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河北省语
文第十讲 图表、图片、漫画的研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图表、图片、漫画类试题与考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符合新课标“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理念与要求,有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表达的能力。1.(2014·台州)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下面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经典回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大多数人把废旧电池当垃圾扔掉,只有少数人将其投入专门回收箱(极少数人将其存放在家)。2.(2010·河北)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2)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经典回放 3.(2014·宁波)下图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漫画标题“借‘光’”巧妙借用了“凿壁借光”这一典故(成语),将“世界读书日”比喻成一束光,号召人们多读书,多学知识。经典回放 1.此题展示的是饼式图,分析时要将图形、比例(数字)和说明性文字三者结合起来。本图包含的信息较多,答题时要突出“主要信息”,即“当垃圾扔掉”在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中的比例。还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细节“不得出现数字”。
2.(1)本题是一道漫画题。分析漫画的画面是答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本题说明时不要遗漏“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这个细节,它也是提炼观点的金钥匙。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用说明性语言简介画面内容这个限定条件,做到把画面说明白,要有条理地进行说明。(2)本题是用“谈认识”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议论能力。作答时要依据主题“一本好书,一生财富”作答,语句要通畅。思路点拨 3.本题是一道漫画解读题,它要求考生对漫画标题进行赏析,看似简单,其实很多内容我们都要兼顾。由标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凿壁借光”的故事。“光”从何来?为什么用引号?结合漫画内容可知,此“光”并非“阳光”“灯光”之意,指的是“世界读书日”之“光”,用了比喻的手法。寓意是漫画的魂,也是绘制漫画的目的,此漫画重在强调“世界读书日”的作用,其“画”外之意在于号召大家借“世界读书日”之东风多读书,多学习知识。 思路点拨 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之为读图时代。图表、图片、漫画凭借着形象直观、简明概括的特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读图已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阅读方式。
综观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图表、图片、漫画题主要考查:①概括图表内容,从图表中得到启示或发现问题;②针对图表中的问题谈感想、作评价、提合理化建议;③对图片、图表进行解说;④解读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谈启示或感受。命题热点命题热点一、图表题:
1.观察分析,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不仅要注意要素的纵向联系,还应注意要素的横向联系,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等。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①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些问题。可能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观点的源头。②图表细节。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起提示作用。
2.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解题技巧③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问题。
二、图片题:
1.描述图片。描述图片,具体地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图片的内容(从形状、色彩等方面介绍)。在描述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2.分解图片组成部分,明确各部分的象征意义。
3.分析图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解题技巧三、漫画题:
漫画是夸张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特殊,有些漫画并非一下就能弄清其讽刺的现象或揭示的道理。
1.看标题:即通过漫画的标题解读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它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内容或主旨。
2.看形象: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漫画是一种艺术手法,它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因此,分析漫画的形象是理解漫画的另一个关键点。
3.析手法:透视夸张手法了解漫画意图。漫画是夸张的艺术,它故意将生活中的现象变形,产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因此,解读漫画,不妨先分析其夸张的手法。
4.读文字:若是碰到带有文字的漫画,就要对画面中的文字进行解读,明白作者想借助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及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等。解题技巧5.联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作者用图画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此,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6.注细节:漫画中的有些细节对理解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不能忽视其重要作用。解题技巧1.(2014·株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0—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表二:我国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根据表一,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近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或逐年增长。
(2)根据表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过(太,很)大。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2.(2013·苏州)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
要求: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
(1)母:__该睡觉了!__ 子:__再玩会儿!__
(2)母:__该起床了!__ 子:__再睡会儿!__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3.(2014·河南)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 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4.(2013·舟山)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的年龄大大提前。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意符即可。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途,你说呢?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 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0考点跟踪突破10 图表、图片、漫画的研习
1.(2014·苏州)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抽样年级
起始触网
年龄
平均上网
时间/天
无线上网方
式所占比例
小学三年级
7岁
20分钟
80.3%
小学六年级
8岁
36分钟
83.5%
初中二年级
10岁
1小时15分钟
78.6%
高中二年级
12岁
1小时48分钟
80.5%
结论:①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②平均上网时间随着年龄的越长而增加;③无线上网是学生主要的上网方式。
2.(2014·贵阳)语文活动。
请从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读出的内容要求合理、具体)
读出的内容:图一:这幅图选取了自然一隅展现春之韵味。一枝雪白的梨花,一对呢喃的新燕,几只振翅的雏儿,朦胧在雾气里熹微的晨光。闭了眼,仿佛置身于满园春色之中,虚实之间,蕴藉了春之含蓄与希望。画面中,缀于枝头的梨花,有的绽放,有的含苞,有的娇羞,有的坦然,似乎在与阳光挑逗。立于垂露斜栏的春燕,有的欢呼,有的私语,有的沉静,呼朋引伴,好像在与春风和鸣。动静之间,连绵着春之情韵与生机。这是虚与实的相间,动与静的结合,新生与成熟的对话,画意与诗情的交融,没有迷人眼的乱花,没有没马蹄的浅草,光影之间,诉说着春之韵味。“春情不可言,艳艳令人醉。”欲说还休,却无止无休。一隅而知天下春,这就是春之韵味。只要我们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人间处处皆春色。图二:这幅图浓缩了汉字“伴”之深意,形象地演绎了“伴”与“半”之间,有“人”无“人”的大相径庭。有“人”之伴,是配合,陪伴;无“人”之半,是缺失,孤独。缺人尚可吗?缺“人”,亲情只剩一“半”。其乐融融的门庭,只留下蹒跚行进,伛偻提携的身影;只留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守望。空巢的老人,期盼的是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那份天伦之乐。留守的儿童,期盼的是父母朝夕相伴、无微不至的疼爱。缺“人”,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随之缺失。缺“人”,友情只剩一“半”。山高水长的路途,只留下踽踽独行的身影。朋友是心与心穿行的纽带,朋友是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伤心时将你揽在怀里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人生旅途,握住友人的那双手,不离不弃,你的天地会更高更远。有“人”为伴,并不单单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期盼,更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共同追求!
