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微型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微型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9:1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默读,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把握叙述视角。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也有过交织着甜蜜与苦涩的童年。今天,我们就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阅读“小”鲁迅的成长故事,体会“大”鲁迅的深沉情思。
二、整体感知
1.限时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记号)
2.再次默读,圈画文中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如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等),谈谈儿时的“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抱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第1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整里去了。(第9段)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结尾)
三、精读研析
1.以儿童的顽皮语气,模仿童年鲁迅炫耀得意的口吻,有声有色地范读第2—8段,配上极富诱惑力的体态与眼神,把孩子们引入鲁迅的文字,引入鲁迅的童年和童年的百草园。
(1)“我”在百草园获得了哪些乐趣
①有很好吃的桑椹、覆盆子这些野果子;有很美丽的风景;有拔那个何首乌,拔得满头大汗啊,拔得灰头土脸啊,把泥墙都弄坏了,还是没有拔出来,还想吃了可以成仙啊,最后一定屁股挨打了,“百草园”声、色、味俱全,所以说百草园是他童年的乐园。
②四季景色各异。
③“美女蛇”传说让百草园充满了神秘感。如果没有这神秘的感觉,那百草园就失去了一半的滋味。
④雪地捕鸟乐趣多,雪地捕鸟,实在是太浪漫的事。
(2)作者如何表现出这些乐趣?
①形象生动的细节描摹:色彩的描绘,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勾画出鲜活的画面,表现“我”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形状的描摹,生动地再现了各类动植物的具体情态,形象可感。听觉的描写,赋予昆虫人的情思与行动,精确而传神。味觉的展现,增添了百草园多姿多彩的奇妙乐趣。
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型结构从百草园整体到其中某一个局部,突出了“泥墙根一带”对于儿童的特殊吸引力,表现了作者历数儿时趣味的欢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一种情趣。写景时有序的时空安排,使百草园中纷繁、杂乱的景物得到清晰而有条理的组织,使文章结构层次更加分明。
③“美女蛇”的传说写出了“我”听故事时的紧张、好奇,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雪地捕鸟”的回忆表现出冬季百草园的妙趣横生,再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亲近。
2.你如何理解第9段中“我”称呼百草园里的景物为“我的蜷蟀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明确: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的视角,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与眷恋。小时候的鲁迅是那么的贪玩,爱玩,会玩,写这篇回忆录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四十六岁的鲁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百草园,你看他一张嘴就是“不必说……也不必说……但就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他分明是在不停的说,又说“不必说”。这就是鲁迅的可爱,四十六岁的鲁迅还那么的俏皮,还像个孩子一样。说起我家的菜园,他就情不自禁的夸赞起来,炫耀起来,这个也有,那个也有,好像他家的菜园有无穷的宝藏似的。所以一定要读出鲁迅的那份炫耀、得意,我家的菜园你没有的,要玩就到我家的菜园来。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感受鲁迅俏皮的文字,不泯的童心。
3.默读第10—24段:你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严”还是“趣”?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依据。(小组合作探讨,分析交流)
(1)行礼
两次行礼——拜孔子、拜先生:严格的学习规矩。
对着扁和鹿行礼、“算是”:对规矩的调侃。
三味书屋有严格的学习规矩,但在小鲁迅看来,却像是在做游戏。
(2)课堂
“不应该问”“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压抑的学习氛围。
偷跑进书屋后面的园子、“人声鼎沸”地读书、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天真、可爱的童心。
问“怪哉虫”体现了儿童好奇的天性,三味书屋枯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抑制了儿童的好奇心,但天真、可爱的童心是压抑不住的。
(3)先生
“怒色”“人都到那里去了”:疾言厉色的先生。
“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陶醉而可亲的先生。
严厉的先生,并不常用体罚的手段。课堂上,无论先生还是儿童都自得其乐。
四、叙事视角探究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如果说文章是以小”鲁迅的视角写“乐”,那么“大”鲁迅的视角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文章开头与结尾分别写了“百草园”被卖以及“三味书屋”里绣像的遗失。作者以“大”鲁迅的视角写“失”,表达对失去童年美好、纯真生活的怅惘,从而表现了成长的甜蜜与苦涩,寄寓着对生活的无限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