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2 18:18:33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共21分)
1.(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 澄清(chéng) 静谧(mì) 窠巢(kē)
B.混和(hǔn) 看护(kān) 济南(jǐ) 萧瑟(sè)
C.贮蓄(zhù) 装载(zǎi) 莅临(lì) 菜畦(qí)
D.发髻(jì) 应和(hè) 高邈(miǎo) 着落(zháo)
2.(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抱歉、污秽、慷慨淋漓、锋芒毕露
B.抹杀、过瘾、目不窥园、燕然勒功
C.谣言、苛捐杂税、潜心贯注、鞠躬尽瘁
D.暑名、深恶痛绝、迥乎不同、妇儒皆知
3.(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小博在整理语文“自学笔记”中“字词积累”时,出现了错误,请帮他找出问题,并改正。(提示:每组只有一处错误)
(1)《春》:应和(hè)、酝良(niànɡ)、窠(kē)巢、蓑(suō)衣    改为    
(2)《济南的冬天》:着(zháo)落、暖和(huo)、zhù(贮)蓄    改为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倜傥(tǎnɡ)、云xiāo(宵)、菜畦(qí)    改为    
4.(2023七下·德惠月考)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5)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二、阅读(共39分)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治经为博士邪 为:成,当
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
8.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之春
简墨
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哦,惊蛰了,开始了﹣﹣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泡,这儿一团,那儿一簇﹣﹣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迎春和连翘不知道谁仿效谁,模样差不多,争着挑出了黄灯笼。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地,寂静中充满响动。
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草木你推我搡,绞出了汁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勃他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城的绿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们飞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候,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里,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花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都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呆不住﹣﹣你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就从来没断过﹣﹣黄花朵还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米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她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开,在上面书写诗篇。她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荼縻,也还是向前奔着﹣﹣春至而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茑萝、还蔷薇……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着草字头、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他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地掠过水面的时候,他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粉衣人”,就来到身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年龄的人,又想恋爱一次。
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北京文学》2016年第5期,有删减)
9.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1.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12.结合选文,说说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甲】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乙】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3.选文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段中起什么作用?
14.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请将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写下来。
15.一位同学在读书过程中,圈画出了甲乙两处文字。请你从中任选一处,对其做出批注,表达你的理解、赏析或感悟。
16.如果朗读课文,“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应把重音放在哪里?说说这样设计朗读的理由。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 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17.以上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
18.为什么孙悟空认为让他做弼马温是“藐视”他?
19.他得知真相后的一系列举动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三、综合实践(10分)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20.我们班级正在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0字内)
21.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
22.在“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如果你是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示例:讲爱国故事
活动一:   
活动二:   
23.本次班会有一个分享“爱国人物”故事的环节,请你分享一个你熟悉的爱国人物的故事。(100字左右)
四、写作(任选一题50分)
24.(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作文。
题目一:珍惜眼前的美好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
在生命的长河中,山风鸟语,是美丽的悦耳之音;山高月小,是美丽的自然之影;温馨陪伴,是美丽的亲情画卷;强国有我,是美丽的奋进之音……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积累。
B:混和:读作hùn hé
C:装载:读作zhuāng zài
D:着落:读作zhuó lu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和积累。D:暑名----署名 妇儒皆知------妇孺皆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3.【答案】(1)良;酿
(2)zháo;zhuó
(3)宵;霄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1)酝良-----酝酿 (2)着落:读作zhuó (3)云宵----云霄
【点评】 字音、字形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4.【答案】(1)深林人不知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园 、 荚 、”
故答案为:⑴ 深林人不知 ⑵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⑶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⑷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⑸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5.B
6.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②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7.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8.示例: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上,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事例,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在理解文言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启示。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言,结合文本的某一个内容,选取好角度,写出直接的感悟即可。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汉之云的理解。B:不正确,句意是只需要粗略涉及。但:只
6.本题考查翻译。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
①辞:推辞;以:用,拿;务:事务,军务;
②别:分开、离开;更:换、更换;待:看待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文意可知,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并且学有成就,但并没有直接进行描写或叙述,而是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的。
8.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写启示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选取某一个方面,协会直接的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
示例: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上,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事例,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答案】9.时间顺序,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在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
10.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
