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根对水分的吸收-【探究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课件(冀少版)(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2 根对水分的吸收-【探究课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教学课件(冀少版)(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4 07: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3.2.2 根对水分的吸收
初二生物
根的特性复习巩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功能吸收水和无机盐迅速伸长分裂,增加细胞数目保护作用根的生长原因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根的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思考
生活中菜市场买到的蔬菜有时是湿的,原来是卖菜的商贩时常会在瓜果蔬菜上喷撒水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做其中的缘由吗?
彩虹白菜
学习任务
01
02
掌握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以及其原因
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探究植物吸水主要部分
PART 1
提出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根?茎?叶?)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实验材料
吸水纸
清水
天平
小麦苗若干
玻璃烧杯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1、用天平称取两组质量相同的小麦苗分为A组、B组。A组B组2、A组植株茎叶浸入水中,B组植株根部浸入水中,一昼夜后取出,观察两组的生长状态。①②设计实验3、用吸水纸吸干植株表面水分,再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③A组B组当日克数3g3g次日克数3.2g3.6g④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1页,思考分析根尖的哪部分结构的吸水能力最强?原因是什么?通过刚刚的分析可知根的吸水能力强于茎叶,那根的那一部分吸水能力最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为什么说根尖成熟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1)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2)根毛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吸水;(3)成熟区上部有导管,适于运输水分。成熟区吸水能力最强农民伯伯常说“浇水要浇“透”,不可只湿土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成熟区往往在土壤较深处。
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
PART 2
设计实验1、用天平称取两组质量相同的胡萝卜条。A组B组2、A组植株茎叶浸入水中,B组植株根部浸入水中,一昼夜后取出,观察两组的生长状态。①②1%的食盐水20%的食盐水设计实验实验结果:A组萝卜质量变()B组萝卜质量变()③A组B组植物细胞既能吸水,也能失水,细胞吸水失水与周围溶液浓度有关大小萝卜条的重量变化?实验探究观察洋葱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外)临时装片。将装片至于显微镜下找到物象。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30%的蔗糖溶液,对侧用吸水纸吸,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变化。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清水,对侧用吸水纸吸,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变化。观察洋葱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细胞后,
①先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30%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1- 2分钟后,观察到洋葱细胞如图 ;
②接着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1-2分钟后,观察到洋葱细胞恢复成如图 。
2
1
图1
图2
【结果讨论】
1.当洋葱细胞处于30%糖水中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推测?
2.当洋葱细胞处于清水中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推测?
细胞失水,液泡的体积减小
细胞液浓度小于30%糖水的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吸水,液泡的体积增大
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细胞吸水
人数:浓度
绳:水
箭头:水流动方向
清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吸水示意图
细胞液浓度
浓盐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 细胞失水
植物细胞失水示意图
细胞液浓度
植物细胞失水示意图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
细胞吸水
细胞失水
水向浓度高的方向流动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人体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根吸水的过程
PART 3
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什么呢?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
根毛细胞液
土壤溶液
根吸水的过程

A
B
C
B

A
C
土壤溶液
根毛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根毛以内
层层细胞
导管
茎和叶
根吸水的过程
思考
如果农业生产上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怎么办?
烧苗,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过多,
多浇水
资料二一种水稻平均需水量图表资料一资料分析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当堂练用糖拌西红柿时,西红柿细胞液浓度_____周围溶液浓度,西红柿细胞会_____,与图___一致。失去的水分来自细胞______的__________。低于失水ABB液泡细胞液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