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哦,香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导学案自学内容,了解作者铁凝和本文的创作背景。
2.通过阅读课文,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主人公香雪的形象特征,学习其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同学们坐过绿皮火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以前的火车是什么样的。视频中展示的是九十年代的火车,而我们今天要聆听的却是一个写于1982年的,藏在大山深处的故事。
整体感知
【知人论世】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有关作者的介绍我们就不赘述了,在学案上都有体现,不过我们还需要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篇小说能一举获得诸多奖项?这就需要我们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分析: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本文写于1982年,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艺批评标准僵化。《哦,香雪》一经发表,人们发现这篇小说无论是从内容上、思想上,还是从语言风格上,读起来都让人感受到清新与纯净,并且开一代小说之风,形成了“散文体小说”。
【散文体小说】
散文体小说,是指以小说体裁和散文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的小说,即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它和叙述体小说不同,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以对话为辅;有的作品以描写生动的环境为主,以描写人物对话为辅。这类作品不以具体的描写情节见长,甚至很少有情节,也没有更多的细节描写,这是小说接近散文的主要地方。但作为小说,必须多多少少要有情节的安排,有些作品看似散文,但人物是虚构的,事件也多以虚构为主,情节虽比一般小说真实,但也是虚构的,符合小说虚拟的特征。这类小说往往能表现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打破了小说的某些桎梏,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思想。
其实散文体小说就是接近散文,以散文笔法接近人物内心,描写生动环境,不以情节见长,语言风格清新、优美。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皱褶(zhě) 吮吸(shǔn) 怂恿(sǒng yǒng) 娇嗔(chēn) 碾轧(niǎn yà) 搡(sǎng)
隧道(suì) 搅乱(jiǎo) 窸窸窣窣(xī sū) 笨拙(zhuō) 凛冽(lǐn liè) 惆怅(chóu chàng)
【梳理故事情节】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三十里夜路。
情节结构怎样划分?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序幕(1-4)偏僻山村通火车
开端(5-44)山村姑娘看火车
发展(45-63)山村姑娘做买卖
高潮(64-72)上车换得铅笔盒
结局(73-82)连夜回到台儿沟
文本分析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大山”、“火车”仅仅只是深山与火车吗,有没有其他象征含义?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我们刚才说本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少女,重点描写了香雪、凤娇。
其中的香雪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同伴,乘客的描述侧面烘托了香雪外表美丽清纯。
通过和同伴的对比侧面烘托了香雪单纯腼腆。
淳朴自尊(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
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其他山村姑娘(群体)与香雪(个体)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
人物形象 同 异
香雪 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以凤娇为主的其他姑娘们 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
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由此我们看到了香雪完整的形象,为她做一个小结:
【明确】香雪美丽清纯、单纯腼腆、淳朴自尊。
但她的突出之处在于她勇于为了追求理想而跨越自卑、封闭、落后,进而成长为自信、开放、进步。这个人物最为令人称道的是其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的坚韧品格和奋斗精神。
小说标题是“哦,香雪”,这个“哦”应该读第几声?以“哦,香雪”为题有什么含义?
(1)“哦”这个字,一是读“ó”①表示将信将疑②表示疑问、惊奇;一是读“ò”①表示领会、醒悟②表示惊喜、赞叹③表示承诺、应答。
(2)表层意思:“哦,香雪,香雪!”是台儿沟的姐妹们见到香雪时所发出的惊喜之声。
深层含义:香雪,为了那只铅笔盒,而耽误了下车时间,一个女孩在一片漆黑中步行了三十里,作者为香雪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
以“哦,香雪”为题有什么作用?
①情节/人物上,"香雪"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②表达效果上,“香雪”似“雪”,洁白、纯净;“香雪”之“香”,让人感觉清新淡雅,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清新脱俗。
③主旨上,“哦”字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行为的理解与肯定,并由衷地赞叹了香雪的纯朴可亲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之情。
结尾的“哦,香雪!香雪!”有什么作用
①结构上,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反复呼告,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②内容上,是人们对香雪归来的热烈欢呼,也是作者对香雪历经艰辛的赞颂,也是对她向往知识文化的肯定。
③主题上,深化主题。古老的大山终于被现代文明所唤醒,热切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拓展延伸
我们说,“散文化小说”重景物描写,请找到底73-82段,赏析小说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写法。
⑴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⑶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⑷“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总结: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
昨天我们的卷子中出现一道分析“铅笔盒”的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雪什么特征?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铅笔盒是香雪自尊的象征,对香雪而言,铅笔盒就像暗夜里的明灯,照着她在追求文明的路上,而香雪对于文明的追求,恰恰反映了她智慧的觉醒。
(2)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3.老作家孙犁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你能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他的评价?
明确:(1)台儿沟的少女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飘荡的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2)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尤其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3)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具有清新之美。
总结:《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这篇小说把农村女孩的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意境优美,韵味萦回。“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总结升华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生活经历的叙述与对她们心理活动的描摹 ,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落后贫穷现状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