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22:3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涸( ) 步履蹒跚( )( ) 苫蔽成丘( ) 参差不齐( )
相称( ) 狭隘( ) 蜷伏( ) 妄下断语( ) 拈轻怕重( )
2.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方格中。
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安祥 慎怪 脸色煞白 怪诞不经
惩戒 槐梧 神采奕奕 狐苦伶仃
错别字
改正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目似瞑 死不瞑目
B.顾野有麦场 三顾茅庐
C.场主积薪其中 卧薪尝胆
D.乃悟前狼假寐 梦寐以求
(二)语言综合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感动于牵牛花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从容地开花。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 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气。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 踩得了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儒动的巨掌。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迸出来;只要有泥土,花朵便可在天地间自由来去。
(1)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文中加点的“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四个义项,根据语境,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逮捕或拘留 B.拘束 C.不变通 D.限制
(3)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什么词性?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8.学习了《猫》后,班上准备开展“动物杂谈——猫”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感悟】读了郑振铎的《猫》后,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对于文中的“我"和第三只猫,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在下面。
①对文中的“我”,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文中的第三只猫,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新闻】读下面的文字,归纳这两则新闻材料共同揭示了什么。
材料一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猫咪也会像婴儿、狗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与主人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猫会把主人当作安全感的来源。简单地说,就是你的存在能让猫味感到安心。
材料二 最近,印尼男子法迪勒 拉伊汗讲述了他家猫咪的故事:“我们家的猫兰博是我的父亲收养的流浪猫。平时,我父亲到哪儿,兰博都形影不离。我父亲去世后,兰博变得抑郁而虚弱,甚至不吃不喝。我没有办法,决定带兰博去拜祭父亲的陵墓。当我们去到父亲的墓地时,兰博独自走着,四下察看。然后它蹲了下来,眼睛盯着我父亲的墓碑,我们一起为父亲祈祷。要离开的时候,兰博依然一直盯着墓碑。”法迪勒和他的家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3)【口语交际】周末,周涛沉溺于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与杰瑞的相互捉弄而不能自拔,把作业抛到了九霄云外,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说他?
(4)【解读漫画】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9.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班级开展“狼”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成语积累】活动中,小黎同学搜集到两幅图片,可他却猜不出与图片相关的狼的成语,请你告诉他。
(2)【连线主角】“狼”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李华同学根据《狼》一文,设计了一档连线节目,他连线了蒲松龄先生笔下的狼,请你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李华:狼,从你们和屠户之间发生的那件事中,作者从我们人类的角度悟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道理。你们是否在即将毙命的那一刻进行了反思,获得了些许启示呢?
狼:
(3)【探究狼性】博洋同学搜集、展示了一组同学们不熟悉的有关“狼”的成语,请你阅读并写出探究结果。
①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③狼授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④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我探究的结果是:
