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雪》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雪》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7 11:0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课 雪
教师寄语:
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天生的,你与困难不断地作斗争,毅力便会你身上萌生。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3.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4.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学习难点
散文诗的特点,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 塑罗汉( ) 脂粉奁( )
灼灼( ) 朔方( ) 凛冽(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 ②美艳
③灼灼 ④蓬勃
⑤凛冽 ⑥天宇
⑦精魂 ⑧升腾
3.简介作者及作品:
4.说说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雪景?
2.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语句品析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二)问题研讨
1.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作者在描写雪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诗句、歌曲、或谚语等,写出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按拼音写出汉字。
  ⑴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 )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⑵ 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 )尽了。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
qìng( )口的蜡梅花。
   ⑷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lǐn liè( )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 结合语境,解释句中的词语。
  ⑴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灼灼:
  ⑵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博识:
⑶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升腾:
  弥漫:
  ⑷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
  朔方:
  3.作者写怀念中的江南的雪,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一是写_______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
  4.简答。
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课内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急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段首使用“但是”,有什么作用?
2.朔方的的特征雪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3.朔方的雪的赞颂,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试举例说明。
(三)课外阅读
             冬韵
  树的疏朗的枝桠纵横交错在苍穹,招引来几只小麻雀在其间飞上舞下,雪的舞蹈柔曼飘逸,令观者悄然动容。
  这世界宁静得似乎凝固了。听不见纷争,消失了尘嚣,所有的坑凹被柔软的线条抹平掩埋,城池只在这时才显示它少有的温情,幢幢高层建筑不露声色地观赏万里雪飘,沉浸在一种诗意的境界。
  居高远眺是放飞心灵之歌的最佳契合。此时此刻,崇山之伟岸,丘壑之跌宕,江河之邈远,天地之无际……这一切,都因寻的渴望而肃然起敬了。万类不语,几千年几万年历史就这样一步步向你走来,岁月就这样失而复生,周而复始,一如不被留意的野草,唯生存是它们毕生的追求。其实人也是草木,尽管他们有腿,都拼命去城里拥拥挤挤顶顶撞撞,但其根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的荫护和恩泽。唯有如此,古往今来,子子孙孙,人类才衍荡成为生物家族中最庞大的一支。
  雪仍在下着,厚厚的积雪告诉你冬季原是封闭的房子,而躲在房子思维最活跃、最富灵感。是的,他们不会躲进洞里木然置之,总该思想一下一年的得与失,以利来春播下希冀,为此谁都看重这雪飘之季。
  所以沉默不语不是冬的呼唤!就这样,每当飘飘荡荡的一天飞雪向你亲近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你就能听到一位诗人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冬天的诗句,在不分国界的漫天雪片的贺岁声中,终于舒展成美丽的起起伏伏的流韵。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
1. 谈谈读完该文后你的感受。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____________的一句诗,本文引用它有什么含义?
3.冬带给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品读原文,试说说作者对冬的理解。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