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共两课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件(共两课时,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21: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一课时
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
梧桐树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
法国梧桐
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
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而今在我国北自大
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
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在
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我会认
水洼


山洼
坑坑洼洼
凌乱
líng

凌辱
盛气凌人
增添
zēng

增加
添枝增叶
雨靴
xuē

靴子
皮靴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印着】
【排列】
【规则】
【明朗】
【熨帖】
【凌乱】
光线阿充足(多指室外)。
留下痕迹。
贴切、妥帖。
顺次序放。
规律、法则。
杂乱无序。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我会写
铺满


结构:左右
音序:P 部首:钅
组词:铺床 铺张浪费
书写指导:“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水泥道


结构:左右
音序:N 部首:氵
组词:枣泥 拖泥带水
书写指导:“尸”上框扁小,竖撇要长;“匕”撇要短,竖弯钩的弯要大。
亮晶晶
jīng

结构:品字结构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结晶 晶莹透彻
书写指导三个“日”要匀称,上边的居中间,下边两个要平行排列。
紧紧
jǐn

结构:上下
音序:J 部首:糸
组词:拧紧 紧紧相连
书写指导: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院墙
yuàn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阝
组词:研究院 高等院校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阝”在左边,右边“元”的撇和竖弯钩都在下横处起笔。
印着
yìn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卩
组词:翻印 心心相印
书写指导:第一笔短撇起笔稍高,与下边的竖提分两笔写,中间一短横,右边是单耳。
排队
pái

结构:左右
音序:P 部首:扌
组词:排列 排水量
书写指导:“非”中间两竖右边的稍长些,左右各三横,下横都稍长。
排列
liè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刂
组词:列车 马列主义
书写指导:“歹”首撇要短,横撇要长,点在里面不出头。“刂”在右边。
规则
guī

结构:左右
音序:G 部首:见
组词:规章 道德规范
书写指导:左边两横稍向上提,竖撇要长,点要小;“见”下框要窄。
守则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刂
组词:规则 原则
书写指导:“贝”下框要窄,竖撇在框内上部起笔,点在框外。
凌乱
luàn

结构:左右
音序:L 部首:乙
组词:混乱 乱作一团
书写指导:“舌”的撇稍短,横略长,“口”要小。
棕红色
zōng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木
组词:棕毛  棕熊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示”下横要长,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迟到
chí

结构:半包围
音序:C 部首:辶
组词:迟早 姗姗来迟
书写指导:“尺”扁框要小,捺变为点稍大一些,注意“辶”的笔画。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
3.学习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秋天的美。并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读课文,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这个比喻句,从水泥道的颜色、柔软度、光泽、长度上写出了它的美。
作者为什么把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比作地毯?
因为水泥道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是“一片片”飞落下来落在路面很柔软,又闪闪发光(闪着雨珠)、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这些特点与地毯有相似的地方。
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形象的写出了法国梧桐树的形状像“小巴掌”,因为是“金黄金黄的叶子”,从颜色上又有了“金色的小巴掌”之比。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熨帖”写出了“金色小巴掌”在地面上的样子。
“熨帖”这个词语用什么方法理解,什么意思?
“熨帖”这个词语我先查字典,知道是“贴切、妥帖”的意思;然后看课文中的插图,明白这个词语是说梧桐树的落叶紧紧地粘在地面上意思。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这”指排列不规则、有些凌乱的法国梧桐树落叶。
“然而”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更”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来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
拓展:
按照课文意思补充句子。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____。
一块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
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美在它的颜色、柔软、发光、绵长,甚至无规则的排列。
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有一天下午,我们上完两节课就放学了。虽然已是秋末时节,但中午的阳光从头照到脚,让人浑身暖暖的。当我走进一片小树林时,风轻轻一吹,我看见一些树叶随风起舞,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来飞去,然后又跳着“芭蕾”,旋转着落在了地上。我俯身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摊开手掌,把树叶放在手掌里,仔细地欣赏着。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随着风从我手中悠悠地溜走了,我正准备抓住它,它却调皮地飞得更高。我想,就让它在风中轻舞吧!
课文结构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
一夜秋雨
天空 明朗
地面 潮湿
法国梧桐树叶 金黄金黄
水泥道 地毯 小巴掌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真美
总起
具体
总结
课文主旨
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写作方法
一课一法一练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本义是前面和后面的人一呼一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本文第1 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10 自然段,再次写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 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举例:
开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结尾: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讲述了作者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秋天的美。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知道了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就能写出身边的美景。
主题延伸
每天上学同学们都从自己家出发,一路上看到不同的景色,同学知道到你家怎么走吗?就让我们组织一次“我家这样走”的指路交流活动。建议形式要多样:
1.可以写到你家路边看到的景物、建筑物;
2.可以画一幅到你家的行程图,讲给大家听;
3.可以带同学去一趟……
推荐阅读
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
我家的院子里种着各种花草树林,中间有一条石径,通向我家的住房。院子外面有一幢幢房屋,远处耸立着高大挺拔的树木。
  秋季里的一天,我和林林在树下做完功课,沿着石径走到院子里。迎面吹来一阵秋风,使人觉得气爽神怡。再往前几步,一簇簇的菊花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争艳斗丽,有白的、红的、墨绿的,大大小小,色彩斑斓。我俯下身子,凑近花丛闻了闻,一股清香顿时沁入我的心脾。
菊花旁边是一排冬青树,经过几阵秋雨的洗濯,越发显示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一片片树叶绿得发亮,真是名副其实 的“冬青”。
右边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这些红得透亮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在繁密而又茂翠的冬青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 艳可爱。秋风吹过,一个个“小红灯笼”轻轻地摇曳起来,闪烁着红光。同时,那一片片梧桐树的枯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好像满院都是飞舞的彩蝶。 
我偶尔抬头,啊,天空多么高,多么蓝!一片片薄纱似的白云,慢慢地浮动着,好像留恋着人间美丽的秋色,不愿离去。这时,林林对我说:“你看,那儿的松树多好看啊!”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靠着围墙边的几棵青松,在阳光下更加郁郁葱葱,生气勃勃。我还看见在青松旁边的几棵红枫呢!那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荡下来的一片红霞。
秋色多浓呀!我家院子里一派迷人的秋色,哪怕看一眼,也叫你心醉!
思考: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分别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上学路上
一条普普通通的路,可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上演着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我的上学路。
早上,伴着明媚又有活力的阳光,奏响了欢乐的晨曲。我从家里出发了,太阳早已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洒在了房屋上,马路上,小河上,绿叶上……早起的老人正在社区晨练呢!一招一式可真像那个名门正派的武功啊!我刚到社区门口,便看见沿着街道买早餐的推车,一阵吆喝声,不少人就像被磁铁一样的吸引过去了。
我走在马路上,路两旁的房屋像巨人一样矗立着,我在路上仿佛置身于漩涡之中,欣赏交通的交响乐,自行车的“丁零”声,摩托车的“突突”声,汽车的“嘀嘀”声……路旁的早餐店不时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刚出炉的馒头,热气腾腾的面,营养丰富的豆浆……店主淳朴好客,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顾客。上班的年轻人加快了节奏,匆匆忙忙,争分夺秒;上学的学生急急忙忙,生怕上学迟到;早起的人们则在公交车站等待着通往应去的地方,相互聊着天以解等待之苦。
快到学校了,虽然路不是很宽阔,但是有很多的学生,结伴成群的,三三两两的,独孤大侠的,都精神饱满地迎接一天的学习,人都走了,可是却留下了身影。
这是一条怎么走都不变的上学路!
思考: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