(三)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②,攧③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螳螂捕蛇》)
【注】①觇(chān):窥探、探看。②以刺刀攫(jué)其首: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攫,刺入。③攧(diān):摔跌。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缀: (2)恐前后受其敌 敌:
(3)意暇甚 暇: (4)蛇竟死 竟:
1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12.根据【甲】文内容写句子。
(1)文中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
(2)文中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
13.面对狼,屠户是弱者,面对巨蛇,螳螂是弱者,可最终弱者战胜了强者。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别阐述弱者取胜的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猫狗之缘
韩少功
①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唰地蹿上树,又唰地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②它也有失手的时候。它不明白竹子不是樟树或梓树,不知道竹竿太滑也太硬,有一次当着我的面一路猛冲,闪电一般蹿上竹竿,仁瓜子抓拉不住,终于哧溜溜滑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真是很没有面子。
③它夹着尾巴快步溜走,以后再也不爬竹竿。
④实在很无聊的时候,它才会想到名叫“三毛”的一条狗。三毛比它年长几岁,算是狗大哥。但大哥在本领上比不过小弟,上不了树,爬不了墙,打架也笨,只会傻乎乎地硬着头皮朝前拱,架不住小弟十八般兵器组成的立体攻势——手抓、脚蹬、尾巴抽、牙齿咬。就算三毛的身躯大,重型战车撞倒了对方,但小弟腾空一跃上了楼梯,没等对手看清楚,已迅速退到安全地带。
⑤三毛甩甩一身长毛,发现没了目标,一犯傻就朝错误方向扑去,在一个个房间里蹿进蹿出地搜查,气喘吁吁还是一无所获。它没有料到咪咪此时正端坐高处,以逸待劳,悠悠然摇着尾巴,对敌方的忙碌懒得搭理。
⑥到后来,狗哥甘拜下风,凡事让猫小弟三分。见咪咪抢吃它的饭,就一旁待着,实在冒火了,才去猫碗里大吃两口,算是很没出息的报复。有时躺在地上,听任椅子上的咪咪垂下尾巴,在它的头上不时敲打。三毛半眯着眼睛,忍着。
⑦它们一般来说还算友好,有时可以同睡一个纸箱,甚至互相抱着(如同热拥)。如此至爱亲朋,僵住好一阵,直到睡意大发,才结束亲密的一幕,分头各睡各的。它们也开始互相学习,比如三毛学会了抓老鼠,咪咪则学会了见人即仰卧,亮出肚皮以示友好。有一次,院子西头发出一声惨叫,听上去像猫的声音。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三毛全身一震,已狂叫着朝惨叫的方向蹿去,四蹄刨得沙土翻飞,蓬松长毛被疾风刮得紧贴全身,使它平平扁扁完全变了形。虽然它最后没发现蛇,没发现黄鼠狼,只发现一只野猫越墙而去,但还是在草丛里四处嗅,好一阵才罢手。它刚才一定是在担心猫小弟的安危。
⑧这使我夸了它好一阵,见义勇为和高风亮节的高帽子,一顶顶戴在它头上。咪咪也许能听懂一二,也许听得有点不服气。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早上打开大门,门外正当眼的地方,可能有血淋淋的一丝鼠肠或一只鼠腿——这当然是咪咪的战绩,是它割下敌寇的首级,回头向主帅报功。我突然明白了,它有心留下这一口,无非是表示它没有白吃饭,至少不比三毛草包到哪里去。
⑨比较麻烦的是,它割来的首级不但有鼠肉,有时也有鸡肉或者鸟肉。这就是说,它一直不清楚自己110的职责范围,一直把鸡和鸟看作有翅膀的老鼠。尤其是那些灰黑色的小东西,在它看来一定是老鼠的乔装打扮,绝不可放过和轻饶。我家的鸡崽在它嘴里好几次减员大半,使我们后来根本不敢买小鸡,尤其是黑毛小鸡。我气得大骂它践踏法律 , 但它瞪着眼睛并不理解。
⑩有一次,它叼着满满一口黑毛兴冲冲地跑来,再一次引起公愤:“你叼鸟做什么?讨打呵?”我破口大骂一顿,吓得它东躲西藏,却绝不松口。我抄起树棍猛追,又用泥块连续射击,打得它在林子里乱窜,最后呼啦啦跳上了墙。但它还是死叼着小鸟不放,眼里满是委屈和困惑,对我不赏反罚大为义愤。
这一天晚上,它很晚都不回家吃饭,可能是已被一只鸟塞饱了肚子,也可能是想狠狠地发一回脾气。
(有改动)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这就是说,它一直不清楚自己110的职责范围,一直把鸡和鸟看作有翅膀的老鼠。
②我气得大骂它践踏法律,但它瞪着眼睛并不理解。
(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唰地蹿上树,又唰地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②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但它还是死叼着小鸟不放,眼里满是委屈和困惑,对我不赏反罚大为义愤。
(3)作者笔下的三毛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五)写作
15.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 hé pán shān shàn cēn chèn ài quán wàng niān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词的识记能力。注意“涸”不要读成“gù”;“参”是多音字,注意“参差”的“参”不要读成“cān”;“称”是多音字,此处读chèn;“隘”不要读成“yì”,注意和“益”的区别;“蜷”quán,注意和“卷”的区别;“拈”不要读成“zhān”。
