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这里原来是一片海洋,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1.沧海桑田
喜马拉雅山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说明这些地区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1.沧海桑田
荷兰的围海大坝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荷兰人构建围海大坝,为了抽出海水又建了许多风车,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人类活动
1.沧海桑田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1.沧海桑田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陆漂移假说
证据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 岩石、构造上非常对应吻合,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
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证据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远飞。按理来说,他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你能解释这种巧合吗?
证据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南极洲大陆发现煤层!
煤是树在高压下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树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内容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各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的运动
①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的现象:
裂谷和新的海洋
3.板块的运动
3.板块的运动
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
②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产生的现象:
山脉,海沟,岛弧
3.板块的运动
现代测量表面,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3.板块的运动
3.板块的运动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板块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