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分子和原子》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诗人王安石在《梅花》诗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能说明诗人在诗中表达的科学道理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下列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6.对糖块在水中会逐渐“消失”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糖块在水中消失后,所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
B.糖块中的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糖块在消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由此可知,分子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D.糖块体积较大,说明分子体积也比较大
7.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8.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B.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9.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苯和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才能观察到分子和原子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这些图片均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仔细观察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5 mL水与5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mL。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其中吸有_________(填“水”或“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
(3)图2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说明了微粒_________。
(4)图3是科学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后得到的硅原子图象的照片,图中白点表示硅原子。根据照片能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1个B分子中有2个原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C和D的分子都由两种原子构成
(2)一个A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
(3)A分子和C分子的不同点是_________。
(4)A分子、B分子、C分子的相同点是_________。
13.(1)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密度为0.789g/cm3)依次缓缓注入如图所示的“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
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哪一种加液顺序形成的空柱较长?为什么?
14.小斌按照课本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提示: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_;从浓氨水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_________。
(2)该过程中可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
(3)和课本实验相比,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1是按课本上的实验,但是在实验结束揭开大烧杯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__________。
(2)进行b操作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溶液__________(选填“很快”或“慢慢”,下同)变成红色,C试管中的溶液__________变成红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①能够防止__________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
②能够得出在不同__________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B 6.A 7.A 8.A 9.A 10.C
11.(1)小于 分子间存在着间隔 (2)空气 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大于液态物质分子间间隔 (3)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在不断地运动 (4)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原子很小
12.(1)D (2)三 (3)分子的构成不同 (4)都含有氧原子
13.(1)分子不断运动,一氧化氮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后分成原子,(每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重新组合成(1个)二氧化氮分子 (2)先加水后加酒精的空柱较长 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水分子可以比较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中,所以振荡后形成的空柱较短
14.(1)变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先膨胀后缩小 (3)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不污染环境 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15.(1)对比 (2)慢慢 很快 (3)分子在不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氨气 温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