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科举制影响
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
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
但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 ——单元导言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
——单元导言
獬豸
(xiezhi)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
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
‘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
‘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
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
之君。
——《淮南子·齐俗训》
实质上,太公和周公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导入新课
四、知识梳理与探究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三、时空定位
【时空定位】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西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元
明清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西周 世官制 世袭(世卿世禄) 血缘
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才能、军功
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明习法律
两汉 察举制(积功劳、征辟)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孝廉、茂才等
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 才学
两宋 科举制 “取士不问家世” 才学
元 蒙古传统科举制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血缘/军功/才学
明清 科举制 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 才学
制度 影响 演变趋势 实质
世官制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 打击了贵族;富国强兵;阶层流动;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思想文化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察举制(积功劳、征辟) 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推动阶层流动但是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容易形成小集团,滋生腐败,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 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选拔人才;后来成为维护门阀政治的工具 科举制 ①选拔标准: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
由推荐到公开考试,严密科学、制度化,公平、公开。
③选拔范围:
政权由封闭到逐渐向社会下层开放
④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史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史料2: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 《史记 · 商君列传》
史料3:“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史料4: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史料5:(魏文帝)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选举二》
史料6: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阅读材料,讲出材料所描述的选官制度,并做简要概述。
世官制
军功爵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B
东晋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谱学,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这反映了
A.士庶界限日渐模糊
B.门阀政治具有重要影响
C.社会阶层完全固化
D.宗法制度影响南朝政治
B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背景:
①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②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③为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思维模板: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原因的模板。
1、根本目的:维护统治的需要
2、具体原因:
(1)原有制度存在弊端;
(2)社会发展要求:
①政治:加强皇权或中央集权的需要;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需要;
②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影响选官的内容、标准等);
③经济:社会经济的变动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需要调整选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科举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内容,归纳科举制的特征,认识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大的创举
确立-隋朝
完善-唐朝
发展-宋朝
恢复-元朝
加强-明清
废除-清末
隋文帝分科举人;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形成)。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地位。
考试实行糊名、誊录等;南北分卷;“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
时断时续,比例不大;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考试分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三级;八股取士;南北卷—南北中卷
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速社会流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需要,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品德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明清科举制僵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①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礼部主管科考;殿试出现后,皇帝亲点状元)
②打破士族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
(出身限制减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读书求功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④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不看门第看才能,由举荐到考试选拔)
⑤为其他国家文官选拔所借鉴;
(西方文官制度;公务员考试)
评价: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官本位思想
禁锢思想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门阀士族在唐代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隋唐时代,在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故谓五姓七望。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B.社会观念新旧交织
C.历史传承得到强化 D.士族势力垄断政治
B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1、归纳唐宋两朝科举制的主要差别。
①唐朝科举制受到门第身份、社会舆论、人际背景等因素影响;
②宋朝“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力图单凭试卷决定成绩,更加公平、规范;
材料1 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礼部侍郎裴坦主考,进士科考生一千余人,有三十人及第,其中皆衣冠士子,是岁:郑义则,故户部尚书瀚之孙;裴弘,故相休之子;魏当,故相魏扶之子;令狐湻,故相令狐綯之子。余不能遍举,皆以门阀取之。惟陈河一人孤平,负艺第于榜末。
——《册府元龟·贡举部·谬滥》
材料2 考生与考官并不回避,士子往往事先向考官呈送诗文,趋附巴结,求取赏识,甚至出现泄漏试题、冒名顶替等科场舞弊现象。……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3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是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二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
A.不够成熟完善的时代特征
B.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C.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
D.致力于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
741年,礼部待郎韦陟要求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将平时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称“纳省卷”。同时还允许有名望的公卿贤达向主考官推荐优秀考生,甚至可以共同决定拟录取名单,称为“通榜”。唐代“纳省卷”“通榜”
A.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B.有助于平衡中枢权力
C.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才学之人 D.有利于全面考察人才
D
A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2、宋代科举制的进步与社会变化有何关系?
