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培优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培优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5: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培优试题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rì mù(   )时分,驱车于福州的高架桥下,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满桥满架的pá shān hǔ(   )。它们的叶尖yí shùn(   )儿朝下,jūn yún(   )地铺开,没有chóng dié(   )起来的。它们在遮阳降温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 小题大做  B.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缘无故
C.暮江吟  吟诵诗歌 D.梅雪争春未肯降 举手投降
2.填入下列词语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引蛇出______ 狡兔三______ 龙潭虎______ 筑______引凤
A.窝 窟 穴 屋 B.洞 窟 穴 巢
C.洞 窝 穴 巢 D.洞 穴 厩 窝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B.《爬山虎的脚》一文中,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C.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准确。
D.“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里的“最多”可以去掉。
4.下列与“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日积月累
①__________________,把扇丢。
②二八月,__________________。
③夏雨少,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照样子,将句子写得准确而形象。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花坛里的花香得__________________,闻着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如果你仔细看花瓣上的露珠,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诗中有美景,《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色。
诗中有哲理,《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______________,旁观者清”
的人生哲理;《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寸有
所长”的含义。
(2)读了《爬山虎的脚》,我们了解到作家__________通过长期细致的
观察,弄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蟋蟀的住宅》
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写的,全篇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通过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内容。
(3)农历的二月、八月,天气变化反复无常,可能早晚穿棉衣,中午又
要穿单衣,所以说“二八月,__________”。农历八月,候鸟们准备
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正是“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一场
秋雨过后,天气转凉,真是“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我发现这三句谚语都与________有关,我还能再写一句这样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阅读
昆虫记(节选)
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带状纹,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它们大概是要鲜肉吧,但究竟是什么呢?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吃着一只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蝉被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进攻比自己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而且强壮的东西。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很满意,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以及被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味道似乎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里,堆积着蝉用口器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是。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蝈蝈(  )的描写。
A.鸣声  B.外形 C.食性  D.活动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方法来说明蝈蝈的勇敢。
A.将蝈蝈比作鹰 B.举鹰抓捕云雀的例子
C.列出具体数字 D.将蝈蝈与鹰作比较
3.蝈蝈喜欢吃蝉的肚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蝉的肚子没有骨头,容易消化
B.蝉的肚子肉比较多,味道鲜美
C.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D.蝈蝈喜欢新鲜的肉食
4.读画“  ”的句子,说说能否删掉“很可能”这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
观察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连续观察过某种动
物或植物?观察过程是怎样的?请你把观察所得以观察日记的形式
写下来,不少于400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察细致。
②内容准确,用通顺的语句记录下来。
参考答案
一、日暮 爬山虎 一顺 均匀 重叠
二、1.D 2.B 3.D 4.D
三、①立了秋 ②乱穿衣
③秋霜早 ④雁儿脚上带霜来
四、(1) 示例:那么浓郁 让人陶醉
(2)晶莹透亮的珍珠
五、(1)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尺有所短
(2) 叶圣陶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法布尔 拟人 住宅的特点
住宅的修建过程
(3) 乱穿衣 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天气 示例: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六、1.B 
2.D 
3.C
4.不能删掉。“很可能”这个词语说明作者当时只是猜测蝈蝈喜欢甜食,以此推测蝈蝈爱吃蝉的肚子,但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的意思,与原文意思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语言的准确、严谨。
5.示例: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赞叹的语气描写蝈蝈的外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第2自然段中,作者将蝈蝈捕捉蝉的过程与鹰捕捉云雀的过程进行对比,突出了蝈蝈高超的本领与勇敢的品质,同样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