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彩云追月
初中音乐
八年级下册
导入
你知道哪些描写月色的诗句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导入
你知道哪些描写月色的诗句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导入
你知道哪些描写月色的诗句吗?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新课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思考:乐曲有怎样的情绪?
《彩云追月》是上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乐曲,后来,作者从创新的角度运用西洋作曲技巧,采取欧洲“探戈”舞曲节奏,并汲取我国江南丝竹优美轻松的音调和乐器组成特点 。从而匠心独运地创作出这首意境深邃、舒适优美、富有神韵的小型器乐合奏曲。
新课
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述,曲名当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驾彩云。这首曲子是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
新课
任光(1900-1941),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关镇)。中国近代音乐家、作曲家。主要作品:《渔光曲》、《大地进行曲》、《王老五》、《新莲花落》,特别是1936年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贫苦民众的真实情感,表现了革命群众豪壮坚毅的性格,创作风格进一步民众化、大众化。
新课
民间音乐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融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新课
新课
再听乐曲
思考: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新课
用手打节拍,练习节奏。
自主练唱乐曲。
新课
画出歌曲表现的意境,展示分享。
新课
小结
《彩云追月》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开阔神秘的月夜,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该乐曲,感受不同音色下的月夜。欣赏《彩云追月》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欣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情绪和意境;
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体验乐曲旋律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够通过欣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情绪和意境;
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体验乐曲旋律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描写月色的诗句吗?
学生回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师:月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静谧、唯美。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乐曲《彩云追月》,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与月色相关古诗,营造本节课学习情境。
二、新课
1.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思考:乐曲有怎样的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平稳缓慢。
2. 介绍乐曲及作者。
《彩云追月》是上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最初是民族管弦乐曲,后来,作者从创新的角度运用西洋作曲技巧,采取欧洲“探戈”舞曲节奏,并汲取我国江南丝竹优美轻松的音调和乐器组成特点 。从而匠心独运地创作出这首意境深邃、舒适优美、富有神韵的小型器乐合奏曲。
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述,曲名当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驾彩云。这首曲子是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烘托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
任光(1900-1941),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关镇)。 中国近代音乐家、作曲家。主要作品:《渔光曲》、《大地进行曲》、《王老五》、《新莲花落》,特别是1936年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贫苦民众的真实情感,表现了革命群众豪壮坚毅的性格,创作风格进一步民众化、大众化。
3. 介绍民乐。
民间音乐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融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4. 再听乐曲,感受乐曲画面。
思考: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描绘了开阔神秘的夜色。
5.用手打节拍,练习节奏。
6. 自主练唱乐曲。
7. 画出歌曲表现的意境,展示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节奏、练唱及绘画展示,增强学生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三、小结
《彩云追月》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开阔神秘的月夜,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该乐曲,感受不同音色下的月夜。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通过布置“使用不同乐器演奏乐曲”的任务,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