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河北】2015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考点跟踪突破):第二十三讲 说明文阅读二顺序、结构(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聚焦中考+河北】2015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考点跟踪突破):第二十三讲 说明文阅读二顺序、结构(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07 12:02:58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河北省语
文第二十三讲 说明文阅读(二)(2014·株洲)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葡 萄
汪曾祺
四月,浇水。
葡萄喝起水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经典回放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功夫,就抽出好长的一节新条。这样长法不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拿起树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的一截都给它铰了。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就给它掐了,长出就给它掐了。
五月下旬,葡萄开花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经典回放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八月,葡萄“着色”。
你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经典回放 可是你得快!明天,对不起,你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节选自汪曾祺《葡萄月令》)经典回放 本文以时间为序,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说明。
【答案】 葡萄生长(过程) 葡萄生产(管理)或培育葡萄等
【点拨】 这篇说明文是用生动的语言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葡萄的生长过程,同时还将人的活动穿插其间。
变式训练
1.本文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的?找出标志性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按时间顺序介绍。“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七月,葡萄‘膨大’了”“八月,葡萄‘着色’”
【点拨】 重点关注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和段落。经典回放 2.试分析文章4—7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4段先总说在五月份如何培育葡萄,5—7段分别介绍浇水、喷药、打梢、掐须的具体过程。
【点拨】 必须弄清这几段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然后从结构上分析。 经典回放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结构主要考查:①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②理清文章说明的条理;③分析文章说明顺序的作用;④判断文段或文章的结构方式。命题热点命题热点一、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作用: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
(2)时间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作用:过程清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3)逻辑顺序:适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及介绍科学原理的事理说明文。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作用: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更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解题技巧2.确定说明顺序
(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2)把握语言的标志。空间顺序有“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作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个阶段的标志语;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为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语。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是哪种顺序。解题技巧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二、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又分为三种情形:总——分——总式,例如《看云识天气》;总——分式,例如《苏州园林》;分——总式。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例如《向沙漠进军》是递进式,依次是沙漠危害——如何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例如介绍某一实验过程。
4.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技术。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1.整篇文章的结构划分。说明文的结构层次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如果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来划分;如果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的,其结构层次则为“总分”式。
2.每一自然段的层次划分。一般来说,说明文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要特别注意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注意“大层次”与“小层次”之间的关系。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一、(原创题)
生物钟是座什么钟
①对很多人来讲,早晨起床时总是要在两个“时钟”之间挣扎、煎熬一番。一个是闹钟,另外一个是听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生物钟”,它调控、平衡一系列的生理系统的节奏。纪录片《生物钟的奥秘》展示了它跳动的图像。它看起来还没有米粒大,按照一定的节奏开开合合,就像跳动的心脏。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拉塞尔·福斯特将这种律动比喻成“交响乐团的指挥所发出的有规律的节拍”。
②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的许多本能,比如睡觉、吃喝,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物钟的支配。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上午八点左右心脏病容易发作,为什么午后两点高速公路车祸比较多?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只是节奏不同。生物钟的平均周期为24小时1刻钟。有些人的比较快,22个小时就能走完;有些人恰恰相反,慢得滞后于昼夜周期,也就变成了“夜猫子”。
④人生的不同阶段,生物钟也在变化。开始是早睡型。到了青少年时期,睡眠会越来越迟,20岁出头,睡觉时间会略微早一点儿,到了55岁,我们睡觉的时间会回到10岁时的样子。
⑤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后的几个小时属于危险时段,甚至攸关生死。血压升高的最大值是在醒来后3小时内,所以通常是在上午七八点到十一点之间,血压升高会阻断血液流向心脏,那可是场灾难。统计表明,此时心脏病发作是其他时段的3倍还多。十二点过后,说明你度过了一天中最危险的阶段。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⑥下午是田径及赛车运动员的黄金时间。几乎每一项田径或赛车的世界纪录,都是在下午或晚上打破的。下午及晚间运动员的体温会自然升高,这起到了赛前热身的作用。生物钟会对真正的顶级运动员带来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运动是否与奖牌有缘。
⑦生物钟也一直伴随着其他动植物、细菌、单细胞生物体。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物钟也不独存于大脑里,它在我们身体的每个部分。
⑧它规律地走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早晨起来应避免运动,可以把运动留在晚饭后;中午吃完饭可以打个盹儿。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1.本文的说明结构是总—分—总。
2.请简析第④—⑥段的说明顺序。
第④段说明的是人生的不同阶段生物钟的变化,第⑤⑥段说明的是一天内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可见这三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3.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比较和打比方。使读者对纪录片中生物钟图像的大小、跳动规律获得真切具体的感知。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4.第⑥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用“几乎”表示田径或赛车的世界纪录是在下午或晚上打破的这一说法并不绝对,不排除在其他时间打破世界纪录的可能;去掉就绝对化了,这与事实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5.有人说,第⑦段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无关,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不能删去。该段第一句说明生物钟不仅人类才有,第二句话说明生物钟在人体的分布特征,不仅紧扣说明对象,而且能使读者对生物钟的知识了解得更为广泛、深刻,同时避免了对生物钟产生误解。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二、(2014·咸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
效率高  不污染(无污染)  成本低(低成本)
2.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子,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3.结合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第②段画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加点的“还”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
结构上起递进作用;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名题强化 名题强化 完成考点跟踪突破1 完成考点跟踪突破23
考点跟踪突破23 说明文阅读(二)
一、(2014·凉山)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递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他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账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账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账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账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账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入。
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近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1.阅读全文,“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一种独特(全新)的交友方式。
2.文段④主要运用了作比较来说明什么?
