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六单元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说课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第六单元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说课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07 16: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18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沙外国语学校 张文燕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说课流程 一二三四五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二三四五 教材解读 一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美国南北战争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的典型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联系我国现实,进一步明确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二三四五 教材解读 一◆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对战争的根本原因、过程、性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②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历史情境对话,再现战前不可调和的矛盾
②合作探究,实现本课重难点突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对林肯个人品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
②进一步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二三四五 教材解读 一2、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南北战争的主要过程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难点】南北战争爆发原因,尤其是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教材解读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三四五 学情分析 二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
1、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世界史学习基础
2、认知心理特点:他们对美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主动性好。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习惯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二四五 教学方法 三(二)学法:

角色扮演法
合作探讨法
故事汇报法(一)教法:

情境创设法
设疑探究法
点拨讲解法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一二三五 教学过程 四“以激情点燃课堂
以拟人生动课堂
以活动充实课堂”课堂理念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一二三五 教学过程 四分道扬镳---兄弟成陌路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巨星陨落---永垂不朽志携手并进---柳暗花明时过程分析“以拟人生动课堂”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一二三五 教学过程 四“以活动充实课堂”车标:在一个矩形中含有一颗闪闪放光的星辰,表示林肯总统是美国联邦统一和废除奴隶制的启明星
美国南北战争
The American Civil War南北战争前美国版图分道扬镳---兄弟成陌路大哥(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弟弟(南方):种植园经济旁白:北方的大哥和南方的弟弟在餐厅偶遇,一起喝下午茶,聊起了家常。情景对话南:今年风调雨顺,我在南方的棉花肯定收成不错,
想到这,我就心情大好啊!
北:你的小日子过得真不错,自己不用动手,只要守着
那些奴隶们干活。奴隶价格那么便宜,可棉花却能
卖高价,真是太赚钱啦!
南:哎,没有那么轻松的啦!有那么多的地,还是需要
养活大大小小几十口黑奴,那些奴隶的生老病死都
得我管着呢!情景对话北:你看你,真是赚钱还不知足啊。你在南方就有几十口
黑奴,那整个南方不知道占了多少的黑奴劳动力啊。
哥哥我在北方开工厂,可工厂里一直劳动力不足,总
是要招工人。我是想多生产多赚钱,可是都没有机会。
这样看来,废除奴隶制是最好的了。
南:那可不行,奴隶是我们的命根子,没有奴隶,我怎么
赚钱,我们在南方的人,可是要坚决维护奴隶制的。
北:弟弟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完全不
顾我们的死活。就算没有奴隶,你们也可以跟我们
一样招募自由劳动力干活,比如说农民。我看,只有废
除奴隶制才是最公平的。
南:不行,我们坚决不同意废除奴隶制·······旁白:最终,两兄弟大吵一架,不欢而散通过模拟历史情景对话,让学生感悟双方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从而体会矛盾的缘由和难以调和矛盾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到南北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焦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从而突破本课难点——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
战争爆发。两兄弟间的战斗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你觉得谁能
取胜?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导火线: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 小组探究:如果你是林肯的助手,面对战争前期的严重失利,你会提出什么好计策,帮林肯赢得战争?通过角色的体验,让学生体验林肯面临的艰难,活跃学生的思维。
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都要给予评价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往收获民心,增加军队数量方面思考 材料二: 1862年5月签署的《宅地法》规定:凡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国有土地中领取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约65万平方米)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后,即成为私有财产。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2年9月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宣称:“1863年元月1日起,凡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想一想:这两部法令的颁布有什么作用呢? 让学生对照材料中的内容和自己提出的计策,增强学生历史参与感和成就感长外:约86000平方米
7.4个长外校园面积
凡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即可以在西部得到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就可成为土地的主人。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奴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并可参加联邦军队。《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白通吃给黑人以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给白人以土地!
——《宅地法》 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首都里士满结束: 1865年,南方投降仪式北方大哥取得胜利,
阻止了“分家”的结局 巨星陨落---永垂不朽志history = his 历史= 他的
story 故事本节课学生主要分享了林肯的三个精品故事:
林肯提拔“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司令
林肯的励志故事《需要的,仅仅是一点勇气》
林肯生活中语言幽默小故事
通过学生故事汇总分享,让学生触摸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林肯,他在战争中慧眼识珠、勇气非凡,从而完成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林肯纪念堂中的林肯坐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美国》教师趁热打铁,进行一定的材料补充,引导学生自觉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恩格斯在1864年11月就曾经这样预言:“这种人民战争……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整个美国几百年的命运。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奴隶制度一经粉碎,这一国家就会繁荣起来,在最短时间它就会在世界历史上占据完全不同的地位”。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1卷431页携手并进---柳暗花明时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南方种植园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成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1775—17831861—1865林肯1、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意义: 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⑵废除了奴隶制度,
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统一,阻止了国家分裂。
这对当今中国的局势有何启示或借鉴?
板书设计美国南北战争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进程 意义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意义:维护统一,扫除障碍,促进资本 主义发展。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导火线:1861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爆发:1861 南方挑起战争
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结束:1865 北方胜利
1、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 )
A.关税问题 B.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C.向西部领土扩张的问题 D.争夺劳动力力的问题
2、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的文件除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外,还有:(  )
A.《宅地法》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3、美国内战的导火线是:(  ) 
A.领土的扩张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林肯当选总统
4、美国内战成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 )
A.平定了南方叛乱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消灭了种族歧视 D.解决了土地问题
BADB“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6月的第一次演讲
 请回答:
(1)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对美国奴隶制的主张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半奴隶和半自由”反映了什么矛盾?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3)林肯对美国历史的重要贡献是什么?(1)主张废除奴隶制。
(2)反映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
经济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教材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二三四 教学反思 五优点:拟人化的故事讲述,强调学生学习
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引导
学生探究分析,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自主实现知识的构建。
不足:部分学生参与度高,但难以顾及每
一位的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知识框架的宏观
把握、创新性不足。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