12.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的,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感受、分析环境描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写景运用的顺序的理解。考生应掌握常见的写作顺序,再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景的分析。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理解,按照要求,理解和分析语句运用的感官。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在通读文本,理解文言,掌握文本的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语句的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
9.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序。写景文章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则前到后等等);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文章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 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在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所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10.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答题格式为:本句运用....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 (内容),突出.... (表达效果)。画线句子“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赋予柳絮、柳树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此题考查写景的感管角度。写景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浸着蠢动的腥涩",是从嗅觉角度来写;“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是从听觉角度来写。
12.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作者告诉人们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
【答案】13.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总括全段;引起下文。
14.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5.示例一:【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把静的事物写活了。示例二:【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的山的美丽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就是……吧”似乎在与老天商量,流露着作者的赞许和喜爱。
16.示例:“妙”“小雪”读重音。“妙”是全段强调的重点,下面都围绕“妙”字来写。“小雪”是营造美妙感觉的原因。因为小雪的降临,济南的小山才这样秀丽、美妙。
【知识点】感受、分析环境描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语句作用的理解。解答时要求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结合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理解。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理解题干的要求,结合文段中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3)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词语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词语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联系语句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描写对象的表达。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音的把握。解答时要注意对语句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和理解。
1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选文内容,根据在文中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开头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总述、引起下文的作用。本段是对小雪后济南的山景的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起到总括全段,引起下文的作用。
1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筛选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即筛选表示空间位置转换的词语,阅读文段,逐句筛选。“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项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是写山上看到景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是描写山
尖的景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 道儿白,一 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句是描写山坡上的景色;“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是描写山腰的景色。依据以上分析筛选出表示空间位置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
15.本题考查写批注的能力。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做批注的方法:①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②评点人物;③生发联想;④剖析写法;⑤批判文本;⑥质疑问难。做批注的注意点:“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结合本题要求给甲乙两处文字
做批注,解答时根据题目要求从理解、赏析方面入手。甲句“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赋予雪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乙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以从句式,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就.... 吧”商量语气,“小山太秀气”, “太”程度副词, 用太显出小山的秀气还有一种让人心生爱怜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16.本题考查朗读重音的确定与分析。重音,是指朗读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很重的现象,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去判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字可谓点睛之笔,只-字点出下文主题,总起本段,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妙”作为重音朗读。下文描写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无论从山上,尖还是山坡,山腰都突出了山秀美的景色和娇美的情态。“小雪”作为重音朗读。
【答案】17.西游记;吴承恩
18.因为他从众人的谈话间明白自己所任的是最低最小的末等官职,他一心要“称王称祖”,认为养马是“下贱之役”。
19.表现了他桀骜不驯、武艺高强、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解答时要按照要求,整体感知名著的内容,结合线段分析和理解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和分析对人物形象描绘的语句,概括和归纳人物形象的特征。
1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根据文本信息可知,文章出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8.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小说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小说具体内容来看,孙悟空本领高强,一心想要与玉皇大破大帝平起平坐,想要"称王称祖", 但却让其做个“哪马温”,在他看来,“弼马温”只不过是个”养马的下贱之役”,自然觉得是对他的“藐视”。
19.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这篇小说通过孙悟空的大闹大宫以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孙悟空的种种行为和斗争,以幻化的形式曲折反映现实,从而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的权威,坚决向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从选择的文本来看,他得知真相后将“公案推倒“打出御马监““打出南天门”的行为,充分表现他蔑视皇权,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据此理解作答。
【答案】20.示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21.示例:旗帜底面是红色,上面有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旗上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五角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广大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22.写英雄征文;诵爱国诗词
23.示例一:林则徐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示例二: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眼,让战友们冲锋,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示例三: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前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知识点】图表信息;漫画释义;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把握图片中的信息,按照顺序进行叙述,注意对图片所蕴含的意义的正确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考生要掌握常见的活动形式,结合主题进行设计,设计的活动要句意可操作性。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及其故事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考生应注意平时的课外阅读和积累,掌握名人事迹,正确进行叙述。
