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作业3】课外拓展延伸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活动。
流浪的路啊,不好走!
①冬日的阳光很暖和,我特地征求老板意见,把桌子搭在院坝享受美餐晒太阳。菜来了,还没开吃,一只毛色橘黄、脏兮兮的狗狗闯入我的视野。我把狗盯着,狗把我盯着——我正夹着一条长长的肉丝要往嘴里送。
②“呜呜”,它舔了舔舌头,动作似乎并不灵敏。原来它是一只母狗狗,看样子已身怀六甲,脏兮兮的毛蓬松起来、毫无光泽。它或许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打扮自己——梳理毛发,舔舔爪子什么的。我明白,它现在需要的是食物,为了它肚子里的孩子。它分明身体瘦弱,走路乏力,看样子已经流浪很久了。
③连续几日的晴天,或许是上天对一只流浪狗最仁慈的安排。
④记得那时我还上初中,家里也养狗的。那是一只普通但灵巧的狗,奶奶把它抱回来的时候,才出生两天。据说它妈妈生了一窝小狗,主人家实在养不起,就把狗宝宝到处送人。
⑤这个小家伙初来乍到,倒是一点儿也不认生。虽然走路颤颤巍巍,但看你拿着吃的,就不停地朝你狂吠,好像在说:“我饿啦,给我吃的!”我就走上前去,拍拍它的头,给它分享食物。小狗狗没有名字,因为特别小,就干脆叫它“小狗”了。
⑥它长得也真快啊!到我初二的时候,它俨然是一条大狗了,一改之前的可爱呆萌,发怒的时候露出凶狠的獠牙。于是调皮的它经常把我的袜子藏起来,把我的鞋咬烂,把我的作业本掰到地上。生气的时候,我把它关在小黑屋或者拴起来,任凭它“叫喊”;开心的时候,我带它去小河边玩耍,甚至把它扔到河里,让它“洗澡”。
⑦然而这一次回家,我却看到奶奶拿着棍子在屋里追赶它,因为它咬了邻居家的小孩。小孩打了针,疼得哇哇大哭。它似乎知道自己错了,赶忙躲起来,奶奶到处寻它然后追上就是一顿毒打。我再找到它时,它的爪子还在流血。它蜷缩在柴草堆下,“呜呜”地叫着。天气寒冷,奶奶不给它吃的,它也不敢出来。我于是只有做一回“好人”,花了一个多小时给它讲了“狗不能咬人”这样深刻的道理。
⑧于是每次放学回家,被关在后边的它听见我的脚步就跳得老高,即使铁链子很重,它也全然不在乎。我透过窗户,远远看到“挂”在窗户上一上一下的“狗头”。我知道,它在欢迎我的归来。
⑨它是喜欢我的,因为我会牵着它出去“放风”。对于它来说,自由的滋味实在太难得了,所以每次要回家,都是我“拖着”它,它直僵着脑袋,倔强地让脚趾在水泥地上摩擦着“滑行”。我于是想了办法,一手拖着铁链,一手拿着食物引诱。然而这方法没管用几次,就失灵了。
⑩这次我放学回家,再也没有听到铁链打在地上的声音,没看到“挂在窗户上忽上忽下的狗头”了。奶奶说它挣脱了铁链,自己逃走了。
“逃”这个字,在我脑袋里回旋——感觉它是“畏罪受刑然后潜逃”了。可是世界虽大,哪儿不是人山人海?它能逃到哪儿去呢?去另一户人家被拴起来,还是去玉林当一回正正经经的“热狗”?是去街上流浪摇尾求食,还是到马路中间不注意变成车下亡魂?世界之大,总会有一只狗的容身之处吧?可我竟想不出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再后来,听奶奶说“小狗”跑到另外一个小镇去流浪,死在一堆“打狗棒”下。据说他们看到这狗肥,顿时垂涎三尺,围起来套起来捆起来,一下一下重重地打死了。我仿佛又听到它“呜呜”的哀嚎,看到它被拖着倔强不肯认命的“狗头”。我那时是第一觉得自己“毫无用处”,因为我没有办法让一只“有罪”的狗过好它的后半生,我保护不了它!
