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登高》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7:0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场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登 高
杜甫
备课:高一语文组
备课时间:2023.9.19
授课时间:2023.9.24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诗歌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重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难点)
登高诗
一、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初读感知,知人论世
思考:本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用一个字/词语概括)
自学指导与检测一
杜甫,字子美,自号 、杜少陵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 ”。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 这条主线。其诗歌风格基本上是“ ”,“ ”和“ ”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少陵野老
知人——杜甫
现实主义
诗史
诗圣
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三吏
三别
补充: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
“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音乐美。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四、眷恋亲情,友情。
登 高
思考:本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用一个字/词语概括)
诵读入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凄凉、悲伤、孤苦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把握情感)
再读课文,意象赏析
找出本文的意象,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自学指导与检测二
链接高考:分析诗歌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抓住诗中主要意象及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中展示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境、情,三者缺一不可)
3、答题套路:
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意境/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在俯仰之间,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境界宏大的秋景图,营造了雄浑高远,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漂泊痛苦的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
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
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文 本 分 析
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文 本 分 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让人感到韶光易逝,人生短促
长江不尽,更古如斯,会觉得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
对比
境界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哲理意义)
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勾画出一幅广阔的长江秋景图,营造了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体会到了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但同时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再读课文,情感体悟
阅读后两句,结合杜甫此诗的写作背景,体悟杜甫想要表达的情感。
自学指导与检测三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55岁(西南漂泊时期),流寓夔州,登高临眺,写下此诗。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国家动荡不安。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结束了安稳生活,离开成都顺流东下漂泊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诗人独自登高,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即景伤怀的“古今七律第一”,3年之后他病逝,《登高》也成为杜甫晚期最重要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合作探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作客
常作客
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台
独登台
多病独登台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悲:羁旅之苦
二悲:常年漂泊
三悲:秋景荒凉
四悲:远离故土
五悲:渺小无助
六悲:孤独无依
七悲:多病缠身
八悲:身已衰老
“诗眼”
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文 本 分 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原因:国事艰难,壮志未酬,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苦恨: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
诗人通过写 ,运用了 手法,抒发了
的情感。

主旨
=内容+手法+情感
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
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忧国忧民、胸怀天下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如三四两句。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艺 术 特 点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声色
动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⒈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_____,_______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⒉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