20.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直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结合主题, 紧扣“爱国”活动主题拟写,如,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2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生活中也常见到。作答本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其进行介绍,并对深刻的内涵进行剖析,语意要清晰明了,语序合理通顺即可。 示例:旗帜底面是红色,上面有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旗上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五角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广大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22.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这次主题活动-定要围绕主题“爱国”设计。适合学生们开展,容易操作进行的即可。例如,可以办“爱国”主题黑板报,可以
讲“爱国英雄"故事,可以开展“爱国”主题征文比赛等。
23.本题考查学生积累和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平时对爱国人物及其事迹的积累,按照题干的要求,简要叙述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
示例一:林则徐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示例二: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眼,让战友们冲锋,消灭敌人,取得胜利。
示例三: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前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4.【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题目一:
一:审题立意。 题目”珍惜“告诉我们及时享受生活,珍惜幸福,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美好的人,,学会知足,远离后悔和贪婪;在某事物消逝之前用心去保护,强调“及时”的表达,,强调珍惜的对象是“眼前的美好”;据此可围绕珍惜友情、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珍惜时间”等方向立意。
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选取自己最应该珍惜的人、事、物来写。开篇可通过抒情的语句表述自己所珍惜的内容;接下来叙述具体的事件,如:升入初中的我变得叛逆,总是惹父母生气,直到父亲因病住院,我才明白应该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初中学习
压力大,我索性破罐子破摔,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明白只有珍惜时间不断拼搏才会化压力为动力等等。体现自己珍惜的是什么,珍惜的原因,最后呼吁大家一起来珍惜自己所写的人。事物来深化中心。
题目二:
(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在生命的长河中,山风鸟语,是美丽的悦耳之音;山高月小,是美丽的自然之影;温馨陪伴,是美丽的亲情画卷;强国有我,是美丽的进.....可知,本题“我的世界”指我的生命中或生活里。“你”第二人称代词,根据材料的提示,可以指人,如妈妈、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也可以指物,如钢琴、书籍、足球等,还可以指景,如山风鸟语、森林河流。高山湿地等。“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中含着一种因果关系,突出了“你”的重要性。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你”是指什么,“美丽”含义及因果关系,如“你是妈妈,因为温馨的陪伴,“我"充满了正能量;如“你"是书法。因为练习书法,我变得越来越豁达;如“你"是校园的那片绿茵,因为失落时我总在“你"的身边沉思,“我“变得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你”对”我"的影响或作用以及自己的感激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 / 1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共21分)
1.(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犷(guǎng) 澄清(chéng) 静谧(mì) 窠巢(kē)
B.混和(hǔn) 看护(kān) 济南(jǐ) 萧瑟(sè)
C.贮蓄(zhù) 装载(zǎi) 莅临(lì) 菜畦(qí)
D.发髻(jì) 应和(hè) 高邈(miǎo) 着落(zháo)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积累。
B:混和:读作hùn hé
C:装载:读作zhuāng zài
D:着落:读作zhuó luò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抱歉、污秽、慷慨淋漓、锋芒毕露
B.抹杀、过瘾、目不窥园、燕然勒功
C.谣言、苛捐杂税、潜心贯注、鞠躬尽瘁
D.暑名、深恶痛绝、迥乎不同、妇儒皆知
【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和积累。D:暑名----署名 妇儒皆知------妇孺皆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3.(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小博在整理语文“自学笔记”中“字词积累”时,出现了错误,请帮他找出问题,并改正。(提示:每组只有一处错误)
(1)《春》:应和(hè)、酝良(niànɡ)、窠(kē)巢、蓑(suō)衣    改为    
(2)《济南的冬天》:着(zháo)落、暖和(huo)、zhù(贮)蓄    改为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倜傥(tǎnɡ)、云xiāo(宵)、菜畦(qí)    改为    
【答案】(1)良;酿
(2)zháo;zhuó
(3)宵;霄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1)酝良-----酝酿 (2)着落:读作zhuó (3)云宵----云霄
【点评】 字音、字形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4.(2023七下·德惠月考) 名句积累与运用。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5)岑参《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答案】(1)深林人不知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园 、 荚 、”
故答案为:⑴ 深林人不知 ⑵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⑶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⑷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⑸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二、阅读(共39分)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治经为博士邪 为:成,当
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
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
8.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5.B
6.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②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7.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8.示例: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上,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事例,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要求学生在理解文言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启示。解答此题要求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言,结合文本的某一个内容,选取好角度,写出直接的感悟即可。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汉之云的理解。B:不正确,句意是只需要粗略涉及。但:只
6.本题考查翻译。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
①辞:推辞;以:用,拿;务:事务,军务;
②别:分开、离开;更:换、更换;待:看待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文意可知,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并且学有成就,但并没有直接进行描写或叙述,而是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的。
8.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写启示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选取某一个方面,协会直接的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
示例: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上,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事例,这样才容易让人接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之春
简墨
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哦,惊蛰了,开始了﹣﹣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泡,这儿一团,那儿一簇﹣﹣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迎春和连翘不知道谁仿效谁,模样差不多,争着挑出了黄灯笼。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地,寂静中充满响动。
