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2 16:5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调动作用。通过让学生自主参加到探究实验中,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
课题 燃烧的条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及灭火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素养目标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 控制变量法及实验结论的推导。
教学难点 实验的规范操作。
教具准备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剪刀、水等。
课前预习 1.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空气(或氧气);(3)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新课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了燃烧的一些相关知识,可能大家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今天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用实验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进行新课 知识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燃烧实验过程: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可观察到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起来了,而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可观察到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可以燃烧。
备课笔记
小组问题讨论:
燃烧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蘸水的棉花也燃烧起来。因为加热较长时间,棉花中的水变成水蒸气逸散,棉花被点燃,发生燃烧。)
进行新课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可观察到:刚开始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没有燃烧,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要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3.点燃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不留空隙,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教学板书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3)氧气(或空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燃烧的条件,并自己设计了实验方案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或空气),从而巩固了对燃烧三个条件的认识: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难题解答 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1)请你推测实验⑤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________。(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中所用酒精体积分数不同,导致实验现象不同,这很显然与酒精溶液中水的含量有关,水的含量逐渐增加,燃烧越来越弱,可推测实验⑤的实验现象为棉布不燃烧。实验②③中棉布无损的原因是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蒸发,降低了温度,没有达到棉布的着火点。【答案】(1)不燃烧(2)实验②③所用的酒精溶液中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3)用完酒精灯时未盖灯帽,导致酒精挥发,使灯芯上水分过多(或灯芯烧焦等)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切勿取大块。实验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燃烧的火焰烧到身体部位。
方法点拨:
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等方面知识。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实验是对前面所学的燃烧的条件的复习与探究,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比较容易归纳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从而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在讲解实验条件时,要注意强调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