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单元测试卷】
第四章: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依依放学后以一定速度匀速步行回家,他在路上遇到了同学钟钟,两人停下来聊了一会儿,然后依依提高了速度继续匀速步行回家,下列图象能表示依依放学回家的行程中,所剩路程与依依步行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B.
C.(、是常数) D.
3.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
A.(2,1) B.(﹣2,1) C. D.
4.已知水池的容量为 V m 3 ,每小时灌水量为 50 m 3 ,灌满水所需时间为 t (h),那么 V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V =50 t B.V =50- t C.v= D.V =50+ t
5.对于直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的增大而减小 B.直线与轴交于正半轴
C.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D.直线向下平移个单位后经过原点
6.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已知点,都在直线上,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物理实验证实: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间有下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0 1 2 3 4
15 17 19 21 23
A.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
B.当弹簧长度为时,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C.随着所挂物体重量的增加,弹簧长度逐渐变长
D.所挂物体的重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
9.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沿相同的路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平均速度为, B.甲、乙相遇时的时刻为
C.乙到达B城时,甲离B城 D.甲、乙相遇时,甲行驶了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直线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下平移,经过多少秒该直线可将的面积平分(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圆锥的高是,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变化到时,圆锥的体积由 变化到 .
12.若一次函数经过坐标原点,则 .
13.在正比例函数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在第 象限.
14.如图,甲、乙两辆摩托车从相距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分别表示甲、乙两辆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问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乙摩托车行驶的速度是;
②当时,甲车的行驶路程超过;
③当时,甲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小于乙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
④甲、乙两车相距不超过时,.
15.如图,图象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①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③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④从第9分到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三、解答题:(共55分)
16.(6分)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周长为.
(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不用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该长方形的面积.
17.(6分)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以为边在轴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将点向左平移,使其对应点恰好落在直线上,求点的坐标.
18.(9分)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该表是测得的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几组对应值.
所挂物体重量
弹簧长度
(1)该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请你写出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式.
(3)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若所挂物体重量为,请求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19.(9分)小红星期天从家里出发骑车去舅舅家做客,当她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个礼物送给表弟,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商店,买好礼物后又继续骑车去舅舅家,以下是她本次去舅舅家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小红在商店停留了 分钟;
(2)在整个去舅舅家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红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3)本次去舅舅家的行程中,小红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20.(8分)“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折线和线段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折线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 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 米.
(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多少米?乌龟每分钟爬多少米?
(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兔子醒来,以 48 千米/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21.(8分)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求点A,B的坐标.
(2)若点C在x轴上,且,求点C的坐标.
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都经过轴上的点,分别交轴于,两点,已知,直线的解析式为.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在线段上存在一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点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单元测试卷】
第四章: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依依放学后以一定速度匀速步行回家,他在路上遇到了同学钟钟,两人停下来聊了一会儿,然后依依提高了速度继续匀速步行回家,下列图象能表示依依放学回家的行程中,所剩路程与依依步行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由题意可得,
依依放学后以一定速度匀速步行回家这一过程中,所剩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依依在路上遇到了同学钟钟,两人停下来聊了一会儿,这一过程中,所剩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变;
然后依依提高了速度继续匀速步行回家,所剩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比遇到了同学前的速度快.
故选:C.
2.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B.
C.(、是常数) D.
解A、 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B、 是一次函数,符合题意;
C、(、是常数),当时,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D、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
A.(2,1) B.(﹣2,1) C. D.
解:当时,,
故A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当时,,
故B不符合题意;
当时,,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已知水池的容量为 V m 3 ,每小时灌水量为 50 m 3 ,灌满水所需时间为 t (h),那么 V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V =50 t B.V =50- t C.v= D.V =50+ t
解:∵体积=流速×时间,
∴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V=50t.
故选A.
5.对于直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的增大而减小 B.直线与轴交于正半轴
C.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D.直线向下平移个单位后经过原点
解:在直线中,,,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C不正确,符合题意;当时,,
直线与轴的交点为,故B正确,不合题意;
直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
当时,,
直线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经过原点,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解: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
,
,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故选:A.
7.已知点,都在直线上,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解:∵,,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
故选C.
8.物理实验证实: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间有下表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0 1 2 3 4
15 17 19 21 23
A.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
B.当弹簧长度为时,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C.随着所挂物体重量的增加,弹簧长度逐渐变长
D.所挂物体的重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
解:由表格数据可知,其中,a为弹簧的最大限度,
因此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一次函数,故A选项说法正确;
当时,,解得,即所挂物体的质量为,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所挂物体重量的增加,弹簧长度逐渐变长,故C选项说法正确;
由表格数据可知,所挂物体的重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沿相同的路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平均速度为, B.甲、乙相遇时的时刻为
C.乙到达B城时,甲离B城 D.甲、乙相遇时,甲行驶了
解:A、由图可得,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
B、设甲走m小时,两车相遇,则,解得,所以甲、乙相遇时的时刻为,故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乙到达B城时时间是,甲到达B城时时间是,乙车比甲车早到1小时,乙到达B城时,甲离B城,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甲、乙相遇时,甲行驶了,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直线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下平移,经过多少秒该直线可将的面积平分( )
A.1 B.2 C.3 D.4
解连接 、,交于点 ,当 经过 点时,该直线可将 的面积平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的解析式为
平行于
∵过
∴的解析式为
∴直线要向下平移 6 个单位
∴时间为 (秒)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圆锥的高是,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变化到时,圆锥的体积由 变化到 .
