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新课导入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 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在人类还没有潜入深海底部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用特殊的潜水设备在深海漫步……
这个人是谁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并积累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作家作品知识。
2.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概括主要事件的故事情节,对相关人物进行简要评述。
3.把握整本书内容及其艺术特色,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作家介绍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勒·凡尔纳代表作为“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海底两万里》于1870年问世,至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
读书方法指导
1.专心
4.取舍
3.视域
全神贯注地读,尽快弄清发生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
扩大扫视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
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
培养默读的习惯,并达到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应不少于400字。
2.默读
1.用横线划出目录中所有和人物有关系的篇章。
快速了解小说内容——目录
2.用三角符号在目录中标记出和海洋生物有关的篇章。
3.用波浪线划出目录中出现的海域,看看他们经过了哪些地方。
阅读目录
人物
海域
生物
尼德·兰
海洋人
尼摩船长的闪电
种类不明的鲸鱼
珊瑚王国
马尾藻海
抹香鲸和长须鲸
章鱼
太平洋下四千里
瓦尼科罗岛
托雷斯海峡
印度洋 红海
希腊群岛 维哥湾
南极 墨西哥湾流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以《海底两万里》第一章《飞逝的巨礁》(节选)为例,做一个测试。
(1)给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做标记,筛选信息,概括节选部分所写的事件。
(2)测测自己的阅读速度到底是多少。
1866年出了一件怪异的大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想必没人会忘记得了。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诧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极大的关注。
一 飞逝的巨礁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各种不同船只的航海日志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都做了记录,说这个物体或这个生物的速度极其快,动力极其大,像是天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说它是一个鲸类动物的话,那它的体积要比当时有科学分类的所有鲸鱼都要大得多得多。无论是居维叶、拉塞佩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尔法热,都不会承认这么个大怪物的存在的,除非他们见过它,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自己亲眼所见。
按照多次观察所得,平均算来(去除保守的估计,即此物长200尺 ;也不按夸张的算法,即这个大家伙宽1海里,长3海里),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庞然大物要大大超过鱼类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认同的所有的鱼类,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是存在的话。
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是无可否认的,而人是一向喜欢听神奇的事的,所以,这个不可思议的东西的出现,就必然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要想把它视为奇谈怪论,那是根本办不到的。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轮船公司的蒸汽机船希金森总督号,在距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就曾遇见这个游动着的大家伙。起先,巴克船长以为是遇见了一块不为人知的巨礁,他还准备对它的准确位置加以测算哩。可是正在这时,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突然地喷出两根水柱,高达50尺,直插云霄。
如此看来,要么是这块巨礁上有间歇喷泉,否则的话,希金森总督号所遇见的就确实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只是尚不为人知罢了。这种动物能从鼻孔里往外喷出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
在同一年的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轮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 科伦号在太平洋水域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这么看来,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速度惊人,能够快速地从一处游到另一处,因为希金森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 科伦号是在相距700海里的两个不同地点看到它的,而时间只相隔两三天而已。
半个月后,在距克里斯托巴尔 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见那个大家伙的2000海里外,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与欧洲间的大西洋海域迎面近舷对驶时,分别在格林尼治子午线的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处,同时发现了那个怪物。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接不过100米长,估计那个大怪物至少得有350尺长,因为这两艘船与它相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当时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个头儿最大的也没有超过56米长,甚至都没见有达到这一长度的。
