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上科学2.1《地球的表面》课件(64张PPT)+教案+课后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上科学2.1《地球的表面》课件(64张PPT)+教案+课后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4 18:51: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的表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地球的表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又称地形、地貌。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属于课标中“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从地球表面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为后续学习提供概念建构思路和基础。
本课的设计线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地球表面的布局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观察地球图片,产生感性认识)——陆地内部主要地形的观察(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建立具体的“地形”概念)——每一个典型地貌的观察(观察和分析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并猜测其形成原因,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学生分析】
对于地球的表面形态,五年级学生已有一些见闻,他们在旅途、科普书籍和网络中接触过一些地形地貌,也能说出个别常见地形及其特点。但因缺乏系统的认识,即便学生知道高地、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名称,也无法将地形名称与实际的地理意义进行对应,无法对地形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测。针对每种典型地貌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也是似懂非懂。对地貌特点进行描述时也较难运用准确的词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进行引导性的设计,使学生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地形及其特点,进而对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思维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探究实践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态度责任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
教师: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出示图片)地球表面都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地球看起来大部分是蓝色的、有很多水、也有一些陆地;地球不是光滑的球;地球表面上有不同的颜色……
教师追问:地球的现有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还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板书:地球的表面)
学生:不是,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是大自然变化造成的……
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
设计意图: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
二、探索
(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为后续研究具体某一地形地貌形成原因作铺垫。
(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
(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2)我国主要有5种不同的地形,如: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分析各地形特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视角聚焦到陆地,建立具体的地形地貌的概念。
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出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几张典型的地形地貌图片,将学生观察的目光再次聚焦:观察某个典型地形地貌,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为后面分析其成因做好充分的准备。
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4.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
设计意图:发挥个人学习与小组交流研讨的优势,记录表达自己的认识,为后面的全班交流,形成初步的共识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三、研讨
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
2.研讨:
(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
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性的研讨活动,交流观察的结果和猜测,归纳总结影
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并将大家的意见用“班级记录表”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埋下探索的伏笔,激起后续探究的兴趣。
4.拓展
教师:展示我国典型地貌,提问: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能帮助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回顾、梳理本课内容,内化所学。同时暴露学生对地形地貌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原有认知,有助于其自我纠正或其他同学帮忙纠正错误认知,完善科学概念。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班级记录表)
主要地形地貌及特点 猜测
1.弯曲的岩层:岩石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弯曲…… 地震破坏
2.长白山天池:湖面平静、中间低四周高、周围有高山…… 火山喷发
3.敦煌雅丹地貌:石柱、平台形高地、沙粒粗大…… 风的侵蚀
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千沟万壑、高原表面破碎、黄土堆积、植被很少…… 水流冲刷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堆积…… 泥沙沉积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地形地貌记录表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完善地形地貌特点的描述,使学生对相关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关于“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是作为本单元后续探究活动的线索。
活动手册说明: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是让学生将观察到的5种地形地貌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猜测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用简单的词语进行记录,表达清楚即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个表格制成班级记录表,在交流讨论时将学生的观点记录、汇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线索。后续的学习内容会对本节课形成的猜测给予一一回应,可对照此表中的学生的猜测,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认识逐步得到提升。
【作业设计】
1.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
C.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
D.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
2.用直线把地形和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平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高原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丘陵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山地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盆地 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较低
3.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高原 E.盆地
参考答案:
1.D 2.略 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8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地球的表面》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判断题。(1)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很平坦的。( )(2)地形图上蓝色的地方主要表示海洋,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水越深。( )(3)观察我国的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平原为主。( )(4 )我国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多是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 )(5)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某一种地形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6)我国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修建道路很方便。( )2.选择题。(1)仔细看世界地形图,可以发现地球表而海洋面积( )。A.比陆地面积大 B.比陆地面积小 C.和陆地面积差不多(2)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A.地势的高低 B.气温的高低 C.植被的多少(3)某地区的四周被高山包围,而中间地势低平,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地区的地形是( )。A.山地 B.平原 C.盆地(4)“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C.人为因素的影响(5)黄河入海口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3.连线题。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4.探究题。小科同学学习过本节内容后,对中国和世界的地形地貌之最很感兴趣,请帮他镇一填。(1)_____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2)____________是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之巅”。(3)___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峡谷。(4)____________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5)____________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6)____________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7)____________是中国最长的河流。(8)____________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9)___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参考答案:1.(1)X (2)√ (3)X (4)√ (5)X (6)X2.(1)A (2)A (3)C (4)A (5)B 3.4. (1)青藏高原(2)珠穆朗玛峰(3)德鲁藏布大峡谷(4)东北平原(5)塔里木盆地 (6)柴达木盆地(7)长江(8)黄河 (9)台湾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地球的表面
把每幅图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图片编号 观察到的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1弯曲的岩层
2长白山天池
3敦煌的雅丹地貌
4黄土高原的沟壑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21世纪载盲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8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地球的表面》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说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描述山地、高原、湖泊、平原、盆地等主要地形的特点。2.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特点的信息;对地形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3.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探究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
课前学习任务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观察地形地貌图片,描述其特点,并猜测主要形成原因。地形地貌观察到的地形特点猜测主要形成原因【学习任务二】描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第2课-《地球的结构》学习资源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
推荐的学习资源
1.观看:BBC纪录片《地球的力量》2.阅读:DK儿童视觉百科全书《WOW!地球》
香港地质公园弯曲的岩层
长白山天池
敦煌地貌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6张PPT)
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
雄伟的高原
绵延的群山
广阔的平原
低缓的丘陵
幽深的峡谷
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面貌?
(1)大自然的力量,比如风、雨、
地震、泥石流等。
(2)地质力量。
(3)重力。
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对地球表面会造成影响吗?
