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13: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科目 教学内容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时间
三年级 数学 看一看(一)  
教材 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学情 分析 学生以学习过从前后左右上下等各个位置观察物体,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于从一个角度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掌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判断位置方面的困难,要以观察活动为基础,以生活经验为依托,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事物出发。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讨论法和探究法。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重点 难点 重点: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
课时 安排 总计(1)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记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淘气和妙想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笑笑和妙想观察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观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学习检测: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教材13页下面的情境图)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再想一想,然后找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将自己的结果和同学交流。 四、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习检测情况进行精讲。 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完成P14页“练一练”第1、2、3、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 科目 教学内容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时间
三年级 数学 看一看(二)
教材 分析 本课设计了两个情境:情境一主要是借助画面中的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想象观察两个物体,探究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情境二是从窗外远距离观察人物,再一次经历从相对位置观察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是不同的。教材让学生先通过想象或空间推理判断,然后实际进行观察验证,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 分析 从观察一个物体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学生来说还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本课让学生通过想象或空间推理判断,然后实际进行观察验证,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
课时 安排 总计(1)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记录
一、情境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 二、出示自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习新知 点名学生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四、自学自导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五、反馈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七、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1、2、3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