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分
石灰
吟
于谦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整首诗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
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
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大岭之中,经过千锤万凿开采出来之后,它被运到石灰窑里。又经受高温焚烧,变成了生石灰,却仍然非常坚硬。又经过冷水浸泡,就成了粉末状的洁白的石灰。
【石灰】
回忆方法
1.解诗题
2.知作者
3.读古诗
4.明诗意
5.悟诗情
6.背古诗
学习古诗的方法:
了
解诗题
壹
初读古诗
叁
作者简介
贰
伍
精读古诗
肆
课外拓展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诵、赞美的意思。
赞颂石灰
了解诗题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永乐年间,于谦考取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期间,于谦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但是他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朝中恶势力迫害,于1457年以叛逆罪被杀害,埋葬于西湖畔。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作者简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听录音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初读古诗
精读古诗(一)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经过千万次的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熊熊烈火的焚烧对它来说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
“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形容石灰碎成粉末。
精读古诗(二)
浑:全,全然。
清白:石灰的颜色,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即使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精读古诗(三)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这种写作手法叫做 。
托物言志
精读古诗(四)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读古诗,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2)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石灰石在烈火中从容不迫,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
刚强勇敢
甘愿奉献
勇于牺牲
的英雄
精读古诗(四)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于谦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成语“两袖清风”就与于谦有关。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在12岁时写下了《石灰吟》。
于谦行事章奏,悉合机宜,号令明审,且爱国忘身,自奉俭约,中外威服。景泰八年正月,于谦遭诬陷以谋逆罪被杀,籍没时家无余资。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课外拓展
墨梅 竹石
[元]王冕 [清]郑燮
我家洗砚池头树, 咬定青山不放松,
朵朵花开淡墨痕。 立根原在破岩中。
不要人夸好颜色, 千磨万击还坚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外拓展
分
观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