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本单元讲述的是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 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逐步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武昌起义
难点: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但是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与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尤其是本课中涉及到一些对性质、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四、说学情分析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在安庆”2.走进新课 背景篇
过程篇
成就篇
结局篇
孙中山
名:
号:
化名:
毕业于:文逸仙中山樵香港西医书院 背景篇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病情报告单内外交困,千疮百孔列强的疯狂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革命救国比一比 背景篇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 背景篇
过程篇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时间:
总统:
国都:
法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南 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成就篇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1912
年2月宣布“退位”。 成就篇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其统 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1912年3月
10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结局篇
3.巩固新课
通过展示相关习题,及时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4.课后作业
A.指导学生课后制作大事年表,列举孙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迹。
B.寻找身边的历史。
六、说教学预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本课某些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应在教学实践中巧设方法,加以阐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