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草木你推我搡,绞出了汁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勃他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城的绿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们飞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候,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里,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花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都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呆不住﹣﹣你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就从来没断过﹣﹣黄花朵还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米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她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开,在上面书写诗篇。她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荼縻,也还是向前奔着﹣﹣春至而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茑萝、还蔷薇……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着草字头、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他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地掠过水面的时候,他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粉衣人”,就来到身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年龄的人,又想恋爱一次。
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北京文学》2016年第5期,有删减)
9.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1.除了从视觉绘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12.结合选文,说说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
【答案】9.时间顺序,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在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
10.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①嗅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②听觉: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
12.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的,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感受、分析环境描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写景运用的顺序的理解。考生应掌握常见的写作顺序,再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景的分析。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理解,按照要求,理解和分析语句运用的感官。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在通读文本,理解文言,掌握文本的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语句的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理解。
9.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序。写景文章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则前到后等等);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文章先点出"惊蛰”这一节气, 随后用“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来说明时间在往后推移;“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则告诉我们时间已经到了暮春了。所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
10.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答题格式为:本句运用.... (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 (内容),突出.... (表达效果)。画线句子“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赋予柳絮、柳树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1.此题考查写景的感管角度。写景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浸着蠢动的腥涩",是从嗅觉角度来写;“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是从听觉角度来写。
12.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济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丽。作者告诉人们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甲】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乙】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3.选文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段中起什么作用?
14.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请将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写下来。
15.一位同学在读书过程中,圈画出了甲乙两处文字。请你从中任选一处,对其做出批注,表达你的理解、赏析或感悟。
16.如果朗读课文,“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应把重音放在哪里?说说这样设计朗读的理由。
【答案】13.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总括全段;引起下文。
14.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5.示例一:【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把静的事物写活了。示例二:【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的山的美丽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就是……吧”似乎在与老天商量,流露着作者的赞许和喜爱。
16.示例:“妙”“小雪”读重音。“妙”是全段强调的重点,下面都围绕“妙”字来写。“小雪”是营造美妙感觉的原因。因为小雪的降临,济南的小山才这样秀丽、美妙。
【知识点】感受、分析环境描写;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语句作用的理解。解答时要求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结合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理解。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理解题干的要求,结合文段中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
(3)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词语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词语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联系语句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描写对象的表达。
(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音的把握。解答时要注意对语句的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和理解。
1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选文内容,根据在文中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开头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总述、引起下文的作用。本段是对小雪后济南的山景的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起到总括全段,引起下文的作用。
1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描述了山上的小雪,筛选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即筛选表示空间位置转换的词语,阅读文段,逐句筛选。“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项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是写山上看到景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是描写山
尖的景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 道儿白,一 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句是描写山坡上的景色;“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是描写山腰的景色。依据以上分析筛选出表示空间位置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
15.本题考查写批注的能力。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做批注的方法:①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②评点人物;③生发联想;④剖析写法;⑤批判文本;⑥质疑问难。做批注的注意点:“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结合本题要求给甲乙两处文字
做批注,解答时根据题目要求从理解、赏析方面入手。甲句“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赋予雪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乙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以从句式,词语运用角度赏析,“就.... 吧”商量语气,“小山太秀气”, “太”程度副词, 用太显出小山的秀气还有一种让人心生爱怜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16.本题考查朗读重音的确定与分析。重音,是指朗读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很重的现象,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去判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字可谓点睛之笔,只-字点出下文主题,总起本段,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妙”作为重音朗读。下文描写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无论从山上,尖还是山坡,山腰都突出了山秀美的景色和娇美的情态。“小雪”作为重音朗读。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 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17.以上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
18.为什么孙悟空认为让他做弼马温是“藐视”他?
