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A.黑猩猩 B.古人类 C.猴子 D.森林古猿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和类人猿分界的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所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类人猿包括大猩猩、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环境的变化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另一部分留在树上,进化成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环境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使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应环境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而另一部分则下地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 。
2.(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B.胎儿直接从脐带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C.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答案】C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这段时间的胚胎发育与叫胎儿发育),B错误;
C、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激素的调节。人体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在青春期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迅速发育,C正确;
D、 新生命的诞生及胚胎发育的起点均为受精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泡后,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内,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过程叫做怀孕。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3.(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所以完全营养液组成成分不能含有纤维素,A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对人体却非常重要,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的三大有机物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供能物质的是糖类,所以我们的饮食主要应以谷类为主;作为主要储能物质的是脂肪,它同时还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的供能;作为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和受伤的病人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对人体却非常重要;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4.(2019七下·嘉祥月考)下列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脂肪、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需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
【解答】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的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B.
【点评】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5.(2018七下·郑州期末)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清洗干净后仍可食用 B.应购买经过检疫的生鲜肉类
C.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D.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毕
【答案】A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不吃有毒的食品,过保质期的、发霉变质的食物都不能食用,A符合题意;
B、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选购检疫合格的肉,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C不符合题意;
D、桶装水虽已经消毒、过滤等手段处理,但仍有少量细菌、真菌存活,所以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6.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故选:B。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7.(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 在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呼吸暂停。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呼吸照常。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咽是气体进出和食物的共同通道。经过咽之后,空气通过喉口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会厌软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吃饭吞咽时,会厌软骨是盖住喉口的,若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咳嗽,故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8.(2011·苏州)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D.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是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9.(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射弧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五部分组成 。
10.(2016七下·周村期末)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故选:A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11.(2019·齐齐哈尔)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哪个结构上形成物像( )
A.大脑皮层 B.视网膜 C.巩膜 D.虹膜
【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大脑皮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视觉最终在其视觉中枢形成,A不符合题意;
B、视网膜是眼球的内膜,视觉感受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是物像形成的场所,B符合题意;
C、巩膜白色,是眼球的外膜,主要起保护作用,常说的白眼球就是指的巩膜,C不符合题意;
D、 虹膜是眼球的中膜,内含色素,常说的黑眼珠就是指的虹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2.(2017七下·埇桥期末)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3.(2019七下·龙湖期中)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
A.肺炎 B.哮喘 C.尘肺 D.气管炎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解析】【分析】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哮喘主要是人体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所致等,肺炎、咽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发炎和咽部发炎。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尘肺的病因。
14.(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现象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饭后肠胃蠕动加强 B.人在寒冷时身体颤抖
C.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衣藻游向光照强度大的水域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A、饭后肠胃蠕动加强是人体消化道壁收到食物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规律反应,属于反射活动;
BC均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活动;
D衣藻是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游向光照强度答的水域为生物的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所以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导来的神经冲动进行综合与分析,产生神经冲动后将它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接受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的神经冲动,产生反应。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条件反射指人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形成的反射,其中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5.(2019七下·瑶海期末)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
二、非选择题
16.(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形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 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组织。
(4)图中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 。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 (填字母)。
【答案】(1)分裂;分化
(2)上皮
(3)肌肉
(4)器官;B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动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
故答案为:分裂;分化。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上皮组织;
故答案为:上皮。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肌肉组织,主要由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组成;
故答案为:肌肉。
(4)图中A胃,表示的结构层次是器官;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B系统;
故答案为:器官;B。
【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若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核细胞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前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到两个细胞中)。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体有五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② ;③ 。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 、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能够分泌的 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 ,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答案】(1)食道;胃
(2)牙齿
(3)肝脏;胆汁
(4)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图中②为食道;③为胃;
故答案为:食道;胃。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与淀粉的初步消化有关;
故答案为:牙齿。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故答案为:肝脏;胆汁。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小肠,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小肠。
【分析】分析题图: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大肠、⑤小肠、⑥肛门、⑦肝脏;
1、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水、无机盐、维生素能够直接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必须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吸收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也无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8.(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肾小体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③、⑥、⑦共同构成的结构是 。
(2)图中⑥处的液体为 ,与③处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有 和蛋白质。
(3)流过⑦之后的液体为 ,该液体经输尿管流入 暂时贮存。
(4)⑥处的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吸收了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答案】(1)肾单位
(2)原尿;血细胞
(3)尿液;膀胱
(4)葡萄糖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③肾小球、⑥肾小囊和⑦肾小管共同组成的结构是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肾单位;
(2)图中⑥处的液体为原尿,与③肾小球处的液体血液相比较,原尿不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原尿;血细胞。
(3)流过⑦肾小管之后的液体为尿液,该液体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故答案为:尿液;膀胱。
(4)⑥肾小囊处的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故答案为:葡萄糖。
【分析】分析题图:①肾动脉、②入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出球小动脉、⑤肾小囊内壁、⑥肾小囊、⑦肾小管;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
1 / 1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A.黑猩猩 B.古人类 C.猴子 D.森林古猿
2.(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B.胎儿直接从脐带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C.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3.(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纤维素 B.葡萄糖 C.无机盐 D.维生素
4.(2019七下·嘉祥月考)下列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
C.蛋白质、脂肪、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
5.(2018七下·郑州期末)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清洗干净后仍可食用 B.应购买经过检疫的生鲜肉类
C.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D.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毕
