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素养检测+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素养检测+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2 19:22:14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时空定位:西汉→新→东汉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长安
洛阳
公元220年
西汉建立
新朝建立
东汉建立
西 汉

东 汉
东汉灭亡
课堂导入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
核心素养时代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核心素养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概况、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其影响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素养目标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
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安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前提
东汉是如何建立的?
西汉后期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公元25年
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东汉开启。
公元
9 年
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统治加剧社会动荡,激起农民起义
【外戚】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思考:什么叫光武中兴?
史料实证
素养探究 一:光武中兴
结合材料,说说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合作+展示
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 ,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材料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材料二:建武六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材料三: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材料四: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材料五:东汉把羌人、南匈奴、乌桓、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释放奴婢
减轻赋税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惩处贪污
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集市画像
此画砖出土于四川广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反映了东汉时期商业的繁荣。
社会稳定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造型滑稽、形象喜乐,体现了政治清明之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结果:
问题思考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有何启示?
原因: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③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启示:①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②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素养探究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从图片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合作+展示
皇帝即位均比较年幼,且很多“早逝”,皇位更迭频繁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①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②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导致
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官逼民反
黄巾起义
史料实证
素养探究 三:黄巾起义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汉武帝在政治上还采取那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合作+展示
(1)时间:
(2)领导人:
(3)口号:
(4)组织:
184年
张角
太平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5)结果:
(6)影响:
最后被镇压→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张角


东汉为何会走向兴盛?
又为何由兴盛到衰落?
1、统治者应该顺应民心,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核心素养
东汉的兴亡
时间:184年
东汉的建立: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表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史称“光武中兴”
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领导人:张角
特点: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思维创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背诵清单
课标内容;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1、汉朝分为哪两个时期?中间的一个短暂王朝是哪一朝代? ①西汉和东汉;②新朝。
2、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①公元25年;②刘秀(光武帝);③河南洛阳,
3、东汉建立之初,形成怎样的治世?出现的原因?
①光武中兴 ②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皇帝年幼,出现了什么现象?有何影响?
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②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5、东汉后期兴起了哪一农民起义?原因?影响?
①黄巾起义(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②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影响:③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素养检测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溶江中学七年级期末)“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
A.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治理能力强
D.东汉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山东烟台·期末)《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丞相权力膨胀 B.外戚专权 C.阶级矛盾尖锐 D.宦官专权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属于外戚,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体现了外戚专权的现象,B项正确;大将军属于武将,与丞相、宦官无关,排除AD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指的是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B项。
3.(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中)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爆发 B.八王之乱兴起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篡汉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图表可知,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幼年继位,结合所学可知,因为这一情况,年幼的皇帝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C项正确;七国之乱爆发于西汉,八王之乱爆发于西晋,王莽篡汉在东汉成立之前,均与材料中的“东汉中后期”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4.(2022·安徽·淮北一中二模)宦官们的亲属及党羽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而大多数太学生及地方儒生的仕进之路由此被堵塞,朝政日趋黑暗,时人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现象出现于( )
A.西汉前期 B.东汉后期 C.隋朝时期 D.北宋时期
【答案】B
【详解】根据“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得出东汉中期后,九品中正制考察家世门第,使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B项正确;西汉前期政治较为清明,也较为稳定,排除A项;隋朝、北宋时期主要推行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5.(2022·广西贵港·七年级期末)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创立宗教组织 B.反对暴政
C.沉重打击了当时封建王朝的统治 D.提出了口号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中张角借助创立太平道,精心策划起义,所以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创立了宗教组织,A项正确;暴政是农民起义爆发的一个共同原因,排除B项;秦末农民起义和黄巾起义的影响都包括沉重打击了当时封建王朝的统治,排除C项;秦末农民起义和黄巾起义都提出了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2·山东·薛城区北临城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惩处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C项正确;释放奴婢、实行三十税一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贪官污吏无关,排除AB 项;兴办太学与文化有关,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贪官污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D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皇帝早逝,继位的皇帝年幼,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状况,这种情况使东汉政权走向衰亡,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西周末年,东周时期,排除A项;B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8.(2022·广东·七年级单元测试)东汉后期,动摇了其统治的历史事件有( )
①王莽建立新朝 ②“光武中兴” 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④黄巾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③④东汉后期出现诸侯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黄巾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故③④正确,B项正确;①②王莽建立新朝与题干主旨无关;“光武中兴”是东汉前期,①②不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2022·山西晋城·七年级期末)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光武中兴 D.“大一统”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到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西汉初年,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大一统”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山东济南·一模)东汉中期以后,大权由太后任用亲戚和皇帝任用亲信轮流把持,据此东汉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割据一方 B.诸侯混战争夺霸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是封建皇帝的外族,宦官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封建专制制度为他们专权提供了基础。D项正确;地方豪强割据一方、诸侯混战争夺霸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与东汉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的史实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东汉) 即位年龄
和帝 11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材料二 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于魏郡,用法术、咒语到处为人医病,许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后,都不药而愈,张角被百姓奉为活神仙,张角又派出八使到外传教。因此,追随的信徒愈来愈多,甚至高达数十万人。
(1)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于哪一朝代?材料一与图1、图2现象导致东汉末年什么样的政治局面?
(2)材料二中与张氏“兄弟三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起义?他们“到外传教”传的是什么教?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张氏兄弟”发动的起义之间有何因果关系?
【答案】(1)东汉;继位皇帝大多年幼,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局面。
(2)黄巾起义;太平道;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局面是黄巾起义的原因。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与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现象发生于东汉;东汉末年继位皇帝大多年幼,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局面。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与张氏“兄弟三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黄巾起义;他们“到外传教”传的是太平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局面是黄巾起义的原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