19.他得知真相后的一系列举动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案】17.西游记;吴承恩
18.因为他从众人的谈话间明白自己所任的是最低最小的末等官职,他一心要“称王称祖”,认为养马是“下贱之役”。
19.表现了他桀骜不驯、武艺高强、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解答时要按照要求,整体感知名著的内容,结合线段分析和理解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结合故事情节,理解和分析对人物形象描绘的语句,概括和归纳人物形象的特征。
17.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根据文本信息可知,文章出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8.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小说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小说具体内容来看,孙悟空本领高强,一心想要与玉皇大破大帝平起平坐,想要"称王称祖", 但却让其做个“哪马温”,在他看来,“弼马温”只不过是个”养马的下贱之役”,自然觉得是对他的“藐视”。
19.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这篇小说通过孙悟空的大闹大宫以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孙悟空的种种行为和斗争,以幻化的形式曲折反映现实,从而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的权威,坚决向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从选择的文本来看,他得知真相后将“公案推倒“打出御马监““打出南天门”的行为,充分表现他蔑视皇权,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据此理解作答。
三、综合实践(10分)
(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某班开展了“祖国,您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20.我们班级正在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0字内)
21.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
22.在“祖国,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如果你是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示例:讲爱国故事
活动一:   
活动二:   
23.本次班会有一个分享“爱国人物”故事的环节,请你分享一个你熟悉的爱国人物的故事。(100字左右)
【答案】20.示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21.示例:旗帜底面是红色,上面有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旗上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五角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广大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22.写英雄征文;诵爱国诗词
23.示例一:林则徐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示例二: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眼,让战友们冲锋,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示例三: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前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知识点】图表信息;漫画释义;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2)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把握图片中的信息,按照顺序进行叙述,注意对图片所蕴含的意义的正确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考生要掌握常见的活动形式,结合主题进行设计,设计的活动要句意可操作性。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及其故事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考生应注意平时的课外阅读和积累,掌握名人事迹,正确进行叙述。
20.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直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结合主题, 紧扣“爱国”活动主题拟写,如,树时代新风,立爱国壮举、 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2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生活中也常见到。作答本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其进行介绍,并对深刻的内涵进行剖析,语意要清晰明了,语序合理通顺即可。 示例:旗帜底面是红色,上面有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旗上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五角星各有一角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广大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22.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这次主题活动-定要围绕主题“爱国”设计。适合学生们开展,容易操作进行的即可。例如,可以办“爱国”主题黑板报,可以
讲“爱国英雄"故事,可以开展“爱国”主题征文比赛等。
23.本题考查学生积累和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注意平时对爱国人物及其事迹的积累,按照题干的要求,简要叙述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
示例一:林则徐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
示例二: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眼,让战友们冲锋,消灭敌人,取得胜利。
示例三: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前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四、写作(任选一题50分)
24.(2023七上·榆树开学考)作文。
题目一:珍惜眼前的美好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
在生命的长河中,山风鸟语,是美丽的悦耳之音;山高月小,是美丽的自然之影;温馨陪伴,是美丽的亲情画卷;强国有我,是美丽的奋进之音……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题目一:
一:审题立意。 题目”珍惜“告诉我们及时享受生活,珍惜幸福,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美好的人,,学会知足,远离后悔和贪婪;在某事物消逝之前用心去保护,强调“及时”的表达,,强调珍惜的对象是“眼前的美好”;据此可围绕珍惜友情、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珍惜时间”等方向立意。
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联系自身的学习、生活经历,选取自己最应该珍惜的人、事、物来写。开篇可通过抒情的语句表述自己所珍惜的内容;接下来叙述具体的事件,如:升入初中的我变得叛逆,总是惹父母生气,直到父亲因病住院,我才明白应该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初中学习
压力大,我索性破罐子破摔,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明白只有珍惜时间不断拼搏才会化压力为动力等等。体现自己珍惜的是什么,珍惜的原因,最后呼吁大家一起来珍惜自己所写的人。事物来深化中心。
题目二:
(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在生命的长河中,山风鸟语,是美丽的悦耳之音;山高月小,是美丽的自然之影;温馨陪伴,是美丽的亲情画卷;强国有我,是美丽的进.....可知,本题“我的世界”指我的生命中或生活里。“你”第二人称代词,根据材料的提示,可以指人,如妈妈、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也可以指物,如钢琴、书籍、足球等,还可以指景,如山风鸟语、森林河流。高山湿地等。“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中含着一种因果关系,突出了“你”的重要性。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你”是指什么,“美丽”含义及因果关系,如“你是妈妈,因为温馨的陪伴,“我"充满了正能量;如“你"是书法。因为练习书法,我变得越来越豁达;如“你"是校园的那片绿茵,因为失落时我总在“你"的身边沉思,“我“变得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你”对”我"的影响或作用以及自己的感激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