说明了微信使用(注册和登入)的方便和快捷。
3.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
微信不仅能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放入瓶中,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还能够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说明微信不仅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还可以用语音的方式进行交流,功能非常强大。
4.根据文意理解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中“神器”的含义。
“神器”原意是(神秘)的武器,文中指功能强大的通讯工具。
5.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逻辑顺序。文中先概说微信的概念和优点,接着具体说明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最后具体说明微信的独特的交友方式。
二、(2014·东营)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人类捕鸟,灾难其后
林 森
①湖南省新化县槎溪镇鸟坳村位于千年鸟道的罗霄山脉,是候鸟南飞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这里已成候鸟迁徙路线上的一个断点。难以计数的候鸟丧命于此。有当地村民表示,有一天打下来的鸟就足有1吨。这条迁徙路线上,大多是小型鸟,每只只有100克左右,1吨差不多就是10,000只野生鸟。
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残忍的数字!殊不知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③世界上85%以上的鸟类可以程度不同地捕食害虫,即便是小小的麻雀每年也能捕食许多害虫。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1只大山雀在繁殖季节每天喂小鸟100余次,平均每窝按3只小鸟喂食,再加上大鸟自己的捕食,一天能消灭害虫400-500条,一窝大山雀在喂养幼鸟期间就可消灭害虫10000余条。在欧洲1000只紫翅椋鸟在繁殖期间能消灭22吨蝗虫,而1吨蝗虫一天的食物量与2500人一天的食物量相当。猫头鹰和鹰等猛禽大多以老鼠等啮齿类动物为食,对控制农业、林业鼠害以及危险疫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贡献。猫头鹰的食物中99%是啮齿类动物,1只猫头鹰一个夏季所消灭的老鼠,相当于保护了1吨粮食;1年所吃掉的老鼠等于保护了一两万斤粮食。以此观之,每年鸟儿吃掉害虫保护的粮食足以供给地球上的人们吃好几个月。
④鸟儿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与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与其伴生的90种昆虫消失,35种植物消失,2至3种鱼类消失。在鸟类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依存关系,即许多植物的种子是靠鸟类来播散的。雁鸭类、鸠鸽、啄木鸟、乌鸦等,是植物种子的重要播散者,而且,很多植物种子经过鸟类消化后,更容易萌生和成长。蜂鸟、食蜂鸟、太阳鸟、啄花鸟、锈眼鸟、鹦鹉等鸟类嗜食花蜜,对有花植物的传粉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与渡渡鸟一样,大颅榄树也是毛里求斯的一种珍贵特产。但是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最后彻底消失了。今天人们才知道,大颅榄树的种子必须靠渡渡鸟消化过后才能发芽,没有了渡渡鸟对大颅榄树种子的首先孕育和催化,大颅榄树就再也不会生儿育女和繁衍后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某种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的关系。
⑥海鸟眼睛的盐腺,能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据此人们就能把地球上占总水量97%的海水进行淡化。未来飞机的设计可以模仿蜂鸟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掉头等特性。还有一些鸟类能飞越几千米的高空而保持脑血管供血畅通,不会缺氧,这也为人类提供了在供氧不足的高原环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长生命的重要线索。
⑦鸟类每天吸入大量的空气,进食相当于其体重的食物。在呼吸和进食的同时,鸟类具有较强的富集有害物质的功能,空气和食物如果被污染,通过收集和分析鸟类胃内容物的方法,就可知道环境的污染状况。
⑧鸟类被直接利用那就是为人类提供衣食、医药、役用和观赏等生活之需等,事实上今天的人类几乎已经离不开鸟类。
⑨现在已知的鸟类有9775种,其中约4000种是候鸟。在这9775种鸟类中已有1212种灭绝,占所有鸟类的约1/8,此外,还有179种鸟类面临严重威胁,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鸟类目前已非常罕见。
⑩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挥霍以及对生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人类身边的自然世界正在恶化和消失。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破坏环境和大量捕杀鸟类,最直接的后果是人类将要忍饥挨饿。而每消失一种鸟类,意味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也消失,甚至殃及鱼类。例如,每两种鸟类灭绝,必然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消亡。失去了这些为数众多的生物资源,人类的生存将变得越来越拮据。更严重的是,如果大量植物随着鸟儿的消失而灭绝,人类生存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危机。
?人类不是不可以利用鸟类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积极地保护鸟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如人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一样,人与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共生体,如果人类保护包括鸟类在内的其他动物和植物,人类也就在为自己铺就永续生存之道。保护鸟类和其他动植物,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好日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鸟类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来实现的”?
原因:①保护环境和粮食;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在仿生学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作用;⑤直接为人类提供生活之需。
2.第④⑤⑥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第④⑤段均说明鸟类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第⑥段说明鸟类在仿生学上的重要作用,第④⑤段、第⑥段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来说明,与本文介绍鸟类功能和作用采用的顺序一致,不能调换;第④段、第⑤段按照从一般到个别的顺序来说明,不能调换。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示例一:如“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等占11%”,运用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鸟类濒临灭绝的各种原因分别所占的比例,引人深省。示例二:如“燕子能吃苍蝇、飞蛾和蚊子;啄木鸟能吃天牛幼虫;灰喜鹊能吃松毛虫等”,运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燕子、啄木鸟等鸟儿都能吃害虫的事实,令人信服。
4.阅读第④⑤⑩段,概括说明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鸟类的灭绝与植物乃至人类的生存”具有怎样的“关系”。
原因:①栖息地破坏和改变;②人类捕杀;③外来物种竞争、国际贸易、污染。关系:某种鸟类的灭绝就伴随着某一种或多种植物消失;而植被减少或失去植被,人类就会面临土地沙漠化和空气无氧化的境地,生存将陷入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