧毁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故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共同点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三角贸易”的航线是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在罪恶的“三角贸易”制度中,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到美洲所运输的主要货物非洲黑人。
故选:B。
本题考查三角贸易.
重点识记三角贸易的主要路线内容及影响.
1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地农场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手工工场中,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他们为市场而生产。因此,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两者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生产的产品都流向市场,推动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②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佃户一般每周要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3天”与西欧庄园有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主义化,而不是封建化。①④错误,排除包含①或④的A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表现出的共同特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西欧出现的资产阶级萌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表现出的共同特点的相关史实。
16.【答案】A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图片不符,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掌握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7.【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作为船的动力机,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9.【答案】D
【解析】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的浪潮、人类生存环境破坏、人口数量激增、教育大众化等方面。
故选:D。
本题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20.【答案】C
【解析】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一交响曲的结构形式,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等,其中《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贝多芬被誉为“乐坛雄狮”。晚年则双耳完全失聪,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倔强的性格同“命运”和社会的不公进行抗争,从心底发出“我要扼住命运喉咙”,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艺术家。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贝多芬。题干关键信息“《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
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21.【答案】×,《罗马民法大全》改为《十二铜表法》
【解析】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而《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所以本题错误,把《罗马民法大全》改为《十二铜表法》。
故答案为:
×;《罗马民法大全》改为《十二铜表法》。
本题考查《罗马民法大全》,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2.【答案】二月革命,光荣革命
【解析】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故题干表述错误,不是二月革命是光荣革命。
故答案为:
错误:二月革命;改正:光荣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光荣革命”的相关史实。
23.【答案】西班牙,英国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故答案为:
错误:西班牙;改正:英国。
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4.【答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改为“萨拉热窝事件”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8年6月28日爆发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由此可知,题干表述错误,应将“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改正为“萨拉热窝事件”。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改为“萨拉热窝事件”。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5.【答案】【小题1】屋大维
【小题2】但丁
【小题3】诺贝尔
【小题4】列夫 托尔斯泰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结合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为《神曲》。
(3)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4)结合所学可知,托尔斯泰的小说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揭露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所以,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故答案为:
(1)屋大维。
(2)但丁。
(3)诺贝尔。
(4)列夫 托尔斯泰。
本题主要考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文艺复兴的先驱、研制出无烟炸药的瑞典化学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文艺复兴的先驱、研制出无烟炸药的瑞典化学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等知识。
26.【答案】【小题1】大学的兴起
【小题2】新航路的开辟
【小题3】彼得一世改革
【解析】(1)根据所学,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所以答案是大学的兴起。
(2)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所以答案是新航路的开辟。
(3)根据所学,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所以答案是彼得一世改革。
故答案为:
(1)大学的兴起。
(2)新航路的开辟。
(3)彼得一世改革。
本题考查大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彼得一世改革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大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彼得一世改革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7.【答案】【小题1】《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小题2】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小题3】①乔达摩 悉达多(或释迦牟尼);②巴勒斯坦地区。
【小题4】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树立文化自信,坚持对传统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佛教和古印度文明、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佛教和古印度文明、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等相关史实。
28.【答案】【小题1】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小题2】启蒙运动。
【小题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史实。
29.【答案】【小题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小题2】萨拉托加大捷;1787年美国宪法。
【小题3】明治维新;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或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明治维新以及措施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明治维新以及措施等知识。
30.【答案】【小题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小题2】农奴为购买土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小题3】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林肯。
【小题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小题5】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内战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内战等知识。
31.【答案】【小题1】②,①,③
【小题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斯蒂芬森,蒸汽时代
【小题3】略
【小题4】略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结合实际可知,金字塔属于实物史料,《查士丁尼法典》属于文献史料,华盛顿总统的讲话录音属于口述史料。因此,题干①处应填写序号②,②处应填写序号①,③应填写序号③。
(2)分析题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图中A航线与哥伦布的航线相符,因此,图中A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图中C航线与麦哲伦的航线相符,因此,图中C是麦哲伦的船队航行路线。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出现了相应的变革,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使北方胜利,为维护美国的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故答案为:
(1)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①;口述史料:③。
(2)哥伦布;麦哲伦。
(3)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②斯蒂芬森;③蒸汽时代。
(4)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使北方胜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题考查史料的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史料的类别,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识记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2.【答案】【小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小题2】凡尔登战役;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或惨烈性等)。
【小题3】《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小题4】十月革命;列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小题5】珍爱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战争给我们留下的启示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战争给我们留下的启示等知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