参加科举的身份限制进一步取消,而且更加公平。更多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阶层流动性加强,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拓展1:宋代科举制与文官政治
①战国到秦汉: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②魏晋南北朝:世家大族是官僚队伍的主体;
③隋唐推行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④宋代,科举制发展,文人士大夫壮大,文官成为官僚队伍中的主体;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D.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A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元朝之选官
元代选官有何特点?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材料1 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7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二)明清科举
材料2 “科举与学校出身者几乎垄断了上至朝廷公卿,下至府州县正官的所有职位……科举和学校之外,”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进。”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2.南北卷制度
“南北榜案”
材料1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二)明清科举
A
南北卷制度原因影响
①南北分卷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下,南北方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②南北分卷利于笼络各地区士人,增进政权认同,巩固王朝统治;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B
宋元以来,南方土子在科学考试中占据优势,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进士51人,全部是南方人。考官获罪。之后逐渐形成南北方按比例分南北榜录取的制度。其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A.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 B.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
C.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 D.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
C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官员选拔出来以后,还应有那些配套措施,才能保证国家治理的效率?
考核:对官员行政能力与业绩的考评,以此决定奖惩;
监察:对官员进行监督;
谏议:对君主的行为进行劝谏;
对官员的管理
对皇权的约束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的标准 考核的机构 考核的发展趋势
秦汉
隋唐 宋
明清
二、考核制度的演变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的标准 考核机构 考核的发展趋势
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 御史
隋唐 唐:九等考核法; 宋:磨勘 重品德和才能 吏部 明清 明:考满、考察; 清:考课制度(京察和大计) 贪、酷和不作为 中央 政府(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主持 ) ①考核与奖惩相结合
②地方官和京官分别考核
③考核日趋严密
④由重视道德才能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⑤加强中央集权
磨勘制度
考满与考察
考满:依年限分为“初考”
“再考”和“通考”;
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上计制
记薄汇总,御史审核;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流于形式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接受考核巡察
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四善二十七最
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考课制度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秦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宋朝
材料 “考成法”就是考察成效的法规,于万历元年颁行。六部把下属官员应该办的工作登记在账簿上,订立完成的期限并依此考核。六科根据账簿,对六部进行考核;内阁同样也依据账簿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一切以完成登记的任务为准绳,完成升官,未完成降级。到万历九年(1581年)中央和地方共裁汰冗官一千三百多名。“考成法”还要求各地官员追缴以前所欠赋税,追缴不到90%的,给以处分。根据“考成法”,官员推荐到中央的人才考试不合格超过五人的,要受降调处分。
——摘编自汪成玉《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
磨勘指官员升迁官阶时的考核手续。北宋官阶可分为京朝官、幕职州县官两大部分。凡幕职州县官升阶为京朝官,须经改官磨勘,京朝官系列内升级,须经转官磨勘。
朝廷对改官磨勘这一关卡约束甚严,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要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磨勘制度也成为宋廷奖惩官员的手段之一,对有功官员常予减少磨勘年限之奖励,有过者则增加磨勘年限以惩戒。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宋朝——磨勘制度
秦汉时期,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始数据经核实后,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A.具有农耕文明治理特点 B.杜绝了吏治腐败
C.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D.抑制了豪强地主
A
西汉时,朝廷的主计机构是丞相与御史府。皇帝想要向郡国上计吏了解情况,则要遣近臣问询。东汉初年,计吏到京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面见皇帝应对提问,还有可能被授予官职,部分计吏还要负责转呈刺史的奏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察举选官制度日益完善
B.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优化
C.郡国计吏获得了监察权
D.官员考核程序渐趋复杂
B
一、中国古代考核制度
(2022山东)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A
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官员监察制度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汉 御史台(御史大夫 )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十道)观察使
宋 御史台,谏议大夫(台谏合一) 设“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 御史台(御史大夫 )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使
明 都察院(监察御史) 六科(六科给事中) 厂卫特务 按察使
清 都察院(监察御史) 按察使
(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B
材料一: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如果成功地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自己便可取而代之。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而又为皇帝所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根据材料,思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哪些特点?
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
材料三:汉代制定了我国古代最早的地方监察法规 《御史吏九条》。唐代,一般官员须经四考之后才能迁转它官,而御史经过三考即可升迁。明律规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清朝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
材料四: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依赖皇权,服务皇权
重奖重罚,有完善的法律制度
材料: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作用:①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②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局限:服务并受制于专制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1.(2023湖南)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2.(2021全国甲卷)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1.C 2.D
本节精练
3.(2020全国Ⅱ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4.(2019浙江)【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C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