3.(2014·德州)名著阅读。
(1)读上图,填写《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目,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2)诸葛亮此次行动与鲁子敬共同的目标是:蜀与吴(国名)联盟,抗击曹操(人名)。
(3)以下事件与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的选项是( CDF )
A.空城计 B.借东风 C.走麦城
D.鞭督邮 E.隆中对 F.群英会
4.(2014·东营)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漫画由左右两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内容构成:左边是一个人,总“想在这里栽树”,在地上依次画四次圆圈,圆圈由少到多;右边是另一个人,与左面人画圈相对应的是,栽树、挑水、浇水、树下乘凉;当前者在地上画满无数圆圈回头时,猛然发现已经长成的一棵大树矗立在眼前。画面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又互相对比照应,辛辣地讽刺了只空想而不实做者的可笑可怜,构思别出心裁,寓意耐人寻味。
5.(2014·宁德)认真分析下面调查结果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某市家庭教育情况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了1988人)
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
父教缺失与否
谁承担更多家
庭教育责任
选项A
内容
百分比
缺失
60.7%
母亲
46.9%
选项B
内容
百分比
不缺失
13.0%
父母
均担
28.7%
选项C
内容
百分比
无法判断
26.3%
其他人
24.4%
示例1: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的现象严重。示例2:我国家庭教育中,母亲承担了主要的教育责任。
6.(2014·安顺)综合学习水平考查。
说到春节,压岁钱就会成为同学们的热门话题。认真品读右面的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完成下面各题。
(1)请用说明的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
抓住漫画中人物的表情及人、物的方位进行介绍。
(2)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压岁钱!”——民间习俗,过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子贺新年的钱,含有暖暖的亲情,寄予深切的厚
望。“压谁钱!”——“谁”是“岁”的谐音,一语中的,说明现在变味的“压岁钱”更像“人情债”(成了长辈的负担),而且数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长辈不堪其“压”,以致喘不过气来。
(3)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任选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
爸爸,您又辛苦了一年,过去儿子无知,现在儿子懂事了,知道您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上有老,下有小,今年的压岁钱就免了吧,岁末用吉利的话祝福我吧!(自圆其说,符合题意即可)
考点跟踪突破11 综合性学习
1.(2014·重庆)综合性学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解读“仁”字】
(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右面的图片,推测“仁”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字的本义是:人与人相互亲爱。(或“仁爱”)
【积累“仁”词】
(2)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语,请你写出2个。
成语: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探究“仁”德】
(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近日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家住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的陈冠华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的巡警们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开始了持续4年的悉心照料。每晚“煲电话粥”,医院探望,送饭送奶……这份情谊温暖了陈婆婆的生活,直至陈婆婆去世。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袁隆平矢志不移,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①爱亲人,孝敬父母;②无私地关爱他人;③热情地帮助人;④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彰显“仁”德】
(4)根据左面第(3)题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解放碑交巡警的赞美之情。(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不是亲人,却雪中送炭。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暖,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2.(2014·长沙)综合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为了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某校组织开展“我与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1)了解节日习俗。
不同的传统节日,人们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例如春节会贴春联,吃团年饭……,请列举出元宵节的2个习俗。
吃汤圆(或元宵)、猜灯谜(或赏灯会)任写两个即可
(2)讲述节日故事。
不同的传统节日,有着不同的故事或传说,例如端午节就与“屈原投江”的传说有关,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中秋节和七夕节(乞巧节)相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①中秋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故事
②七夕节(乞巧节):牛郎织女的故事
(3)策划节日活动。
班上将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一项,并说明活动目的。
【示例】项目:中秋诗词朗诵会
目的:增加古诗词的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①项目:元宵灯谜会
②目的: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深入了解传话文化的精髓。
3.(2014·德州)综合性学习。
(1)筷子古称箸。简单的两根小棍棍,在中国人的手里撩拨出味道的极致。但筷子在使用时也有禁忌。请根据示例填写相应内容。
示例:颠倒乾坤(颠倒用筷子) 仙人指路(筷子指人) 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到饭碗里)
“挑肥拣瘦”指不良的用筷习惯为:盘碗中搜索
“筷子摆放长短不齐”可以概括为成语:三长两短
(2)灵龙般的筷子与中国美食的相遇,让色香味的绽放,瞬间定格在古老的记忆里,创造出舌尖上最为闪亮的传奇。德州也有很多特色美食,例如:德州扒鸡、平原老豆腐、宁津大柳面、夏津宋楼火烧等。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50字左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德州扒鸡,五香脱骨,肉嫩味醇。全鸡色泽金黄,远远望去似春鸭浮水,如彩凤梳翎,是上等的美食珍品。
4.(2014·安徽)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跌 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
(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我也会用一种“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个“美丽的姿势”它带着自信,带着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
5.(2014·孝感)综合性学习。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略。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
甲组好。理由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
(3)仿照例句写话。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一首歌,用音符演奏着世间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