(1)会造成影响,比如乱砍
滥伐、排放污水等。
(2)会造成影响,比如人类
修建高楼大厦。
(3)生物和人类的活动都会
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1.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思维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探究实践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态度责任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新知导入
你们对地球了解吗?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地球的表面”主要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
(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
一、聚焦
新知讲解
探索1-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地球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高低不平的表面,是复杂多样的。
新知讲解
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和土壤……
地球刚形成时是 汪洋一片,后来才 出现陆地的。
有人说,很早的 时候,地球上的 七大洲是……
地球表面的 地形在不断 变化。
地球表面不同的 地形上生活着不同 的动植物。
地球上经 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蓝色:海洋
绿色:平原
黄色:低山、丘陵
棕褐色:山地、高原
浅紫色:积雪、冰川
新知讲解
地形地球仪
表示地形的地球模型
观察地形地球仪,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
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新知讲解
从地形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部分被海洋覆盖,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表示地势的高低。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地理单元。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海洋则连成一片。
科学小课堂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本来就是这样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结构有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原因。地球地形地貌不断变化,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如风、水等自然作用对地形的改变;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瞬间,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球表面的改变。
新知讲解
探索2-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
(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
按照起伏高低和形态不同,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西部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
中部以高原为主,北方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南方云贵高原化学侵蚀的喀斯特地貌。
东部以平原为主,多是沉积形成的平原。
新知讲解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中国地形图
北纬32度线
我国主要有5种不同的地形,如: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新知讲解
平原
地势广阔,起伏很小,海拔高度一般在两百米以下。
新知讲解
中国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35万平方公里),经济最为富庶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华北平原(31万平方公里)。
新知讲解
高原
地形开阔,海拔高度在一千米以上,周围以明显陡坡为界。
新知讲解
高原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
中国最大的四个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的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征也各异。中国陆地的主要地形即为高原和山地。
新知讲解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坡度陡峭。
新知讲解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沟谷,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的总高度有时比山地大,有时相比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异较小,这是山地和高原的区分,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会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中国是多山之国。据统计,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
新知讲解
丘陵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低矮山丘组成的。
新知讲解
丘陵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海拔200-5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丘陵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我国丘陵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此外,东北长白山周边,四川盆地,长江三峡以东的淮阳地区亦分布有低山丘陵。
新知讲解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新知讲解
中国四大盆地指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三个内陆盆地和第一阶梯的一个内陆盆地,四大盆地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40多万平方公里)、四川盆地(26万多)、青海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25.78万)及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18万)。
新知讲解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请根据各地形的特点,
尝试用超轻黏土捏制各种不同地形的模型
新知讲解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你能根据各地形的特点,
画一画这些地形侧面的轮廓吗?
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
新知讲解
探索2-认识海底的地形地貌
大陆架:大陆地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深海盆地过渡的一个很陡的坡。
大洋底:海洋底部的主体部分,约占海底总面积的80%
新知讲解
弯曲的岩层
它从来就是这样的吗?
新知讲解
长白山天池
为什么在两千多米的高山上会有“天池”?
新知讲解
敦煌的雅丹地貌
什么原因使这里的岩石变成这个样子?
新知讲解
黄土高原的切沟
斜坡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新知讲解
这里为什么会有许多泥沙滞留?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新知讲解
把每幅图的地形地貌特点和你猜测的形成原因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弯曲的岩层:位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其主要成因是,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波状弯曲。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口,经过漫长年代积水成湖。长白山形成于约1200万年前的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泉水从火山口涌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这是我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敦煌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地球表面的变化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了许多奇观异景,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几幅图片呈现出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堆积体逐渐加积,脱水成陆,并向海域推进,发育成三角洲平原,表面平缓微向海倾,流动在三角洲平原上的河流善淤易决,许多成分支、汊道或湖沼洼地。
新知讲解
(3)把每幅图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新知讲解
(3)把每幅图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
图片编号 观察到的地形特点 猜测主要形成原因
1弯曲的岩层 岩层弯曲呈波状 地壳运动,岩层受力挤压
2长白山天池 巨形伞装的高山湖泊 地质造山运动,火山口积水
3敦煌的雅丹地貌 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有序、造型奇特、千奇百怪的土丘 风蚀(长期的风的作用)
4黄土高原的沟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流水长期强烈侵蚀
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一个个由河道分割的小岛 水流、波浪带来的泥沙堆积
新知讲解
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海洋则连成一片。
  陆地地形包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海拔低、起伏小、较平坦。(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平坦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
  丘陵——海拔较低,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海底地形包括: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大洋中脊。
新知讲解
2、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原因。地球地形地貌不断变化,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如风、水等自然作用对地形的改变;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瞬间,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对地球表面的改变。
新知讲解
拓展
关于地球的表面,你还知道什么?
武功山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原因。
3、地球表面的地形分为:陆地地形、海底地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海洋则连成一片。
4、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很大
很大
我国主要地形
课堂练习
西部
东部
地震
火山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1、地球表面的地貌复杂多样,也是 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 、 、 、 和 等。
3、地球表面70%是 ,30% 是 。
4、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 )
A地球运动挤压 B火山喷发 C风蚀 D流水侵蚀
5、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原因( )
A地球运动挤压 B火山喷发 C风蚀 D流水侵蚀
6、以下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地形特征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C敦煌的雅丹地貌
不断变化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洋 陆地
B
C
B
1、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A森林 B湖泊 C平原
2、具有四周的士高,中间地平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3、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由南向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4、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
A气温高低 B地势高低 C植被多少
5、地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水越深( )
6、我国西部地形比较平坦,修建道路比较方便( )
C
B
B

×
B
作业布置
阅读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地形地貌特征的知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