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两宋风流——苏轼与辛弃疾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学习通过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探寻作者经历与作品思想情感的关系,把握诗人的人生感悟和生命情怀。学习中要巩固意象知识,在想象和联想中再现诗人笔下的生活、自然场景,用设计朗读、开朗诵会,比较阅读,设计“诗人群英会”剧本,撰写诗人短评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人与时代”“选择与精神”的丰富内涵与价值。
单元目标
1.通过配乐朗诵、比较诵读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节奏。
2.通过知人论世、对比阅读,把握诗人形象,理解作者经历与作品思想情感的关系。
3.通过以意逆志,理解诗人的独特思想、人生抉择的意义价值,理解中国文人胸怀天下、修身怡情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辩证思维能力。
4.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学科素养要求,指导学生吟诵、演唱经典作品,撰写短剧与人物短评,提升审美品质、交流和沟通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豪放、婉约的理解概念化,抽象化。师生重视从艺术技巧角度理解诗歌,在引导激发学生亲近诗人、热爱诗歌、乐于阅读探究方面着力较小。
本课时教学构想:
从学生学习的问题出发,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把亲近诗人,体悟诗意情怀作为重点,通过设置情境任务,即区分苏轼与辛弃疾精神风格的不同,设计诗人小像或雕像,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掌握诗歌鉴赏知识,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以下提示猜诗人(不必等所有提示完成,可抢答)
提示1:《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提示2:《鹧鸪天》: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鹧鸪天》: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提示3:《水调歌头》: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水调歌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提示4:“词中之龙” //“词圣”
提示5:爱国主义词人//中国古代文人之集大成者
提示6:《稼轩长短句》 //《东坡乐府》
小结: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代表,二人的创作主题与风格很相似。但学生对两人的理解有概念化、抽象化倾向。
二、设计“诗人小像”或雕像,鉴赏两首词的不同,感受苏辛两位词人的独特精神、创作风格。
1.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诗人小像,是从两首词的异同出发,围绕诗人的精神风格,勾勒身份、年龄、姿态、神情,走近鲜活的诗人,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素养以及合作交流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学习示范:从写作背景及诗歌中发现诗人身份。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调任黄州知州时,因新党攻讦被贬谪黄州时。“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依据可以看出,苏轼多愁善感的是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此时,他是一个失意被贬的士大夫。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1204年,韩侂胄主张北伐,1203年被起用,先后任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镇守北伐抗金前线。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可以看出,辛弃疾是一个北伐抗金的将领。
3.合作讨论:请同学们从“英雄情结”“个性化意象”“起句与结句妙处”等角度比较两首词,勾勒苏辛二人形象,为他们设计小像。
提示:
偶像追求是榜样力量,是奋斗追求的方向。苏轼和辛弃疾崇尚的偶像有何异同?
请在《念奴娇》《永遇乐》中选择最能代表苏轼、辛弃疾精神、风格的意象,设计“心情标签”,并说明理由。
请比较两首词结句的不同,为诗人拟定精神主题词。
4.小结: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
苏轼是失意的士大夫,辛弃疾是武将;苏轼最喜欢水月,辛弃疾最喜欢金戈铁马;苏轼四十多岁起就活得像60岁,辛弃疾多少岁都活得像20岁;苏轼豁达,辛弃疾奋进。苏轼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辛弃疾是不信人间有白头。
欣赏苏轼、辛弃疾肖像画、雕像作品。
三、知识运用:跨时空对话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更想向同学们推荐苏轼还是辛弃疾?请引用二人诗句,有文采有感染力地表达。
四、作业
选做:
1.设计“数两宋风流——诗人小像”
正面:诗人——主题词+ 小像
背面:诗句+画面
2.写作《生命的诗意——我为诗人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