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青岛三中 钟世显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历史探究课堂2014.4.23历史在这里沉思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21课辉煌与危机
---追忆篇辉煌与危机 看图说史1932年,苏联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为世界第二核大国。
十年间,苏联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在20%,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辉煌与危机资料卡片思考: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如何?1913年谷物产量人均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5年为524公斤;在苏联工业化短短十年内,发生了数次饥荒,饿死了1000万人。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辉煌与危机特别关注 改革成为必然要求历史在这里聚焦梦想与现实
---探究篇 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
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
刚脱,头上便戴上改革家
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
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
就己经挂出。梦想与现实 亲爱的国民们,农业问题一直是
我国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我们必须改革!!解决农业困境
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玉米
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
药,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
样飞腾起来。我们改革的目标是20
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玉米梦
农业:
收购制 开荒 种玉米
工业: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物质利益原则 1953年,全苏玉米播种总面积不过350万公顷,1962
年达到3700万公顷。1958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增长50%,
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集体农庄庄员1958年平
均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53%。
---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梦想与现实 前苏联公民 加加林
1961年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大规模种植玉米现象合作探究: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对比分析两幅图片背后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盲目
急于求成梦想与现实重 工 业 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是玉米,“收获的全是水(指结不出穗)” 。1954-1964年,苏联玉米产量在不停地增减之中。1963年,玉米播种面积中的62%颗粒无收。
因为种植玉米,全国牧草场干草收获量从1953年的6400万吨锐减至1962年的4700万吨,以致造成饲料空前紧张局面。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古古鲁沙”梦想与现实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在政治上全盘否定斯大林,将个人崇拜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梦想与现实 乱 了 思维延伸:有人认为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体制的“掘墓人”,有人认为是“守墓人”,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梦想与现实掘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我们的改革,要把整个重工业
看作是国家军事实力的物质技
术基础,经济力量和防御力量
的加强将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
展开积极的‘攻势’。我们改
革的目标是在短期内建立一个
经济上具有蓬勃活力、政治上
稳定和牢不可破的内部团结的
“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梦梦想与现实1966年1975年1966年1975年工业总产值:亿卢布农业总产值:亿卢布229451128831128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现实 数字卡片军事工业成就显著思考: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何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
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材料一:1971年后不允许提“改革”两个字,整个社会形成了保持稳定、安于现状的“勃列日涅夫风气”。 保 守 材料二: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
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
——《世界现代史》 军备竞赛 思维碰撞: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你如何理解?梦想与现实材料三:改革理论上仍坚持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观念,把市场调节当作“市场社会主义”加以否定。 ——《俄罗斯史》 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勃列日涅夫的工业梦想在囧途梦想与现实 残 了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什么?思 想 错 误
体 制 束 缚
小 修 小 补
忽 视 国 情
……梦想与现实合作探究“不能再这样继续生活下去了!”戈尔巴乔夫的所有制梦想戈尔巴乔夫对他的梦想做了怎样的规划?所有制的根本改革梦想与现实思 考承认市场调节作用优先发展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何仍坚持重工业为中心?
戈尔巴乔夫的所有制梦想陷入绝境“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梦想与现实 垮 了 观点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原本只是想对病人进行手术,结果发现是癌症晚期,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
---中国苏联史专家沈志华史家观点梦想与现实观点二: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
---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科菲耶夫梦想与现实时代法庭梦想与现实历史我来评说 历史根源: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你对戈尔巴乔夫的功过是非如何评价?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借鉴与展望
---反思篇谁要是对苏联解体不感到惋惜,那他就是没有良心;谁要是想去恢复苏联,那他就是没有头脑。
---普京谈及苏联解体时如是说借鉴与展望美国《大西洋》杂志的文章称,西方经常希望出现“中国戈尔巴乔夫”,希望中国开始从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现在西方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上。 借鉴与展望开启改革开放的序幕确立全面建小康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借鉴与展望立足国情 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 关注民生
……借鉴与展望我们的启示历史的凝思本处视频请到:http://www.zxls.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2319 下载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
传承创新
拥抱未来钟世显青岛三中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