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统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统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20:18: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4张PPT)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咏梅
——八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2. 知人论世,借助意象体会词人的心境以及高洁的人生志趣。
词是起源于唐代,成熟并盛行于宋代的一种配乐演唱的诗体,又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文体常识
词牌规定了曲调。 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是不能没有词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词牌名。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是题目。
定慧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一家人寓居定慧院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号 ,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子瞻
东坡居士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xǐng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
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幽人:幽居之人。
缥缈:隐约不清貌。
孤鸿:孤单的鸿雁。
读懂词意
省:知晓。
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意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此句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意象再现
幽居之人在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孤鸿飘零失所、高远隐约。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在这凄冷孤寂的深夜,惟有孤鸿与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孤鸿被惊起,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却无人能懂。
“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料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知人论世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词中以“幽人”自称,反映了苏轼此时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
“拣尽寒枝”是对孤鸿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
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
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托物写怀,表达了词人高洁自赏、不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其政治失意后的孤独寂寞心情。
超旷之作,它空灵飞动,又含蓄蕴藉;既生动传神,又寄托遥深,不失词之传统的深美闳约。
主旨归纳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拓展阅读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在最初的痛苦与迷茫之后,在饱尝人生千般的荒冷寂寞之后,词人成熟于灾难后的再生,变得淡泊和静定。我们后来看到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人。
1.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课堂检测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作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但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简介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zhuó

niǎn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
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断桥:残破的桥。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着:遭受。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读懂词意
苦:苦苦,极力。
一任:任凭。
零落:凋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梅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意象再现
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绪满怀,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又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的形体虽然消失,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仍然不屈服,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其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所写:“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知人论世
陆游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南宋时期,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在政治斗争中,屡次受到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
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身世的缩影,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
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
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暗含着词人的不幸遭遇,揭露了主和派对词人的打击,表现出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成泥作尘,香犹如故,表露出词人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作者以梅花自喻,托物言志,借饱受摧残、凌寒怒放的梅花,表达了自己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品格。
主旨归纳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拓展阅读
两首词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1.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孤傲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课堂检测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2.合理引用两首词中的名句,写一段话送给两位词人。
作 业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