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测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规范、端正、整洁地使用楷体字答题,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散文如诗,徜徉其中,我们总能得到美的享受。读第一单元,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美:
róu nèn① 顽强的春草,娇艳欲滴的花朵,酝酿着各种气息的春风,傍晚时那一点点黄
yùn② 的光;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的济南老城,顶着一jì③ 儿白花,如日本看护妇的矮松,还有那时而清纯娇羞,时而热烈张扬,时而沉静深邃,时而沧桑平静的四季的雨。它们都让我们喜出望外,它们都给我们捏造了一个诗意的梦。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酝酿 B.热烈张扬 C.喜出望外 D.捏造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②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看,像 ,像花针,像 ……(朱自清《春》)
⑧《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我国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比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就是用官名称王昌龄。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语段中的“她”是(3分)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
头里……。
A.长妈妈 B.衍太太C.母亲 D.祥林嫂
7.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或几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二)现代文阅读
寒 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做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8.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生命阶段 含苞的 梅花
特点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0.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4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写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
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出下文作者的抒情议论。
D.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去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特别冷,也显得特别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堪堪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儿园放学没有 从小小的门里,挤着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命的四季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12.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九十天的等候中,下列事件不是作者详写的一项是(3分)
A.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去了
B.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
C.狂风大雪却没有完尽的时候
D.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
13.下列不是作者最终寻到的“一日的春光”特点的一项是(3分)
A.烂漫的 B.骄奢的 C.坚强的 D.光艳的
14.第6段与第8段中“我不信了春天”,两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15.在文章结尾说“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怎样理解句中的“满意”“遗憾” (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②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有改动)
【注】①瓮(wèng):大水缸。②炙(zhì):烤。
16.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B.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C.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D.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17.简要概括来俊臣请周兴入瓮,采用了什么方法。(4分)
18.根据前后文推断“鞫”的意思是(3分)
A.调查 B.审问 C.抓捕 D.流放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①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②,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咏梅③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④,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⑤来梦里。
【注】①尘埃:尘土,比喻污浊的事物。②林和靖:即林逋,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③这首散曲借助咏梅来表达志向,是作者辞官隐居时所作。④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⑤暗香:清香,幽香。
19.下列对上面的宋诗和元曲都表现出的梅花特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尘不染 B.甘于寂寞C.圣洁高尚 D.香气清幽
20.《梅》中的“自甘心”“误识”和《清江引·咏梅》中的“泄漏”“交”“不惹”等动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赋予了梅花人的品格。除此之外,《清江引·咏梅》中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请你结合诗歌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的,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换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一起去领略四季不同的美景。
2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词的一项是(3分)
A.四季更替,探寻矿石B.走进自然,领略美景C.寒来暑往,认真学习D.周而复始,四季变换
2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6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
23.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为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阳光学校拟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一次春游活动。下面是学校发布的一则通知,其中有一处表达不妥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6分)
通 知
①七年级全体同学:
②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③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进大自然,④感受春的气息,⑤将组织开展一次春游活动,⑥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具体安排如下。
⑦1.请七年级全体同学4月10日10点之前到学校东门统一乘车前往;
⑧2.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车辆编号有序乘车;
⑨3.请七年级各班班主任认真负责,确保出行安全。
⑩阳光学校
2023年4月9日
五、写作能力(60分)
24.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有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幸福”“愉快”“自信”“懊悔”“生气”等) 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500—600字;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详略得当,充分展现这样的过程;
