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1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2 20: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019 新课标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行星绕太阳公转有哪些特点?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观看动图,描述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原因。
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受太阳引力的影响。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速度:
平均角速度:每天约59′
平均线速度:30千米/秒
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作叫作公转,其路径称为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1.521亿千米
1.471亿千米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位置:远日点
公转速度:最慢
时间:7月初
公转位置:近日点
公转速度:最快
时间:1月初
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
S2
S1
地球
地球
1月初-近日点
7月初-远日点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
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1月初-近日点
7月初-远日点
逐渐变快
逐渐变快
逐渐变慢
逐渐变慢
开普勒第二定律与地球公转速度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夏半年
冬半年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春分点和秋分点把地球公转轨道等分为两部分;
通常年份,北半球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P11
二分二至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7月初
(远日点)
1月初
(近日点)
地球的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冬至
12月22日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名称 回归年 恒星年
概念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某一恒星连线的时间间隔
参照物 太阳 其它恒星
时间长度 365日5时48分46秒 365日6时9分10秒
意义 多用于平时的生产生活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多用于天文学研究
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线速度:除南北两极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角速度、线速度都:
1月份最快
7月份最慢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A. 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课堂练习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人们称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原因:地球不停公转,地轴倾斜且指向不变。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 26’
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66.5°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
交角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
两面: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三角度:
指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不变
目前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为23.5°
“三个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