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平行线的判定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判定》是继“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即三线八角内容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它是后续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不可或缺的知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等有关知识的基础,在中考中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结合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思考、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会运用判定方法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能够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书写正确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会运用判定方法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难点】根据判定方法1推导判定方法2.3并能书写正确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回顾:
问题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会形成哪些角?
问题2 怎样的两条直线平行?
问题3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
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来判定是否平行,那么有没有其他判定方法呢?
设计意图:从旧知识入手,为引入新课奠定基础,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问题: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平行线的吗?
(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画平行线的过程)
思考:
(1)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学生回答: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保证了同位角的度数不变.
(2)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
(3)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
(4)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1=∠2(已知)
∴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以学生画图为主线展开探究,在画图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同位角的度数不变.进而猜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引导学生自己表达出结论,并告诉学生这个结论不需要推理证明。
用几何画板演示运动变化过程,检验结论.
设计意图:从三线八角这个熟悉的图形入手,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感受由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角的数量关系影响着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学生验证猜想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简而概括出一个基本的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针对练习1:
下图中若∠1=55°,∠2=55°,直线AB.CD平行吗?为什么?
解:AB∥CD.
理由:∵∠1=∠2=55°(已知)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式1:
如图, ∠1=55°, ∠2=125°,直线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解:AB∥CD.
理由:∵∠2=125°(已知)
∴∠ANF=180°-125°= 55°
∴∠1=∠ANF = 55°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变式2:
如图, 直线AB与CD被直线EF所截,∠1=55°,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解:∠3=55°
设计意图:1个练习,2个变式重在考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针对练习2:
你能说出木工师傅用图中的角尺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又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利用内错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思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
问题:目前解决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追问:如何把“内错角相等”转化成“同位角相等”,进而解决平行问题呢?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知一步步转化成旧的问题解决,注重培养转化思想解决推理论证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1)如图,已知∠3=∠2,求证a//b?
解:∵∠3=∠2(已知),
∠3=∠1(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规范推理过程明确,步步有依据,体会逻辑推理的必要性和数学的严谨性.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3=∠2(已知)
∴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定的条件和结论,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判定2.
3.利用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思考: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这一节中,我们是怎样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你能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吗?
如图,如果∠1+∠2=180°,你能判定a//b吗?
解:能,
∵∠1+∠2=180°(已知)
∠1+∠3=180°(邻补角的性质)
∴∠2=∠3(同角的补角相等)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设计意图:教师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通过一题多证,多种思路分析事物,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深刻理解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应用格式:
∵∠1+∠2=180°(已知)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判定的条件和结论,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判定3.
例1: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① ∵ ∠2 = ∠ 6(已知)
∴ ∥ ( )
② ∵ ∠3 = ∠5(已知)
∴ ∥ ( )
③ ∵ ∠4 + = 180o(已知)
∴ ∥ ( )
设计意图:已知角的数量关系,确定是哪两条直线平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寻找截线的方法确定两直线.既:寻找“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
变式: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① ∵ ∠1 = (已知)
∴ AB∥CE ( )
② ∵ ∠1 + =180o(已知)
∴ CD∥BF ( )
③ ∵ ∠1 +∠5 =180o(已知)
∴ ∥ ( )
④ ∵ ∠4 + =180o(已知)
∴ CE∥AB ( )
设计意图:在例1的基础上变换了问题形式,通过变式题组的训练,不仅要巩固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而且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例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解:这两条直线平行.
∵b⊥a,(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同理 ∠2=90°
∴∠1=∠2(等量代换)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规范答题过程.
练一练:已知∠3=45°,∠1与∠2互余,试说明AB //CD ?
解:∵∠1=∠2(对顶角相等)
∠1+∠2=90°(已知)
∴∠1=∠2=45°
∵∠3=45°(已知)
∴∠2=∠3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做一做: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总结规律.
当堂练习
1.如图,可以确定AB∥CE的条件是 ( )
A.∠2=∠B
B. ∠1=∠A
C. ∠3=∠B
D. ∠3=∠A
2.如图,已知∠1=30°,∠2或∠3满足条件 ,则a//b.
如图.(1)从∠1=∠4,可以推出 ∥ ,理由是: .
(2)从∠ABC +∠ =180°,可以推出AB∥CD ,理由是 .
(3)从∠ =∠ ,可以推出AD∥BC,理由是 .
(4)从∠5=∠ ,可以推出AB∥CD,理由是 .
4.如图,已知∠1= ∠3,AC平分∠DAB,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加深自身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课堂小结
说说今天你学了哪些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你能说一说我们得到这三个判定方法的过程吗?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收获呢?
1.判定直线平行的三个方法: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我们知道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我们要学会用“推理”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最后出示表格.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整理、巩固和提高,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
六、板书设计
5.2.2平行线的判定
1.定义法
2.平行公理的推论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七、课后反思
初一学生年龄小,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不够广泛.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上看,初一学生只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简单推理,不善于进行连续推理;从知识经验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对顶角、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互余互补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但只适用于小题或计算,而非符号推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总结反思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并检验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弄明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