回过神来,饭菜都凉了。我打算走了。后视镜里,它远远地对我摇着尾巴,似乎对我表示感谢。我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有点用处的,虽然自己的力量微薄。
刚过场镇,我不由得减速——马路中间分明躺着一只黑色的狗,还有周围的一滩鲜血。不敢看它,却感觉好像自己能体会它被撞上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或许它在闭眼的一瞬间,看到阳光还是如此美好。
我停下车来,后视镜里的黑点已经很远。我想倒回去,却始终鼓不起勇气。对于生命,我向来是敬畏的。
我忽而又想起今天遇到的那只怀孕的狗了,我想告诉它,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道路宽阔了,却也有危险,流浪的路啊,不好走!是啊,人也好,狗也罢,都有流浪的路啊!
1.默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2.在文章找出一个句子,对其进行批注。(批注的角度有:句子的表现手法、作用、含义等)
句子:
批注:
3.你是否有养宠物的经历或者是听说过身边人养宠物的经历?请谈一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二)
4.阅读下面七(1)班的《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完成下面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但近年来,a由于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b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为了 ,使野生动物和我们共享一片蓝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c伸出我们的双手,我们的爱心,d以实际行动珍爱野生动物,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一、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不滥食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
二、不滥捕、不乱猎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
三、关爱动物,保护森林资源,让森林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庇护场所;
四、各驯养繁殖、运输和餐馆酒店不非法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者;
五、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劝说阻止、举报各类破坏湿地候鸟、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
我们的命运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和谐,为了鹰潭的生态环境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野生动物,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野生动物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园。
七(1)班班委会
二0二二年八月二十日
(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上一句话,注意上下文语义衔接恰当。
(2)此倡议书中abcd四处有两处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
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准备周末参加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妈妈认为活动耽误学习,且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是学校和大人的事。如果你是他,你准备怎样和妈妈说?
【评价量表】
设计目的 评价指标 水平
快速和准确处理材料信息,把握材料主要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珍爱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优秀 良好 合格
快速处理材料信息内容。
学会至上两种以上处理文字材料信息的方法,例如思维导图、批注等。
会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讲述相关主题故事。
恰当得体与人交流。
具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乐与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活动。
试卷第4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2.示例:
句子:我仿佛又听到它“呜呜”的哀嚎,看到它被拖着倔强不肯认命的“狗头”。
批注:这句话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我通过奶奶的讲述联想到了小狗的死前的哀嚎而倔强的样子,表示出它死前的绝望与痛苦,我因为无法拯救和帮助它而自责与愧疚。 3.示例:
我有养宠物的经历,小学时,妈妈给我买过蚕宝宝。一开始,它们都是像芝麻那么点大,我把它们放在干净的垫着桑叶的纸壳里,过了几天它们开始蠕动了,它们像缩小版的蚯蚓,黑黑的,跟白白胖胖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慢慢的,它们长大了,变成了白色。也越来越能吃,一大片桑叶一会就被它们吃完了,体型也从细长型变成了肥胖型,我每天都按时给它们换干净的桑叶,期待着它们结茧。可是有一天它们中的一只开始吐绿色的水,我以为只是个别现象,就把这只蚕宝宝单独放在一个纸壳子里,希望它恢复健康。但是没过两天这只就死了。其它的蚕宝宝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同样的症状,陆陆续续都死了。我很伤心,后来听妈妈说可能是小区的桑树前几天被打了农药,而我们不知道,就给它们吃了有毒的桑叶。我真的很伤心,因为我们的不小心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我也知道了养育生命的过程是多么不容易啊!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表格中已经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进行了分类和分层,可以根据同一级别的示例进行总结概括,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只:结合第①段“一只毛色橘黄、脏兮兮的狗狗闯入我的视野”和第②段“原来它是一只母狗,看样子已身怀六甲,脏兮兮的毛蓬松起来、毫无光泽。它或许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打扮自己——梳理毛发,舔舔爪子什么的。我明白,它现在需要的是食物,为了它肚子里的孩子。它分明身体瘦弱,走路乏力,看样子已经流浪很久了”,可知其外貌是:橘黄色,脏兮兮的毛蓬松起来、毫无光泽,怀有身孕。据第③段“连续几日的晴天,或许是上天对一只流浪狗最仁慈的安排”的暗示,可知其命运是:继续流浪,生死未卜;
