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制取氧气》同步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制取氧气》同步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20: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制取氧气》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 B.加热时间过长
C.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
2.在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将导致的后果是( )
A.无氧气产生
B.有氧气产生,但反应速率较慢
C.有氧气产生,但生成氧气的质量大大减少
D.有氧气产生,而且会生成更多的氧气
3.如图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氧化汞汞+氧气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5.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
B.燃烧石蜡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6.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在过氧化氢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7.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9.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0.加热高锰酸钾至再产生气体,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_________,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_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_________。
12.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资料: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__不同,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请写出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
1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图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工业上利用丁途径大量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了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用文字表示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_________。
(4)某同学在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实验室没有找到催化剂二氧化锰,于是用高锰酸钾替代也能加快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同学认为高锰酸钾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你
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1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装置需要做的改进是________。
(2)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4)用图E、F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5)某兴趣小组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氧气,并利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排水法收集3次得到氧气的平均浓度89.7%;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次得到氧气的平均浓度为79.7%。
①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6)小花同学研究MnO2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作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①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②现欲探究________(写你想探究的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你的方案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C 6.C 7.A 8.D 9.C 10.D
11.(1)集气瓶 (2)ABCF 催化剂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ABDEG
12.(1)沸点 氮气 物理 (2)氮气+氢气————→氨气 氮气、氢气 (3)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3.(1)甲 (2)物理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不同意 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1)酒精灯(或试管、铁架台) (2)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气密性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正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15.(1)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装置漏气(或导管口刚有气泡产生时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3)a (4)d→e→c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氧气的体积 没有 (5)①排水 ②ACD (6)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量,可以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合理即可) ②过氧化氢浓度(合理即可) 取等质量的、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与上一空对应,合理即可)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