2.书写认真即可
【详解】要求学生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3.祥—详 慎—嗔 槐—魁 狐—孤
【详解】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安祥”应写作“安详”,“慎怪”应写作“嗔怪”,“槐梧”应写作“魁梧”(做形容词,指躯干高大),“狐苦伶仃”应写作“孤苦伶仃”。孤苦伶仃,解释为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4.A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停顿的把握。
B.大意: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故停顿是: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大意: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故停顿是: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大意: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故停顿是: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选A。
5.B
【详解】A.都解释为:闭上眼睛;
B.分别解释为:看,视/拜访;
C.都解释为:柴草;
D.都解释为:睡觉;
故选B。
6. (1)儒动 蠕动 (2)D (3)拟人 反问
【详解】(1)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儒动-蠕动。
(2)语句“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中的“拘”,根据后面的语句“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可知,D项的“限制”最符合语境。故答案为D。
(3)语句“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 ”赋予牵牛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运用“哪里……?”反问句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据此可填写作答。
7.数词,具体地说明了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种树的艰辛历程。
【详解】一问,“十万”“两万”“一半”“一万”都为数词。二问,在句中有什么作用:通过大量的数字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种树的艰辛;同时给文章增添了真实性,会让读者信服,读者会设身处地去还原种树的情形,增加艰辛的感受。
8.(1)(示例)①凡事不能单凭表象而主 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私心偏见,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②弱小者总是饱尝不幸,所以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避免不幸。
(2)猫同人类一样,也是有灵性、有感情的。
(3)(示例)周涛,我们先一起做完作业,再看动画片放松,好吗?
(4)这幅漫画批评了只吃鱼、反对捉老鼠的猫,它们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和职能,不能自食其力;赞扬了不顾别人的指责、义无反顾地捉老鼠的猫,它尽职尽责,勤劳本分,自食其力。
【详解】(1)结合文章内容,联系文章主旨回答即可。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非常难过,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所以,可劝告文中的“我”做事不要凭主观臆断,不要心存偏见等;对弱小的“猫”可以从注意保护自己等方面说。
(2)通读这两则材料,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归纳它们的共同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关键信息,如材料一中的“依恋关系”“感到安心”,材料二中猫在主人去世后的表现以及祭奠主人时的行为等。
(3)劝说要有称呼,要用商量的语气,还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本题可从写作业的作用劝说:写作业是最当天知识的巩固,这样记忆才牢固,也是夯实基础的过程。或者劝他只有早点写完作业,才有时间看动画片,而且玩得开心。若不能按时完成,会受老师批评,同学会笑话。
(4)先仔细观察漫画,明确漫画的构成要素,尤其要关注其中的三只猫对另一只捉老鼠的猫的态度“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联系社会生活,体会漫画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捉老鼠”是猫的天性和本能,不捉老鼠的“猫”贪图享受,这是作者想批评的;另一只捉老鼠的猫,没有听同伴们的“苦心劝告”,赞扬了它尽职尽责的行为。
9.(1)(狼)烟四起 引(狼)入室
(2)(示例)哎,后悔呀!我们要是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凡事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可贪得无厌啊!还有,你们人类有勇有谋,我们应该看清这一点,不该与之抗衡。