(3)能够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从江县东朗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测试卷(答案)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规范、端正、整洁地使用楷体字答题,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散文如诗,徜徉其中,我们总能得到美的享受。读第一单元,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美:róu nèn①柔嫩顽强的春草,娇艳欲滴的花朵,酝酿着各种气息的春风,傍晚时那一点点黄yùn②晕的光;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的济南老城,顶着一jì③髻儿白花,如日本看护妇的矮松,还有那时而清纯娇羞,时而热烈张扬,时而沉静深邃,时而沧桑平静的四季的雨。它们都让我们喜出望外,它们都给我们捏造了一个诗意的梦。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D)
A.酝酿 B.热烈张扬 C.喜出望外 D.捏造
解析:D “捏造”的意思是假造事实。常指不好的事情。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编织”。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朱自清《春》)
⑧《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B)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我国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比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就是用官名称王昌龄。
解析:B 李白,号青莲居士。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语段中的“她”是(3分) (B)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
头里……。
A.长妈妈 B.衍太太
C.母亲 D.祥林嫂
解析:B 语段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她”是指衍太太。
7.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或几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
答案:(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我”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了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示例二)《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示例三)《<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了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
寒 梅
林旭华
①淅淅沥沥的冷雨终于停息了,我决定到附近的花园走走。
②天空依然阴郁着脸,寒风冷峭得刺骨。原来热闹的花园现在变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在砖石铺就的路面上回响着。花园里的乔木绿叶早已褪尽,光秃秃地呆立着,一片萧索沉寂。
③转过花园的弯角,蓦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团鲜嫩的粉红色跃入眼帘,云蒸霞蔚般绚烂——原来是路边一树傲然绽放的寒梅。
④梅在严寒中兀自独立,粗壮的虬枝布满绿苔,裸露着嶙峋的老茧,苍劲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横或斜,没有叶片,呈现出浅灰或嫩绿的本色,平滑而柔韧。
⑤每条枝丫上,粉红色的花儿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含苞的,娇羞颔首,豆蔻芳华;绽放的,红瓣灼灼,嫩蕊颤颤,犹如一大团粉红色的火焰,点燃了清寂的花园,点亮了阴郁的天空,驱散了寒意。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下,粉红色的寒梅盛放着烂漫的激情,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在满目萧索的严冬里,寒梅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让我震撼,并顿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来一阵寒风,“簌簌簌”,我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飘落声,轻轻的,柔柔的。转瞬,悠悠飘来一阵淡淡的馨香,丝丝缕缕地在树下弥漫开来,如久酿的老窖,韵味悠长。张臂,清香盈怀;闻之,心旷神怡。抬头,但见一大片粉红色梅花瓣飘洒而下,在树下悠悠地旋转着,飞舞着,如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很快铺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红。
⑦哦,是寒梅洒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粉红的花瓣从树上纷纷飘落,星星点点碎了一地。而那枝头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阳光下灿然绽放,全然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因为它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只在于绽放时的激情与风采,更在于凋零时的坦然与达观,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诗人龚自珍曾经有过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为独香,只为护花,诗人将落红的深情,升华为奉献精神,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还在风中纷纷飘落着,它们在空中悠悠地打着旋儿,似乎在跟寒梅做最后一场深情的告别。在快要触地的一刹那,那带着雨珠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飞速划过一道弧线,然后突然坠地。如此悲壮,如此凄美!
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美之绝唱,从此在我心中永远定格成一道壮美的风景。
从盛开到落红,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
(选自《青年文学家》,有删改)
8.文中不同生命阶段的梅花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
生命阶段 含苞的 梅花 (2)绽放的梅花 (4)飘落的梅花
特点 (1)娇羞 颔首, 豆蔻 芳华 (3)红瓣 灼灼, 嫩蕊颤颤 轻柔地飘落,散发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转飞舞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飘落时的优美姿态,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寒梅,让我的心灵经历了一场绝美的人生洗礼”。(4分)
答案:①寒梅在严冬里傲然绽放的激情与风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令作者震撼并产生敬意;②梅花凋零时,即使化作尘埃也能以另一种形态绽放生命精彩的坦然与达观,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③落红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作者赞叹,给作者以人生启迪;④寒梅落红时洒脱从容、宁静自信、恬淡安详的形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作者的人生境界。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B)
A.第②段写花园萧索沉寂的环境,为下文寒梅的傲然绽放做铺垫。
B.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寒梅盛放的声音。
C.第⑦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花瓣飘落的描写,引出下文作者的抒情议论。