6.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7.(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8.(2011·苏州)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D.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9.(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射弧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10.(2016七下·周村期末)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神经和脊神经
11.(2019·齐齐哈尔)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哪个结构上形成物像( )
A.大脑皮层 B.视网膜 C.巩膜 D.虹膜
12.(2017七下·埇桥期末)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3.(2019七下·龙湖期中)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职业病是( )
A.肺炎 B.哮喘 C.尘肺 D.气管炎
14.(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列现象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饭后肠胃蠕动加强 B.人在寒冷时身体颤抖
C.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D.衣藻游向光照强度大的水域
15.(2019七下·瑶海期末)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二、非选择题
16.(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形成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④表示细胞的 。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的是 组织。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组织。
(4)图中A表示的结构层次是 。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 (填字母)。
17.(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标号所指结构名称:② ;③ 。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 、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能够分泌的 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 ,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18.(2023八上·西宁开学考)下图是肾小体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③、⑥、⑦共同构成的结构是 。
(2)图中⑥处的液体为 ,与③处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有 和蛋白质。
(3)流过⑦之后的液体为 ,该液体经输尿管流入 暂时贮存。
(4)⑥处的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吸收了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和类人猿分界的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所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类人猿包括大猩猩、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环境的变化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另一部分留在树上,进化成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环境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使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应环境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而另一部分则下地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 。
2.【答案】C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这段时间的胚胎发育与叫胎儿发育),B错误;
C、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激素的调节。人体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在青春期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迅速发育,C正确;
D、 新生命的诞生及胚胎发育的起点均为受精卵,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胚泡后,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内,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过程叫做怀孕。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3.【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所以完全营养液组成成分不能含有纤维素,A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作为主要的供能物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对人体却非常重要,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的三大有机物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主要供能物质的是糖类,所以我们的饮食主要应以谷类为主;作为主要储能物质的是脂肪,它同时还具有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的供能;作为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蛋白质,所以青少年和受伤的病人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对人体却非常重要;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是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
4.【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需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
【解答】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的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B.
【点评】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酶,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5.【答案】A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不吃有毒的食品,过保质期的、发霉变质的食物都不能食用,A符合题意;
B、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选购检疫合格的肉,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平时马铃薯中含量极微,一旦马铃薯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急剧增高,可高出平时含量的40~70倍,人吃了这种发芽的马铃薯,轻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等现象。严重者还可因心肺麻痹而死亡。因此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C不符合题意;
D、桶装水虽已经消毒、过滤等手段处理,但仍有少量细菌、真菌存活,所以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6.【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故选:B。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7.【答案】B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 在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呼吸暂停。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呼吸照常。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咽是气体进出和食物的共同通道。经过咽之后,空气通过喉口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会厌软骨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吃饭吞咽时,会厌软骨是盖住喉口的,若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咳嗽,故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8.【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是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9.【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五部分组成 。
10.【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故选:A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11.【答案】B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大脑皮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视觉最终在其视觉中枢形成,A不符合题意;
B、视网膜是眼球的内膜,视觉感受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是物像形成的场所,B符合题意;
C、巩膜白色,是眼球的外膜,主要起保护作用,常说的白眼球就是指的巩膜,C不符合题意;
D、 虹膜是眼球的中膜,内含色素,常说的黑眼珠就是指的虹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2.【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
故选: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3.【答案】C
【知识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解析】【分析】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主要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中,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哮喘主要是人体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所致等,肺炎、咽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发炎和咽部发炎。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尘肺的病因。
14.【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A、饭后肠胃蠕动加强是人体消化道壁收到食物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规律反应,属于反射活动;
BC均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活动;
D衣藻是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游向光照强度答的水域为生物的应激性,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所以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导来的神经冲动进行综合与分析,产生神经冲动后将它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接受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的神经冲动,产生反应。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指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条件反射指人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形成的反射,其中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5.【答案】C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
16.【答案】(1)分裂;分化
(2)上皮
(3)肌肉
(4)器官;B
【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动物体的组织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④表示细胞的分化;
故答案为:分裂;分化。
(2)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类似植物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上皮组织;
故答案为:上皮。
(3)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肌肉组织,主要由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组成;
故答案为:肌肉。
(4)图中A胃,表示的结构层次是器官;结构层次A、B、C、高等动物和人具有而植物不具有的是B系统;
故答案为:器官;B。
【分析】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高等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若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核细胞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前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到两个细胞中)。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体有五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答案】(1)食道;胃
(2)牙齿
(3)肝脏;胆汁
(4)小肠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图中②为食道;③为胃;
故答案为:食道;胃。
(2)图中标号①口腔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与淀粉的初步消化有关;
故答案为:牙齿。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储藏在胆囊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故答案为:肝脏;胆汁。
(4)图中标号⑤的名称是小肠,它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小肠。
【分析】分析题图: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大肠、⑤小肠、⑥肛门、⑦肝脏;
1、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水、无机盐、维生素能够直接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必须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后,才能被细胞吸收;吸收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也无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8.【答案】(1)肾单位
(2)原尿;血细胞
(3)尿液;膀胱
(4)葡萄糖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③肾小球、⑥肾小囊和⑦肾小管共同组成的结构是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肾单位;
(2)图中⑥处的液体为原尿,与③肾小球处的液体血液相比较,原尿不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原尿;血细胞。
(3)流过⑦肾小管之后的液体为尿液,该液体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
故答案为:尿液;膀胱。
(4)⑥肾小囊处的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故答案为:葡萄糖。
【分析】分析题图:①肾动脉、②入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出球小动脉、⑤肾小囊内壁、⑥肾小囊、⑦肾小管;
1、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