(3)(示例)①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狼,还是文学家笔下的狼,都很聪明,都很有智慧。
②狼很重视独立能力。
③人可以从狼的身上学到很多处世哲学。
【详解】(1)仔细观察图片 ,根据图片中的事物及与狼的关系确定成语。第一幅图中的“狼”,身上冒烟了,而且是四处,所以是“狼烟四起”。第二幅图中国,女主人对“狼先生”说,“先生,请进”,身后是自己的家,所以是“引狼入室”。
(2)注意要站在狼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行为,由“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见其贪婪,若适可而止,便不会丧命。还要站在狼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对手——屠户,屠户有勇有谋,自己不是对手,不该与之抗衡。言之有理即可。
(3)细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分条归纳。关键信息如:“群而攻之”“了解对手”“独立能力”“最团结”,以及同伴受伤时不会独自逃走。答案不唯一。
10. (1)紧跟 (2)攻击 (3)从容、悠闲 (4)竟然 11.(1)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看那蛇)翻来覆去滚动跌倒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 12.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儿何哉?止增笑耳。 13.【甲】文中“暴起”“劈”“毙”等一系列动词说明屠户能够抓住有利时机,突然行动,果断杀狼,可见其有勇有谋。【乙】文中的螳螂在蛇的头顶,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人蛇的头部,可见螳螂得摸清敌人的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最终克敌制胜。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缀行甚远”的句意是:紧随着他走了很远。缀:跟随,紧跟。
(2)“恐前后受其敌”的句意是: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
(3)“意暇甚”的句意是:神情悠闲得很。暇:从容、悠闲。
(4)“蛇竟死”的句意是:蛇竟然死了。竟:竟然。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反侧倾跌(翻来覆去滚动跌倒)、似(好像)、捉(捕捉)、制(控制)”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叙写了屠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束了狼性命,充分展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特点;文中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据此可填写作答。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根据【甲】文的“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等内容可知,屠夫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文章用“暴起”“劈”“断”“毙”等动词,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他杀狼时果断和勇猛。下是凭借着屠户的谋略和勇猛,战胜了凶恶的狼。【甲】文《螳螂捕蛇》中的螳螂之所以能杀死蛇,结合语句“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叙写的螳螂抓住了蛇的弱点“头部”,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最终战胜了蛇。由此可知,螳螂是抓住蛇的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最终取得了胜利。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山谷溪边走路,听到山崖上传来很凄厉的声音。他就找寻道路爬山崖偷着看。只见一条身围有碗口粗的大蛇,正在树丛中摆来扑去,不时用尾巴击打柳树,柳枝被打得纷纷折断。蛇不断地辗转翻腾,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它。可是仔细观看又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姓张的人非常疑惑,逐渐靠近上去,才看到原来是一只螳螂占据在蛇的头上,用螳臂紧抓着蛇头,无论蛇怎样颠扑都掉不下来。过了好长时间,蛇竟然死了。再看蛇的额头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开了。
14.(1)①原指报警电话,这里指家庭治安。②原指人置法律于不顾,这里指小猫咪咪把鸡崽当作老鼠逮。
(2)①一系列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的特点,表现了小猫咪眯的可爱。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猫咪咪对“我”不赏反罚行为的不理解。
