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2 19:07:57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引起全球关注。
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诞生后,中国革命又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
不忘初心共筑梦
砥砺奋进写新篇
课堂导入
核心素养时代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素养拓展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评价目标导航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184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1920年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
阶级
洋务
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道路的探索
时空史观
阅读课本63-64页找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和经过?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唯物史观
1
背景
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
2
传播
(1)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李大钊
(2)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五四运动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组织
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合作互学
南陈
北李
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奠定了组织基础
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的传播
阶级基础 阶级的壮大
组织基础 各地 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
工人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导
共产党早期组织
请介绍中共一大的概况(从时间、地点、参会代表、内容、意义等方面)。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唯物史观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中共一大南湖会址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与会代表
代表党员 全国50多人
1921年7月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我有事
没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
中共成立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用过硬的本领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
家国情怀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内容 重申奋斗目标
制定最低纲领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建设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
一大两脚踏空 二大两脚着地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召开地点 上海
代表党员 50多人 195人
纲领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建设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
上海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66-67页,找出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相关信息
独学+展示
素养探究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时空观念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工人运动高潮
时间
地点
领导机构
口号
结果
相关事件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沿线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总工会
为自由而战
为人权而战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被直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
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大罢工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虽然失败了,但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郑州市二七纪念塔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从中获得的启示?
阶级 运动 方案(主张) 教训(说明什么?)
地主 阶级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自强、求富)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农民 阶级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义和团 “扶清灭洋” 资产 阶级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资 本主义,变法图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共和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近代前期各阶级有哪些救国方案?教训分别是什么?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素养提升
中国共产党诞生
成立背景
中共一大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国际支持:
共产国际的帮助
时间、地点:
1921年 上海 → 浙江嘉兴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意义:
1922年 上海
重申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制定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时间、地点: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沿线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总工会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被直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确定党的名称
制定奋斗目标
确定中心工作
确定中央机构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意义:
内容:
时间、地点:
内容:
启示:
结果:
领导机构: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