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盼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3个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
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于是,她就盼呀盼呀。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盼》这篇文章,看看文中的蕾蕾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板书课题)
4.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二、初读课文,自学检测。
1.学生初读。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袖筒 斗篷 收缩 疯狂 瓦蓝 柜门 甩开 叫嚷 酱油 喧闹 嘴唇 蹦跳 楼梯
重点指导生字“缩”为平舌音,“甩、唇”为翘舌音;前鼻音“蓝”等;后鼻音“筒、篷、疯、狂、酱、蹦”。
(2)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以下的词语:袖筒、斗篷、叫嚷、嘴唇,注意读准“袖、篷、嚷、唇”的字音。
(3)理解词语。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逗引:用惹人可笑的言行,逗弄对方。
葱葱茏茏:(草木)青翠茂盛。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让人信服。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有了一件长有两个袖筒的新雨衣后就盼望下雨,盼望雨滴打在新雨衣上,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事。
3.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妈妈给“我”买了件新雨衣,“我”爱不释手。
第二部分(3自然段):“我”开始盼雨天,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晴朗的。
第三部分(4~17自然段):下雨了,“我”找了好多借口想穿上雨衣去街上,没有实现。
第四部分(18~20自然段):上学时突然下起了雨,“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
四、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谁能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
二、研读课文,品味体会。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1、2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的心情。
3.抓住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1)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立刻”写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雨衣后惊奇、高兴的心情。
(2)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尽管现在没有下雨,但“我”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雨衣了。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我”试穿雨衣时开心的心情和神气的样子。
4.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得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快点下雨?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读一遍第三自然段,画出中心句。(我开始盼着变天。)
2.找出文段中一处关于“盼”的心理描写,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明确:这句话中有一些担心,担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没有机会穿雨衣了;还有些生气,觉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对,故意不让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直不下雨。这里写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从这一自然段你读出了什么?
(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观察天空。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斗。)(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埋怨老天总是晴天。)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第4~17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盼”?
(2)在这部分里,三处雨景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心情有哪些不同?
2.抓重点句子,体会蕾蕾的心情。
(1)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嘻嘻地笑”是蕾蕾心里认为的,和埋怨老天的时候心情不同。这一次,她的心情十分高兴,因为要变天了。)
(2)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雨点打在头上,那就可以穿新雨衣了,这才是最美的事情。)
(3)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蕾蕾看见下雨了,兴奋地跑进了楼门。她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4)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尽管我很不情愿,可是没办法。因为蕾蕾找不出一个十分合理的理由。)
(5)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鼓点”很吸引人,把雨点比喻成鼓点说明雨点对“我”的吸引力之大,“我”在急切地“盼”。)
(6)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看着雨后的景色,蕾蕾又想起了穿雨衣的事情。她太“盼”了。)(蕾蕾拥有了那么好看的一件雨衣,所以她一直想穿上它,到大街上去享受雨中的美景。好不容易下雨了,可妈妈又不让出去。蕾蕾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雨点往地上落,不知不觉,她又想象起雨点落在雨衣上的情景。她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呀?)
(四)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看文中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蕾蕾穿上雨衣后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她的心情怎样。
(学生自由说,班内指名汇报,师生点评)
3.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自豪的心情,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三、总结全文,感受人物。
1.浏览全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得出:
(1)开始盼变天。
(2)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3)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2.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3.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蕾蕾的心情变化和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去写的表达方法。
四、学习写法,拓展延伸。
1.本文写作特点归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很生活化和儿童化,写出了儿童的纯真、可爱。
2.请同学们以下面一句话为中心,写两件事例。
(1)爸爸读书十分专心。
(2)叔叔开车的技术真高!
【板书设计】
盼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我抓住课题“盼”,以此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络,明白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这些事例则涉及人物的对话描写,并且渗透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品读这些句子,学生能够对“我”“盼”的心情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