D.文中作者将所见、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达了细腻丰富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解析:B 第⑤段“我似乎听到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诞生的爆裂声”一句是虚写。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去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特别冷,也显得特别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堪堪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儿园放学没有 从小小的门里,挤着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命的四季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12.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九十天的等候中,下列事件不是作者详写的一项是(3分)(D)
A.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去了
B.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
C.狂风大雪却没有完尽的时候
D.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
解析:D 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详细写了: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去了,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狂风大雪却没有完尽的时候,大觉寺看杏花残败,故选D。
13.下列不是作者最终寻到的“一日的春光”特点的一项是(3分)(C)
A.烂漫的 B.骄奢的
C.坚强的 D.光艳的
解析:C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烂漫”“骄奢”“光艳”这是九十日来等待的一日春光的特点,故选C。
14.第6段与第8段中“我不信了春天”,两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答案:“我”感到春天来了,却又被北风冷雨吹散;“我”未曾得到春的消息,春天就去了。
15.在文章结尾说“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怎样理解句中的“满意”“遗憾” (3分)
答案:“满意”是因为“我”吞咽了一日的春光,得到了酬报,“遗憾”是因为一日的春光来得太晚,太折磨人了;“满意”是看到春光之后说的,“遗憾”是看到春光,满意之余说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
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②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有改动)
【注】①瓮(wèng):大水缸。②炙(zhì):烤。
16.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B.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C.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D.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解析:D 可根据句意判断,该句句意为“拿一口大水缸,用炭火在周围烤,命令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故选D。
17.简要概括来俊臣请周兴入瓮,采用了什么方法。(4分)
答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8.根据前后文推断“鞫”的意思是(3分)(B)
A.调查 B.审问 C.抓捕 D.流放
解析:B 通过后面的内容可知,主要是让来俊臣审问他,故选B。
参考译文:周兴和丘神合伙谋反,太后命令来俊臣审问他。来俊臣和周兴正一边议论事情,一边相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口大水缸,用炭火在周围烤,命令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口大水缸,按周兴的方法在周围烧起炭火,(来俊臣)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子检举你谋反,请你进到这大水缸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①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②,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咏梅③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④,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⑤来梦里。
【注】①尘埃:尘土,比喻污浊的事物。②林和靖:即林逋,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③这首散曲借助咏梅来表达志向,是作者辞官隐居时所作。④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⑤暗香:清香,幽香。
19.下列对上面的宋诗和元曲都表现出的梅花特点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D)
A.一尘不染 B.甘于寂寞
C.圣洁高尚 D.香气清幽
解析:D 宋诗写梅花不愿受到尘埃的污染,甘心生长在简陋的竹篱茅舍旁边,后悔与林和靖相识,以致惹得诗人们反复吟咏它。元曲写梅花只愿和纯洁无瑕的白雪和月光为伴,不喜欢和蜜蜂、蝴蝶嬉戏。二者都写出了梅花一尘不染、圣洁高尚、甘于寂寞、不喜张扬的特点。
20.《梅》中的“自甘心”“误识”和《清江引·咏梅》中的“泄漏”“交”“不惹”等动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赋予了梅花人的品格。除此之外,《清江引·咏梅》中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请你结合诗歌分析。(4分)
答案:《清江引·咏梅》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月和蜂蝶对比,说梅花愿和雪月为伴,不愿和蜂蝶相戏,层次清晰。(意对即可)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的,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换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一起去领略四季不同的美景。
2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词的一项是(3分)(B)
A.四季更替,探寻矿石
B.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C.寒来暑往,认真学习
D.周而复始,四季变换
解析:B 根据活动导入语,可知本次活动主要是要感受自然,以达到领略美景的目的,故选B。
2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6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示例)诵四季诗文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示例)说四季常识
23.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为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阳光学校拟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一次春游活动。下面是学校发布的一则通知,其中有一处表达不妥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6分)
通 知
①七年级全体同学:
②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③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进大自然,④感受春的气息,⑤将组织开展一次春游活动,⑥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具体安排如下。
⑦1.请七年级全体同学4月10日10点之前到学校东门统一乘车前往;
⑧2.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车辆编号有序乘车;
⑨3.请七年级各班班主任认真负责,确保出行安全。
⑩阳光学校
2023年4月9日
答案:(1)第⑤处表达不妥,修改:应改为“学校将组织开展一次春游
活动”。
(2)第⑥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修改:将第二个句号改为冒号。
五、写作能力(60分)
24.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有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幸福”“愉快”“自信”“懊悔”“生气”等) 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500—600字;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详略得当,充分展现这样的过程;
(3)能够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