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晋梅中学 洪建明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判定: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相似(2)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
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课前复习?(3)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课前复习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问题引入:观察两个大小不等的同一种三角尺,它们相似吗?探究:你能证明吗?有两个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一定相似吗?验证已知:在⊿ABC和⊿A’B’C’中,∠A=∠A’,∠B=∠B’,
求证⊿ABC∽⊿A’B’C’新知探究已知:在⊿ABC和⊿A’B’C’中,∠A=∠A’,∠B=∠B’,
求证⊿ABC∽⊿A’B’C’新知探究证明:在Δ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B/,AE=A/C/,
连结DE。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D=A/B/,∠A=∠A/,AE=A/C/∴ ΔA DE≌ΔA/B/C/,∴ ∠ADE=∠B/,又∵ ∠B/=∠B,∴ ∠ADE=∠B,∴ DE//BC,∴ ΔADE∽ΔABC。∴ ΔA/B/C/∽ΔABC判定定理3:可以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课前复习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基础演练1、下列图形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1)(2)(3)(4)如图,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 ·PB =PC·PD?例题讲解分析:要证:PA·PB=PC·PD三点定形法证:△PAC与△PBD相似想一想: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课余思考1、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辅助线1辅助线2分析:要证:AB·AC=AE·AD证:△ABE与△ADC相似证:△ABD与△ACE相似练习一三点定形法此结论可以称为“母子相似定理”,今后可以直接使用.(2)求证:AC2=AD · AB 练习二 2、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1)△ACD和△CBD都和△ABC相似吗?证明你的结论。△ACD和△BCD相似吗?这就是射影定理!BC2=BD · AB
CD2=AD · DB观看动画课堂小结一个定理——两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一种方法——三点定形法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有那些?方法1:通过定义方法5:两角对应相等。课 堂 小 结(这可是今天新学的,要牢记噢!)方法2:预备定理。方法3:三边对应成比例。方法4: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再见常见
图形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
洪建明
教学目标:
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三: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能力,感受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与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AAS﹑ASA)的区别与联系,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用“两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让学生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及其应用
难点: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3的过程
教学设计
复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 2.预备定理; 3.判定1(SSS) 4.判定2(SAS)
二.新知探究
1、类比三角形全等判定引入课题
观察两个大小不等的同一种三角尺,它们相似吗?――探究:有两个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一定相似吗?――几何画板验证――证明。
2、总结归纳:
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基础练习
4、例题讲解. 如图,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 ·PB =PC·PD
分析:要证:PA·PB=PC·PD
证:△PAC与△PBD相似
学生自己完成证明过程。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呢?
引申: 如果弦AB和CD相交于圆O外一点P,结论还成立吗?
5、练习
(1)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
求证:AB·AC=AE·AD。
(2)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
①△ACD和△CBD都和△ABC相似吗?证明你的结论。
②求证:AC2=AD·AB
三、课堂小结。
一个定理(判定定理3: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一种方法(三点定形法)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由于上两节课已经学习了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的预备定理﹑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使探究途径多元化,把直观操作的探究与应用几何画板软件的直观、动态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探究的直观性和全面性,丰富探究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