第二只:据第④段“那是一只普通但灵巧的狗”、第⑤段“这个小家伙初来乍到,倒是一点儿也不认生。虽然走路颤颤巍巍,但看你拿着吃的,就不停地朝你狂吠”和第⑥段“它俨然是一条大狗了,一改之前的可爱呆萌,发怒的时候露出凶狠的獠牙。于是调皮的它经常把我的袜子藏起来,把我的鞋咬烂,把我的作业本掰到地上”可知,它的性情是:普通但灵巧、可爱呆萌、调皮。结合第 段“听奶奶说‘小狗’跑到另外一个小镇去流浪,死在一堆‘打狗棒’下”可知第二只小狗的结局是:在流浪的路上被人打死;
第三只:结合第 段“刚过场镇,我不由得减速——马路中间分明躺着一只黑色的狗,还有周围的一滩鲜血。不敢看它,却感觉好像自己能体会它被撞上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可知第三只狗的结局是:被汽车撞死;
据第 段“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道路宽阔了,却也有危险,流浪的路啊,不好走!是啊,人也好,狗也罢,都有流浪的路啊”的感叹,可知作者同情怜悯这些流浪狗,呼吁大家关爱动物,让它们在流浪的路上能得到关心和爱护!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和理解。
题干要求从句子的表现手法、作用、含义等角度进行句子批注。表现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角度出发,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批注。答案不唯一,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句子:于是每次放学回家,被关在后边的它听见我的脚步就跳得老高,即使铁链子很重,它也全然不在乎。我透过窗户,远远看到“挂”在窗户上一上一下的“狗头”。我知道,它在欢迎我的归来。
批注:这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跳得老高”写出它见到“我”回来的高兴、兴奋,对“我”回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挂”字形象生动地写出小狗对自由的渴望,对即将能与“我”出去放风的迫不及待。
3.本题考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述清楚养宠物的经过,包括宠物的生长过程变化、外形特点、性情等,还要恰当插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最后总结性的话尽量做到升华和拔高,将养宠物的最终感受拔高到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
示例:本文写三只狗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小动物的怜悯。让我不由想起自己曾经养过的小狗,每次放学一到家,它总是围着我摇头晃脑打圈,高兴得不得了。可惜后来读中学住宿,没办法照顾它,只好送人了。后来听收养它的人说,它变得郁郁寡欢,后来有一次偷偷离家,就再也没回来了。可能它是想回来找我吧,人有情感,动物也有情感,也有七情六欲,也渴望自由。城市发展给小动物生存带来的危机,希望下次大家见到流浪的小动物,都能伸出援手,让它们能找到回家的路,大家都关爱小动物,这个世界也必然会变得更美好。
4.(1)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
(2)a处“生态环境”后加上“的恶化”;c处“我们的爱心”前加上“献出”。
(3)妈妈,参加保护野生动宣传活动,既奉献了爱心,又能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大家的保护野生动意识都提高了,也有利于互相提醒。我们是周末活动,况且我会在活动前完成学习任务的。
【详解】(1)本题考查补写。
根据倡议书的内容说先阐明目的和意义,结合“为了 ”的语境,此处应阐明保护野生动物目的。围绕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以及珍爱生命来补写即可。
示例:更好地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更加安全的生存等。
(2)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a处“由于生态环境、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语病是中心语残缺,在“生态环境”后加“的恶化”;
c处“伸出我们的双手,我们的爱心”都是谓语残缺,在“我们的爱心”前加上“献出”。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作答时,既要告诉妈妈参加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比如可以奉献爱心,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了解社会,拓展视野等。同时又要告诉妈妈,怎样保证不耽误学习,比如可以利用晚上或者上学时间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口语交际题,注意对妈妈要有称呼和用语得体。
示例:妈妈,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不只是学校和大人的事。再说参加保护野生动宣传活动,不仅能够奉献自己的爱心,还能锻炼自己口头表达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您担心我耽误学习,我会利用晚上或者上学时间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不会影响的。您就让我参加吧!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