有关的报告接二连三地传来:横渡大西洋的佩莱尔号的几次最新发现;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与那个怪物擦肩而过;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们所做的记录;海军准将菲茨-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所测定的精确方向。所有这些报告,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在那些生性爱说俏皮话的国家,这件事被当成了笑谈;但在那些认真务实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人们对这件事极其关注。
在各个大的中心城市,这个怪物成了时髦话题。在咖啡馆里,人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它;在报刊上,人们在嘲讽它;甚至有人还把它搬上了舞台。各家小报可算逮着机会了,随心所欲地编出种种离奇的故事来。有些因为编不出新花样,便把极力想象出来的那些巨型怪兽又给刊登了出来,从那头白鲸——可怖的“莫比 狄克” ,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 ,应有尽有。有的人甚至把老古董也给搬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普林尼的看法也被引用了,因为他们两位也认为有怪物存在。
于是乎,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轻信者与怀疑派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没完没了的论战。大家因“怪物问题”而变得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神灵的记者大打起笔墨官司来,有些记者还因此动起了手,因为他们从海蛇争起,最后竟发展到人身攻击了。
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 埃纪德的游记什么的。最后,还搬出了哈林顿先生诚实可信的报告来。据此报告称,他于1857年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过一条大蛇,这种巨大无比的蛇直到当时为止,只是在旧时的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
这场论战持续了半年,双方各不相让。各种小报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矛头指向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研究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等所发表的论文;对《印度群岛报》穆瓦尼奥神甫的《宇宙》杂志、皮德曼的《消息报》上的辩论文章大加抨击;对法国及其他各国的大报上所登载的文章也进行了无情的批驳。小报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作者故意引用其对手曾经引用过的林奈的那句话——“大自然不创造蠢材”,想让当代人不要违背大自然,相信什么大海怪、大海蛇、“莫比 狄克”,以及海员们脑子发热、胡编乱造的东西。最后,一份极具讽刺味的报纸上的一篇受到编辑们喜爱的文章起了作用,像伊波利特一样,给了那个怪物致命的一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结束了这场论战。才智终于战胜了科学。
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怪物的事似乎已经被遗忘了,不会再被人提起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新的情况又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一次,已经不再是什么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加以避免的真真切切的危险。这个问题的性质变了。那怪物在变,变成了小岛、巨岩、暗礁,但却是个能飞逝的、难以捉摸的、无法捉住的暗礁。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尔海洋航运公司的莫拉维扬号夜航至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舷尾部撞上了一块礁石,可任何海图上都没有标明这一带海域有此礁石。当时,莫拉维扬号借着风力并凭借自身那400马力的动力,正以每小时13节 的速度在行驶。如果不是船体材质坚硬的话,可以肯定,莫拉维扬号必定是连同从加拿大搭乘的237名乘客一同沉入海底了。
意外发生在早晨5时前后,天刚破晓。负责值班的海员立即向船尾跑去。他们仔仔细细地搜索海面,但什么也没发现,只是看到3链远的地方,有一片波涛已碎成浪花的大漩涡,犹如平静的洋面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出事地点被准确地测定、记录下来,而莫拉维扬号无任何损坏,便继续航行了。它是撞到了一处暗礁呢,还是撞到了遇难船只的残骸?无从得知。但是,等回到船坞进行检查时,才发现船的一部分龙骨已被撞裂。
这件事本身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如果不是几个星期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的话,也许这事也就像其他的许多事故一样,被人忘掉了。而这一次新的事故,由于受损船只的国籍以及它所属的那家公司的名望,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英国船东丘纳德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精明的实业家于1840年开办了一家邮船公司,用3艘400马力、1162吨的轮式木船,开辟了利物浦和哈利法克斯之间的邮政业务。
8年后,他的公司设备增加了,拥有了4条650马力、1820吨的邮船。又过了两年,他又增加了两条马力更强、吨位更大的船只。1853年时,刚刚获得继续经营邮政快递特许权的丘纳德公司,又增加了多艘船只:阿拉伯号、波斯号、中国号、斯科蒂亚号、爪哇号、俄罗斯号,而且全都是速度一流的快船,而且还是继大东方号之后,在海上航行的最大的船只。这样一来,该公司便拥有了12条船,其中8条是外轮驱动的,4条是螺旋桨式的。
1867年4月13日,海上风平浪静,风向甚宜,斯科蒂亚号正行驶在西经15度12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上。船只开足1000马力,以13.43节的航速行驶着。驱动轮正常地拍击着水面。此时,船只吃水深度为6.7米,排水量为6624立方米。
下午4时17分,旅客们正在大厅里用晚餐,突然间,斯科蒂亚号左舷轮的后部被轻微地撞击了一下。
斯科蒂亚号并没有撞上什么,而像是被钻孔器似的锋利的工具戳了一下,不像是被钝器击打着了。撞击似乎非常轻,所以船上的人都没有因此而有所不安,但是,大家却听见货舱监运员跑到甲板上来,大声喊叫道:“船要沉了!船要沉了!”
