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1 22:3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
【作业1】语言文字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乎(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逾矩( ) 一箪食( ) 好之者( )
曲肱而枕之( ) 博学而笃志( ) 逝者如斯夫( )
2.在语境中,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确záo( )引爆了微信朋友圈。素负盛名的中国故宫里有一群学识渊博的老师傅,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技术努力地修复着我们能看到的历史,逐渐复原了那画有风流tì( )tǎng( )的唐代士子的彩釉,揭开其隐藏的ào( )秘。倘若你走近他们,或许还能发现,故宫里轻jié( )活跃的鸟儿与绽( )放芬芳的花朵都在为他们加油。他们为我们展示了在纷纭变化的时代,他们的言行令人动容。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份平时“人迹罕( )至”的行业时,一种想法油然而生:想走近,像走进。
(1)确záo( ) (2)tì( )tǎng( ) (3)ào( )秘
(4)轻jié( ) (5)绽放( ) (6)人迹罕( )至
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找出来并依次改正。
人迹罕致 人声鼎沸 混为一谈 美不盛收 期期艾艾 依依不舍
花团锦簇 不求深解 择善而从 不可明状 油然而生 截然不同
4.文学常识填空。
①《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 , 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有《 》《我的生活》等。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原名 ,后改名 ,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 、 、 。
③《论语》是 学派经典作品,与 、 、 合称四书。
5.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共10篇。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这部作品。
B.《朝花夕拾》为读者呈现了好些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有思想先进、正直倔强的范爱农,有活泼勇敢的闰土,还有阴险自私的衍太太等。
C.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爽直,公正,善良。但缺一点人情味,“我”在乡间迎神赛会上最不愿见活无常。
D.《五猖会》一文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山海经》,后来背完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的事情。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B.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C.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
7.背诵《<论语>十二章》,并完成下列填空。
(1) ,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是“ ”。
8.请阅读下面某文学馆展厅《前言》中的文字,完成小题。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贮藏于根深叶茂的文学之树。
文学,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炼精 ① ,陶冶身心。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照片、莽莽雪原、茵茵绿草、酸辛与欢喜、 ② 别与重逢……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酝酿,沉淀。
(1)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贮(zhù) 酿(niàng) B.贮(chǔ) 酿(liàng)
C.贮(zhù) 酿(liàng) D.贮(chǔ) 酿(niàng)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悴 ②决 B.①粹 ②诀 C.①悴 ②诀 D. ①粹 ②决
(3)从词性的角度看,文段中加点的词语“睿智、才智”分别是 、 ;从词语的感彩看,“高尚、污浊”分别是 、 。
【评价量表】
设计目的 评价指标 水平
积累汉语中常用字词,掌握音形义,学会辨别词性和区分词语的情感色彩;背诵并积累古诗文名句及相关的文言常识。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准确给重点字词注音并识记。
会辨别动词、形容词、名词词性。
会区分词语的感彩:贬义词和褒义词。
能准确背诵并默写出古诗文名句。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yùn wǎng dài yuè xǐng chuán yú dān hào gōng dǔ fú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省”是多音字,shěng,xǐng,“三省”读“xǐng”,“说”是通假字,通“悦”,要读通字的拼音“yuè”。“愠”不要读成“wēn”。“笃”不要读成“mǎ”。“夫”不要读成“fū”。“好”是多音字hǎo,hào,“好之者”拼音是“hào”。
2. 凿 倜 傥 奥 捷 zhàn hǎn
【详解】(1)确凿:指真实、确定,不容怀疑。
(2)倜傥:意思是卓异、特别。
(3)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4)轻捷:轻快敏捷。
(5)绽(zhàn)放:(花朵)开放。
(6)人迹罕(hǎn)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3.“致”应为“至”,“盛”应为“胜”,“深”应为“甚”,“明”应为名
【详解】人迹罕致—人迹罕至,美不盛收—美不胜收,不求深解—不求甚解,不可明状——不可名状。
4. 海伦 凯勒 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鲁迅 周樟寿 周树人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儒家 《大学》 《孟子》 《中庸》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6月27日,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出生。1882年2月,因突发的疾病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1903年3月,创作自传《我的一生》。1908年7月,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09年春,加入马萨诸塞州社会党。1918年1月,出版文集《走出黑暗》。1927年10月,出版自传《我的信仰》。1929年春,自传《中流》出版。1932年12月,入选美国盲人基金会理事会。1933年,发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38年春,出版自传《海伦·凯勒日记》。1955年12月,出版传记《我的老师》。1964年9月,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学派经典作品,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5.A
【详解】B.“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角色,现实原型为鲁迅儿时的玩伴章闰水,而《故乡》一文收录在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选项中“有活泼勇敢的闰土”表述有误;
C.结合《无常》原文中“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等内容可知,无常是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鬼,选项“但缺一点人情味”表述有误;
D.结合原作可知,《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选项中“《山海经》”表述有误,原文中是《鉴略》;
故选A。
6.D
【详解】“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是句子的成分,前面不能用冒号,应把冒号删去。
7. 温故而知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匹夫不可夺志也
【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匹夫。
8. (1)A (2)B (3)形容词 名词 褒义词 贬义词
【详解】(1)本题考查注音。
贮藏(zhù):储藏。酝酿(niàng):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比喻事前讨论、磋商,交换意见,统一思想。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精粹:精练纯粹。注意“粹”字不要写成“瘁”。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注意“诀”字不要写成“决”。故选B。
(3)本题考查词性和感彩。
睿智:英明有远见,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极富智慧。汉语形容词。
才智:才能和智慧。汉语名词。
高尚:崇高(指道德、品质)。褒义词。
污浊:卑劣鄙陋。贬义词。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