解:依题意,
当时,;
当时,,
故答案为:,.
12.若一次函数经过坐标原点,则 .
解:根据一次函数图象过原点,把代入解析式,
得,整理得,解得,
∵,
∴,
∴.
故答案为:2.
13.在正比例函数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在第 象限.
解:∵正比例函数中,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
∴,
∴点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14.如图,甲、乙两辆摩托车从相距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分别表示甲、乙两辆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问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乙摩托车行驶的速度是;
②当时,甲车的行驶路程超过;
③当时,甲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小于乙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
④甲、乙两车相距不超过时,.
解由图可得,甲摩托车行驶的速度是,
乙摩托车行驶的速度是,故①正确;
当时,甲车的行驶路程超过,故②正确;
当时,甲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乙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即甲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等于乙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
由图可得,当时,甲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大于乙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故③错误;
设小时时甲、乙两车相距为,则,解得或,
故甲、乙两车相距不超过时,,故④正确;
综上,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①②④.
15.如图,图象描述了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①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③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④从第9分到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解: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当第3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40千米时,故①对;
第12分的时候,对应的速度是0千米时,故③对;
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是40千米时,行驶的路程为千米,故②错;
从第9分到第12分,汽车对应的速度分别是60千米时,0千米时,所以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故④对.
综上可得: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三、解答题:(共55分)
16.(6分)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周长为.
(1)求出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不用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时,求该长方形的面积.
(1)解:∵长方形的周长为40,
∴,
∴;
(2)解:当时,,
∴长方形的面积为.
17.(6分)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以为边在轴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将点向左平移,使其对应点恰好落在直线上,求点的坐标.
解直线与轴交于点,
时,,
点的坐标为,
以为边在轴右侧作等边三角形,
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纵坐标为,将代入,得,解得.
点的坐标为.
18.(9分)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该表是测得的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几组对应值.
所挂物体重量
弹簧长度
(1)该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请你写出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式.
(3)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若所挂物体重量为,请求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1)解:表中反映了所挂物体质量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挂物体重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因变量;
(2)解:设函数关系式为,
当时,;
当时,,
,
解得:,
函数关系式为:;
(3)解:当时,,
即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19.(9分)小红星期天从家里出发骑车去舅舅家做客,当她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个礼物送给表弟,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商店,买好礼物后又继续骑车去舅舅家,以下是她本次去舅舅家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米,小红在商店停留了 分钟;
(2)在整个去舅舅家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红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3)本次去舅舅家的行程中,小红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1)解:根据图象舅舅家纵坐标为1500,小红家的纵坐标为0,
故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1500米;
根据题意,小红在商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
故小红在商店停留了4分钟.
故答案为:1500,4;
(2)根据图象,时,直线最陡,
故小红在分钟最快,速度为(米分).
(3)由图可得:小红共行驶了米,共用了14分钟.
答:小红共行驶了2700米,共用了14分钟.
20.(8分)“龟兔赛跑”的故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图中的折线和线段表示“龟兔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折线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 表示赛跑过程中 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 米.
(2)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多少米?乌龟每分钟爬多少米?
(3)乌龟用了多少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兔子醒来,以 48 千米/时的速度跑向终点,结果还是比乌龟晚到了0.5分钟,请你算算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多少分钟?
解(1)从图象可知:折线表示赛跑过程中兔子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线段表示赛跑过程中乌龟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赛跑的全程是1500米.
故答案为:兔子,乌龟,1500;
(2)由图象可知,兔子在起初每分钟跑(米);
乌龟每分钟爬(米);
(3)∵(分钟),
∴乌龟用了14分钟追上了正在睡觉的兔子;
(4)48千米/时米/分,
兔子全程共用30.5分钟,其中,开始跑了1分钟,
后来又跑了(分钟),
∵(分钟),
∴兔子中间停下睡觉用了28.5分钟.
21.(8分)如图,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求点A,B的坐标.
(2)若点C在x轴上,且,求点C的坐标.
(1)解:当时,,
点B的坐标为:,
当时,,
点A的坐标为:.
(2)由(1)得:,,
则:,
即:,
点C的坐标为:或.
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都经过轴上的点,分别交轴于,两点,已知,直线的解析式为.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在线段上存在一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点的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直线交轴于点,
∴当时,,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直线交轴于点,
∴当时,,即点,
∴,
∴,
设,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即:,
解得:,,
∴点,
(3)由(1)(2)可知:,,,
如图,设,
①当为对角线时,,,
解得:,,
∴点,
①当为对角线时,,,
解得:,,
∴点,
②当为对角线时, ,,
解得:,,
∴点,
③当为对角线时,,,
解得:,,
∴点,
综上可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