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23:3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短歌行
曹操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感受“建安风骨”慷慨悲壮的特点
2.掌握诗中借代和用典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情感。
3.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文学常识介绍
“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谣、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长歌、短歌”
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短歌微吟不能长”,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正激烈”长歌比较热烈奔放。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二十岁举孝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他发展了自已的势力,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建安文学
三国时期,曹操广纳贤才,组成了以曹氏三父子为首的文化集团,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局面——建安文学,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风格——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慷慨悲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诗歌中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就是建安风骨。
曹操的诗文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创作背景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qiān
解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面对着酒宴和歌舞,忽然想到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就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让人感到有些痛苦!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平静啊,忧愁的思绪萦绕在脑海。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饮酒方可解脱。
注释:当,面对;歌,歌舞;几何,多少;
譬如,比如;朝露,早晨的露水;去,逝去;
慨当以慷,即慷慨,内心不平,郁闷;忧思,忧愁的思绪;
何以,介词宾语前置,以何,凭什么;杜康,最早造酒的人,借代,指酒。
解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注释:青青,青色;子,你;衿,衣领;青衿,指周代学子的服装,后来用来指代文人;悠悠,长远而不断,指思念的深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自《诗经·子衿》;
但,只是;为,因为;沉吟,低沉吟唱,沉思玩味;
呦呦,小鹿发出的欢快叫声;苹,艾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自《诗经·鹿鸣》,与“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含义相应;
“鼓瑟吹笙”,设宴奏乐款待,表现了对贤才的重视。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在绿坡啃食艾蒿。贤才光临舍下,我奏瑟吹笙宴请他们。
解读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注释:明明,皎洁明亮;掇,获得;
阡陌,田间的路;枉,枉驾,对对方来拜访自己的一种敬称;用,以,来;相存,相,无意义,存,问候,或以为“相存”即“存相”,相当于“问候我”;
契阔,聚散,指相聚;谈讌,谈心宴饮;旧恩,老交情。
翻译:当空悬挂的皓月,什么时候才可以得到;我的忧愁由此而生,绵绵无尽不断绝。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解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三匝,很多圈;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以乌鹊比贤才;不是实在写景;
厌,满足。“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翻译: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整体感知
1.从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曹操?
1、积极进取;
2、求贤若渴、任人唯才;
3、才华横溢;
4、抱负远大。
2.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在诗中找出来。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忧而不伤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这首《短歌行》,慷慨悲壮,忧而不伤,正是建安风骨的体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本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设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分析探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本节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
用典,比兴。
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小雅·鹿鸣》,同时,“青青子衿”运用了起兴手法,“呦呦鹿鸣”使用了比兴手法,用鹿比喻贤才,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贤才,以及贤才若来,定会礼遇贤才的心情。
解读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3.本节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比兴手法,把人才比作皎洁明亮的月亮,表现了自己因为求人才而不得产生的忧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本小节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比兴的手法,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②用典,“周公吐哺”—周公自言:“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主旨概括
诗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