(3)①宽宏大量:“凡事让猫小弟三分”“听任椅子上的咪咪垂下尾巴,在它的头上不时敲打。三毛半眯着眼睛,忍着”。②见义勇为:三毛听到似乎是咪咪遇到危险时发出的惨叫声后,一改平日的木纳,笨拙,迅速敏捷地赶去救助。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①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比喻义,“110”,原指报警电话,结合语境分析,咪咪割下来的首级不但有鼠肉,有时也有鸡肉或者鸟肉。也就是说它不懂自己在这个家里的治安范围。
②“践踏法律”,原指人置法律于不顾,结合语境分析,咪咪捉老鼠,但它不知道小鸡是不能捉的,他一直把鸡和鸟看作有翅膀的老鼠。尤其是那些灰黑色的小东西,在它看来一定是老鼠的乔装打扮,绝不可放过和轻饶。我家的鸡崽在它嘴里好几次减员大半。据此理解答题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选择赏析角度和分析表达效果。
①此题要求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这句话是对咪咪的动作描写,“冲、蹿、”一系列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的特点,表现了小猫咪眯的可爱。
②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首先辨析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从“委屈、困惑、大为义愤”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猫咪咪对“我”不赏反罚行为的不理解。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结合三毛的动作、神情等分析三毛的形象,从“凡事让猫小弟三分”“听任椅子上的咪咪垂下尾巴,在它的头上不时敲打。三毛半眯着眼睛,忍着”可以看出三毛宽宏大量,从三毛听到似乎是咪咪遇到危险时发出的惨叫声后,一改平日的木纳,笨拙,迅速敏捷地赶去救助可以看出三毛的见义勇为。
15.森林王国的规矩
在森林王国,各种动物都会遵守规矩,没有动物犯规。可这几天,森林王国却发生了违反规矩的事。
“走!”只见兔大姐拉着小狗走进了森林环保局长的办公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天上午,扫地的兔大姐发现小狗在水泥柱旁撒尿,这可把兔大姐气住了。她一把拉住小狗,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小狗骂了一顿,拉起他就来到了这里。
环保局长鸭先生听了兔大姐的诉说,便严厉地对小狗说;“小狗,你告诉你的同伴,下次再随地小便,罚款1000元。”经过一番整治后,随地小便的情况没有了。可是,狗狗们开始争起了地盘,说什么这块是我的,那一块才是你的,就这样,便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打斗。
黑猫警长迅速带来50名特警,经过一番劝说,小狗们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稳定,黑猫警长去询问环保局长鸭先生,想了解一下这件事情。黑猫警长得知鸭先生不准狗随地小便,便哈哈大笑道:“鸭大哥,你让我说什么好呢?狗撒尿是为了向别的狗宣布这是他的地盘。你这样不让他们撒尿,他们便没有自己地盘的象征,所以发生了打斗。”鸭先生听完,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有些规矩是不能改变啊!”他迅速收回了命令。
没过多久,又有动物不遵守规矩。小猫皮皮是一位捕鼠能手,见一只抓一只,十拿九稳。一天,皮皮到一个粮仓去,因为他听说老鼠的根据地就在这里,皮皮来了,这里的老鼠可就没好日子过了,皮皮一天吃五六只老鼠,鼠老大看见鼠口不断地减少,整天唉声叹气。一天,鼠老大从《百科全书》上得知猫爱吃鱼,便和手下把猫的鱼罐头、钓来的鱼全部运到他们的仓库,并且全部都躲了起来。皮皮不见鱼,也不见老鼠,整整饿了三天。好心的蚯蚓弟弟告诉他,鱼就在老鼠洞里,皮皮知道洞里还有200多只老鼠,他们很可能把自己咬死,于是,皮皮就主动和老鼠交朋友。老鼠拿鱼给皮皮吃,皮皮便帮老鼠偷东西,而不吃老鼠。终于有一天,皮皮在偷东西时,被守粮仓的猴伯伯和爷当场抓获,交给了黑猫警长。就这样,小猫皮皮因为不守规矩,最终落得进牢狱的下场。
同学们,你们看,即使是动物不守规矩,也会产生矛盾,也会受到惩罚,何况我们人类呢?
【详解】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限定写成一篇具有想象力的记叙文。想象的背景,命题者已明确给出——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展开想象,我们可以“看到”森林王国里各种生物的生命奇迹,感受生命的律动;“听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对话,知晓许多生命的秘密,领略生命的丰富与精彩;“倾听”动物们、植物们的倾诉,感受它们的烦恼与心声,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我们还可以和动物们、植物们交朋友,感受它们对尊重的需要;我们更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动物、植物们排忧解难。这几个思路都是可以的。
点睛:想象作文要写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如果脱离现实生活,没有任何根据地凭空捏造,这样的想象就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没有意义的。精彩的想象,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得来,而且对人要有益,要新奇有趣。写想象作文,还要注意了解和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可以说,知识越丰富,见闻越广,想象就会越丰富。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