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散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散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6: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称句。
2.品读描写母亲、儿子语言的语段,把握人物情感;品读描写景物的语段,探究其表达效果。
课前自主预习
(1)认读词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25读读写写
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精读
(1)文章开头交代了散步中产生了怎样的分歧?(找出这次分歧,齐读第6段。)
(2)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分享。)
(3)其实在“分歧”之前,我和母亲的关系也有铺垫,找出来。
(4)文章的最后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5)对于本文的主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6)同学们可以找出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大声自由朗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课后巩固提升
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与解析
(1)母亲想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想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顺从母亲,母亲顺从孙子,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3)第2段,我说:“应该多走走”“她现在很听我的话”。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前面”。
(4)观点1:从表面上看,中年人肩负着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的家庭责任。观点2:从深层的意思看,“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我和妻子”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5)本文通过叙写一家人(祖孙三代四口人)在田野上一起散步的生活小事,反映了浓浓的亲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使命感、责任感。
(6)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明确
描绘了南方初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优美的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家人在此散步,温馨、和谐的画面。
②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明确
母子关系和谐,母亲明理,儿子孝顺。
③品味“熬”字。
明确
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我”为母亲平安度过严冬而感到欣慰。
④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明确
表现了小家伙天真、 聪明 。展现了一家人散步时和乐、幸福 。
课后巩固提升
例句:
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对称句 ,这一句写随着年龄的变化,母子间的依赖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表达了母子间的深情。
②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对称句,儿子的语言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展现了一家人散步时的和乐、幸福。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对称句,用词准确恰当,与此同时,“我”的责任和担当,也得到了强调。
④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对称句,两个“蹲”与“背”,一个尊老,一个爱幼。画面生动、感人。
总之,这些对称句,从语义表达上看,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很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