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使用情况和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概念解释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产生的原因:生产力与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地、本能地形成的。货币的诞生需要一定的交换形式;货币的诞生同样需要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前提;物质财富的私有制属性以及市场交换行为的普及为货币的诞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因素。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
夏朝——海贝
考古证据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汉字体现
财
贩
购
货
贷
贪
赊
贡
贼
贾
贺
赠
贿
发现以上汉字的共同点,说明了什么现象?
都与贝有关,说明贝币是古代经济发展的
起源与社会基石,是常用的一般等价物。
2.商朝——铜铸币
铜贝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铜铸币?有什么意义?
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冶铜技术的长足发展,铜不易腐蚀、造价低。
意义:铜铸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3.春秋战国——币制混乱
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西周末年周王衰微,诸侯割据混战)
币制不统一有哪些弊端?
频繁的货币换算导致效率低下;
不利于商品贸易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国家分裂。
4.秦朝——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特点: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
秦朝统一货币有哪些意义
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
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5.汉朝——五铢钱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
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汉武帝时五铢钱
西汉“五铢”铜钱范
特点: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币制混乱、民间私铸成风
影响:
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五铢钱大量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并影响后世。
五铢钱一直用到唐高祖时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
6.唐朝——开元通宝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
特点: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开元通宝的发行有什么意义?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7.宋朝——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
铜钱与纸币的发展
①铜钱的普及:中国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铜钱。北宋后期,每年铸造铜钱超过500万贯(1贯=1000文),耗铜1万吨以上。
②纸币的出现
A.背景: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许多铜钱被囤积或销毁用以制造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
B.发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8.元朝——纸币(钞)
元钞
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纸币的滥印
流通背景: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原因: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影响: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遂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9.明清——白银
白银货币化
①发展历程:
A.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B.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C.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②评价: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知识拓展1: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有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等;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从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二)中国近代的货币
晚清、民国时期——银元、法币
(1)银元
①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法币
①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②废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3)金圆券、银圆券:国民政府于1948年开始发行金圆券,由于其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但仍未摆脱发行失败的命运。
知识拓展2: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原因、影响?
原因:
历史原因:货币制度落后;
外部原因:美国白银政策,经济危机;日本侵略扩张;
内部原因:废两改银的推动;红军力量的发展壮大;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内货币制度混乱。
积极:
改变中国币制混乱的局面;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发展;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
强化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国民政府的灭亡;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三)中国现代的货币——人民币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①背景
A.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共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B.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②发行: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2)形成法定货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3)形成货币体系: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4)评价:数十年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货币体系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以英镑为中心的
国际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4)
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1.金本位制的形成
①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②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③特点: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影响
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④影响: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名词解释】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材料: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础不稳,已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
2.金本位制的崩溃
①原因:
主要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黄金逐渐集中于英法德、美等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黄金流通量大减,动摇了金本位的基础。
直接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宜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后果: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英镑虽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近半数的世界贸易还由英镑结算,但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
材料: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2)建立: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4)机构: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并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是这两大机构的最大出资方,享有最大的发言权。
(5)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但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不再以黄金的代表者出现,美元直接成为世界财富的代表。在牙买加体系中,美元的货币权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又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内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世界经济经常动荡和国际收支失衡。
(6)瓦解:1971年,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7)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②21世纪以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日益上升。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1976-现在)
1.建立: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
2.特征
黄金非货币化;
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体制(英镑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目前的国际货币状况(牙买加体系)
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到铜贝)
秦代: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半两钱)
汉代:铸币权收归中央 (五铢钱)
唐代:通宝钱制
北宋: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交子)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的发行
明清:白银的逐渐货币化
元:单一流通货币 (钞)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