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一页页历史翻过,
前浪远去。
一座座火山爆发,
天崩地裂。
一辈辈英雄好汉 ,
前赴后继。
血染江河!
吾 辈 们 用 鲜 血 换 来 了祖 国 的 伟 大 复 兴 !
第10 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壹
建 国 之 路
一.中华民国成立
1.背景:
中国分裂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
各省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
一.中华民国成立
2.成立标志:
1912 1 1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相关史事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得到这一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9日经17省都督府代表以16(孙中山):1(黄兴)投票通过,选举孙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长江江面军舰鸣礼炮21鸣(最大的战舰上只有21个礼炮,礼炮全鸣,以视尊重)。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一.中华民国成立
3.概况:
①1912年为国民元年,改用阳历,五色旗为国旗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国家和民族至上
汉
满
蒙
回
藏
清朝龙旗
皇权至上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民国元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7年
1915年
1914年
1916年
民国3年
民国5年
(民国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公式:
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的爷爷哪一个出生的?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1911+18=1929年
公元2023年是民国多少年?
2022-1911=(民国112年)
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一.中华民国成立
3.概况:
②选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③颁布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法令
史上唯一两任大总统一和三任副总统黎元洪
中华民国:1912—1949年中国的国家名称,分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特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
《礼运》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即是“共”。“天下为公”,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临时政府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教育:
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
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
提倡平等观念,革除陋习——改称谓、废跪拜、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倡女权
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民国“洋服”
剪发辫
禁缠足
民国“女生
辫子是清朝政府国民的标志。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放眼看世界,知道长辫子不雅观。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的人,纷纷挥起剪刀,剪掉那根辫子。
作用:
推动了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
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临时政府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外交:
以和平外交换取帝国主义国家支持
资产阶级妥协性、软弱性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一.中华民国成立
4.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5.意义:
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应当说服袁以一举手之劳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民国;如果袁愿意接受这个条件,革命军应当推举他为临时总统以酬功。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武夫当国》
贰
果 实 被 窃
南北议和
民国初期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北方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胁迫南方革命政权进行和平谈判。南北和谈以袁世凯篡夺最高权力而告终。
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纪念碑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训练新军。在辛亥革命前,他以出卖维新派获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欢心,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有人说袁世凯他“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帝国主义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命党人施压,压迫革命党人妥协。日、俄两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美、德、法等国为维持在华的既得利益,扶植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纪念碑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压力
②袁世凯军事力量强大
③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
1911年新军总兵力不过13.18万人,袁世凯的北洋系新军有7.45万人。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一些革命党人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让他当大总统。
为避免更多的流血孙中山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他。
袁世凯为何能窃取胜利果实?
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纪念碑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宣统帝退位:
1912 2 12 宣统帝下诏书退位(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帝制的终结)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溥仪当时年仅六岁,退位诏书起草人张謇。宣统帝退位后,皇帝尊号可以永久保存。民国政府拨出专款赡养满清宗室。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 3 10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①南北议和
②1912 2 12清帝退位
③1912 3 10袁任总统
④1912 4月迁都北京
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提出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并派蔡元培等人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南下。
1911年12月
至1912年2月
叁
约 法 限 权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
为限制袁世凯独裁,巩固民主共和国制度
1912年3月11日
2.时间:
3.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和权利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防止独裁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参议院)
司法权(法院)
分权与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三权分立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专制独裁。
三权分立
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纪念碑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5.意义:
①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②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③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约束效力
法治代替人治的创举
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②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
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遗憾
意义
①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辛亥后世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复兴
学习继承他们的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把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 !
中考还未来临,同学们仍须加油 !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中国分裂,革命发展要求统一的中央政府
标志:1912 1 1孙中山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举措:①②③
性质:资产阶级政权
意义: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1912 3 11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巩固民主共和制度
内容:①主权在民②平等自由③三权分立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意义:①②
课后小结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原因:①②③
宣统帝退位:1912 2 12 宣统帝下诏书退位(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 3 10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这座纪念碑于1782年8月7日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的时候揭幕.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纪念碑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82年夏."普希金在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此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课堂小结
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同盟会的成立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定国是诏》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某班同学要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的是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⑤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D
C
4.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是( )
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实现自由民主法治
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这一规定体现的是( )
A.分权制衡的原则 B.主权在民的原则
C.限制皇权的意图 D.自由民主的原则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