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R·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可燃性、还原性、腐蚀性等。
2.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3.物质的 决定物质的 (填“性质”或“用途”)。
在化学变化中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性质
用途
说说下图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冰融化
木头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讨论】你能举一些表现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吗?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性质:某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什么是性质?
一、化学性质
蜡烛能
燃烧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硫酸铜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思考】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1.蜡烛燃烧
蜡烛能燃烧
2.铁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总结】
(1)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2)性质的描述中一般有“可以、能、易、具有”等字眼。
【拓展】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二、物理性质
(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拓展】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特别提醒】
(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但物理性质并不是都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实验1-2】
操作:
(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注意】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现象:
(1)两瓶气体都是 、 的。
(2)木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
无色
无味
燃烧更旺
熄灭
【讨论】你能描述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吗?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又是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归纳总结】
气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鉴别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有助燃性等
不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1)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2)分别在两个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变化的是氧气。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1 请将下列选项归类。
(1)牛奶变质 (2)氢气能燃烧 (3)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4)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5)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1)(4)
(2)(3)(5)
例2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溶解性
D
【解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知识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思考】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乙醇可以作燃料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总结】
性 质
用 途
变 化
反映
反映
决定
决定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酒精给发热病人降温
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
C.石墨用于做电极
D.用液氢和液氧发射火箭
D
挥发性 物理性质
熔点高 物理性质
导电性 物理性质
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作为推动力,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等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3.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10)
答: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用途广泛,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食盐是白色晶体,是重要的调味料和化工原料。蔗糖极易溶于水,既能提供能量又能调味。铜导线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作电线。
4.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
答:食物变质的判断方法:①目测一下食物颜色是否正常,看有没有异样物质;②接触一下看质感有没有变,例如有没有回潮、结块等;③闻一下有没有不好的气味;④包装食品查看日期,看包装有没有破损、胀气,以及储存环境的卫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