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提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复习提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08: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鲁科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误认为钠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1.(2022山东青岛期中)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钠熔成小球并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B.有气体生成,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C.溶液底部有紫红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有蓝色沉淀生成
2.(2022河南南阳六校联考)将少量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Cl2溶液 ②饱和CaCl2溶液 ③K2SO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FeCl3溶液
A.①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易错点2 误认为氯气有漂白性
3.(2022山东新泰二中期中)如图所示,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活塞B时D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打开活塞B时D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则C中的试剂(足量)不可能是(  )
A.饱和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钙悬浊液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浓硫酸
4.下列物质不具有漂白性的是(  )
A.次氯酸钙 B.84消毒液
C.干燥的氯气 D.新制氯水
易错点3 忽视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范围
5.(2022福建福州二中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B.1 mol H2的质量是1 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6.(2022山东潍坊四中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 L Cl2和1 L H2O的质量之比为71∶18;②25 ℃、1.01×105 Pa时,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A.①③④ B.②⑤
C.①⑤ D.⑤
易错点4 混淆溶剂和溶液的体积
7.(2022福建龙岩连城一中月考)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
B.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中配成0.5 L的溶液
C.将1 L 10 mol·L-1的盐酸与9 L水混合
D.将0.5 mol Na2O加入适量水中,配成1 L溶液
思想方法练
关系式法与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方法概述
高中化学关系式法是指在化学计算中,若遇到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的计算问题时,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
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叫差量法。但应注意,只有当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且化学计量的差值必须是同一物理量时,才能用差量法。
1.(2022安徽宿州十三所重点中学期中)在一定条件下,使26 g 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是(  )
A.9∶4 B.1∶1
C.7∶6 D.6∶7
2.用H2还原m 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n g,共用去W g H2,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为(  )
A.40W g B.5(m-n)g
C.1.25n g D.m g
3.(2022河南南阳六校联考)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固体质量变为4.69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6.8% B.93.8%
C.83.2% D.33.6%
4.(2022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标准状况下,把4.48 L CO2通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3.36 L气体,则这3.36 L气体的质量是(  )
A.3.8 g B.4.8 g
C.5.6 g D.6.0 g
5.(2022北京二十二中期中)将26.4 g 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 g,则原混合物中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 B.3∶1
C.13∶31 D.31∶13
6.将3.2 g 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的1/2),先通入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再向容器中通入过量的O2,并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容器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7.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00 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了0.001 mol·L-1的KMnO4溶液15.00 mL,则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  )
A.0.001 mol·L-1
B.0.002 5 mol·L-1
C.0.000 3 mol·L-1
D.0.003 5 mol·L-1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C 2.C 3.A 4.C 5.D 6.B 7.D
1.C 将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看到的现象有钠熔成小球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气泡冒出,且有蓝色沉淀生成,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溶液底部有紫红色物质生成,故选C。
易错分析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与盐溶液中的溶质不发生置换反应。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再分析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盐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
2.C ①将少量钠放入MgCl2溶液中,钠与水反应生成H2和NaOH,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②钠与饱和CaCl2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水减少,析出白色氯化钙固体,符合题意;③钠与K2SO4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NaOH与K2SO4不反应,无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④钠与饱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水减少,析出白色氢氧化钙固体,符合题意;⑤钠与FeCl3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选C。
3.A 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活塞B时,D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打开活塞B时,D中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C中的试剂具有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既不能大量吸收氯气,也不能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氢氧化钙能与氯气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也能与氯气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A。
易错分析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C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符合题意。
5.D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故A、C错误,D正确;1 mol H2的质量是2 g,在标准状况下,它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故B错误。
易错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固体、液体均不适用。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也可能等于22.4 L·mol-1。
6.B ①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②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都是0.5 mol,25 ℃、1.01×105 Pa时二者都为气态,所以体积相等,正确;③未说明CO所处状况,不能确定其体积,错误;④两种物质的状态未知,二者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关系不能确定,错误;⑤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正确;故选B。
7.D A项,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是1 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B项,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中配成0.5 L溶液,HCl所处状况未知,无法计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C项,将1 L 10 mol·L-1的盐酸与9 L水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小于10 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 mol·L-1;D项,0.5 mol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 mol氢氧化钠,配成1 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
易错分析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需要计算溶剂的体积,需要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成相应体积的溶液即可;不能认为溶液的体积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思想方法练
1.D 2.B 3.C 4.D 5.B 6.A 7.B
1.D 由反应2CO+O2 2CO2和2Na2O2+2CO2 2Na2CO3+O2可知,CO2与足量Na2O2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CO为14 g,则O2为12 g,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是6∶7。
2.B 设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
H2+CuO Cu+H2O 固体质量减少
80 g 16 g
x (m-n)g
80 g∶16 g=x∶(m-n)g,解得x=5(m-n)g。
方法点津
  该题可用差量法来解决。因为题目中是“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CuO没有完全被还原,所以“m g”与“n g”都无法直接用来计算;由于H2在反应中要做到“早来晚走”,也不能用来计算。CuO被H2还原的反应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据此计算。
3.C 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m,则:
2NaHCO3 Na2CO3+H2O+CO2↑ 固体质量减少
2×84 g 62 g
m 5.00 g-4.69 g=
0.31 g
=,解得m=0.84 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其质量分数为×100%=83.2%,故选C。
4.D 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则:
2Na2O2+2CO2 2Na2CO3+O2 气体体积减少
2 L 1 L
V L 4.48 L-3.36 L=1.12 L
2∶1=V∶1.12,解得V=2.24,剩余二氧化碳的体积为4.48 L-2.24 L=2.24 L,所以3.36 L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3.36 L-2.24 L=1.12 L,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12 L 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3.36 L气体的质量为0.1 mol×44 g·mol-1+0.05 mol×32 g·mol-1=6.0 g,故选D。
5.B Na2O2与Na2O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①Na2O+H2O 2NaOH、②2Na2O2+2H2O 4NaOH+O2↑。由反应①和②可知,减少的1.6 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根据反应②可知,混合物中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量为7.8 g;所以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为26.4 g-7.8 g=18.6 g,其物质的量为0.3 mol,则原混合物中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故选B。
6.A CO与氧气反应:2CO+O2 2CO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2CO2+2Na2O2 2Na2CO3+O2,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CO的质量;氢气与氧气反应:2H2+O2 2H2O,Na2O2与H2O反应:2H2O+2Na2O2 4NaOH+O2↑,则固体增加的质量为氢气的质量。CO和H2的混合气体共3.2 g,与足量的Na2O2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3.2 g。
7.B 由化学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可得关系式:5Ca2+~5CaC2O4~5H2C2O4~2KMnO4,设血液样品中含钙量为c mol·L-1,则:
5Ca2+~5CaC2O4~5H2C2O4~2KMnO4
5 mol 2 mol
c mol·L-1×0.015 L 0.001 mol·L-1×0.015 L
所以=,解得c=0.002 5。 
方法点津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
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CO2+Ca(OH)2 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
如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 
(3)根据电荷守恒也可确定关系式。
如Na2SO4溶液中,2Na+~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