斯科蒂亚号被架上了干船坞,工程师们开始对它进行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吃水线下2.5米的地方,破了一个有规则的等腰三角形。铁皮上的裂口很整齐,即使使用打孔钻也无法打出这么规则的洞来。如此看来,弄穿船底的钻孔工具肯定不是用一般的淬火技术制作的。而且,这个工具用巨大力量冲出来,穿透4厘米厚的铁板,还得倒退出来,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最近的这次事故情况就是如此,其结果又让公众的情绪激动了起来。自此,以前的那一次次海难的不明原因,全都归结到这个怪物的身上了。这个怪诞的大动物因而便承担起所有沉船事故的责任。可是,沉船事件数目很大,根据维里塔斯署 统计的每年3000艘受损的船只中,因下落不明而被当作连人带货全部失踪的蒸汽船或机帆船,其数目不下两百艘!
因此,不管公正还是不公正,反正这个大怪物成了这些船只失事的罪魁祸首了。由于这个大怪物的存在,各大洲间的航路变得日益危险,公众坚决要求,应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可怕的大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被莫名其妙地撞裂了。这件事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公众坚决要求把这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1)内容概括
(2)阅读速度
成果展示
示例一:介绍人物——尼摩船长
示例二:情节引人入胜
示例三: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成果展示一:介绍人物——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中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诺第留斯号(又译“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船长,带领阿龙纳斯教授进行海底环球航行。
尼摩船长是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尼摩船长曾呐喊过:“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如实地道出了他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
尼摩船长制造并驾驶“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海洋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诺第留斯号” 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使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凡尔纳是个大师。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成果展示二:情节引人入胜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主人公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在漫长的旅行中,作者时而将读者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将读者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情景刻画交替出现: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鱼……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
成果展示二:情节引人入胜
成果展示三: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凡尔纳的一生非常勤奋,依靠阅读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他独具特色的幻想由于符合科学的原理,变成了在科学研究基础上作出的推理和预言。书中许多科学知识、人文历史、严谨详细的地理学和生物学知识令人叹为观止,尤其与海洋相关的万物、地质地貌、地壳变化、人在海洋深处的感受,都是其他书不及万一的。这是一本科学和文学交相辉映的精品。
这是奶油,是用鲸鱼乳房里挤出来的奶做的;我们吃的糖是从北海的一种墨角藻中提炼出来的。
您现在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是用某些贝类动物的足丝织成的,染成了古红色。而且用我从地中海海兔毛中提炼的紫色加以点缀;您在您的舱房梳洗台上看到的香水,是用海生植物经过蒸馏萃取而制成的产品;您睡的床上铺的是海中最柔软的大叶藻;您写字用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体液。
成果展示三: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海底两万里》的科学知识
详实的海洋生物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
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太平洋黑流、墨西哥暖流、飓风、马尾藻海、珊瑚礁、海洋的深度……
这一类知识,书中比比皆是。
“鹦鹉螺”号核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到达北极点的船只,是美国1952年研制的,1958年首次成功地在冰层下穿越北极。
潜水艇发明者之一,美国科学家西蒙·莱克在自传的第一句话便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飞跃北极的海军上将伯德、航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在谈到他们的创造发明时,都说是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了启发。
法国的利奥台元帅甚至这样说过:“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并简单说说脱险方法。
考考你
①在通过托雷斯海峡途中,潜水艇触礁搁浅,他们遇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将潜艇上发电机的电流输入铁护栏,用电网击退了土著人的袭击。
②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与鲨鱼展开搏斗,被鲨鱼掀翻在地,捕鲸手尼德·兰手持钢叉,刺中鲨鱼心脏,击毙鲨鱼,救出了尼摩船长。
③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艇上极度缺氧,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冲上海面。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并 简单说说脱险方法。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答:从太平洋出发,经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和北极海域。
3.小说中有四个主要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形象。
答:我最喜欢康塞尔。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忠实的仆人,他年轻健壮、热情善良、处变不惊,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鹦鹉螺号撞上了冰山,无法换气时,是康塞尔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一个老实厚道的仆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们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艰险,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离奇的故事,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去欣赏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海底墓地、珊瑚谷、亚特兰蒂斯……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拿起《海底两万里》,用心阅读吧!
探索,永远不止“两万里”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