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拓展:分数乘法(单元练习)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思维拓展:分数乘法(单元练习)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3 19: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思维拓展:分数乘法(单元练习)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如果,那么(  )。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2.12×(+)=12×+12 ×,这里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3.一段路,第一天修了,第二天修了剩下的,还剩全长的( )。
A. B. C.
4.根据下图写出的算式正确的是( )。
A.1× B.× C.×
5.甲数是440, ,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440×(1+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数比乙数多
B.甲数比乙数少
C.乙数比甲数多
6.利用排除法,计算结果(不化简)应是下面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7.用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制成一副七巧板,将它拼成“小船”图案(如图),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8.李叔叔把80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2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的容量是( )毫升,大杯的容量是( )毫升。
9.比18吨多是( )吨,比25米少米是( )米。
10.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米,余下的( )长。
11.一杯果汁喝掉后,用水加满,又喝掉,再用水加满,这时杯中果汁占( )。
12.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13.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14.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一些规律,依照你发现的规律,请在最后一个等式的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
3+1=3×1,2+1=2×1,1+3=1×3,…,1+( )=1×( )。
三、解答题
15.地球的面积约是5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大约占了地球面积的,亚洲面积大约占了陆地面积的。请问:亚洲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公里?
16.鲁老师去年8月份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硬盘容量为90G,分为C、D、E三个盘,C盘容量18G,D盘容量24G,E盘容量48G。到目前为止,三个盘的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硬盘还有多少G的空间可以使用?
17.有两根蜡烛,第一根燃烧了,第二根燃烧了,剩下的部分两根一样长,这两根蜡烛原来哪一根长一些?
18.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1)班捐了500元,六(2)班捐的是六(1)班的,六(3)班捐的是六(2)班的,六(3)班捐款多少元?
19.星河小学举行运动会,参加长跑的有24人,短跑的人数是长跑的1.5倍,跳高的人数是长跑的,跳远的人数是长跑的.求参加短跑、跳高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20.跳绳比赛中,刘红跳了160下,李明跳的数量是刘红的,张华跳的数量是李明的,张华跳了多少下?(先将线段图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21.果园里有桃树112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桔子树的棵数是梨树的。桔子树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判断a与b的大小,因为两个乘法的积相等,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一定小。
【详解】因为,所以a>b。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大小比较,理解“积相等时,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一定小。”是解题的关键。
2.B
【详解】略
3.B
【分析】把一段路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第二天修了剩下的,即修了全长的(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修的,再减去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即是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1--(1-)×
=-
=;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第二天修的占全长的分率。
4.C
【分析】由图可知:将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再将这份平均分成4份取3份;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
5.C
【详解】解:用乘法计算,所以单位“1”是甲数,也就是甲数,那么 就是乙数比甲数多 ;
故选C.
440是甲数,由于是用乘法计算,那么是把甲数看成单位“1”,(1+ )表示乙数是甲数的(1+ ),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多 ;由此填入这个提交即可.
6.A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两个因数都小于1,所以这两个分数的乘积一定小于1,再根据分子和分母个位数进行排除和确定。
【详解】A. <1,分子878×378积的个位数一定是4,分母897×389的个位数一定是3,应该是的计算结果。
B. >1,排除;
C. >1,排除;
D. 分子878×378积的个位数一定是4,分母897×389的个位数一定是3,分子的个位数是3,分母个位数是4,排除。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7.24
【分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小船”顶上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如果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它们各占正方形纸板面积的,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据此解答。
【详解】8×8×(×3)
=64×
=24(平方厘米)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平方厘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阴影部分中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占正方形纸板面积的几分之几。
8. 80 160
【分析】由于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可以设大杯容量为x毫升,则小杯容量为x毫升,用6×小杯容量+2×大杯容量=800,据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大杯容量为x毫升,则小杯容量为x毫升。
6×x+2x=800
3x+2x=800
5x=800
x=800÷5
x=160
160×=80(毫升)
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容量是160毫升。
【点睛】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题目,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然后列方程解答。
9. 21
【分析】把18吨看作单位“1”,则所求的质量是18吨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计算出所求的质量是多少吨。用25米直接减去米,即可计算出所求的长度。
【详解】

=21(吨)
(米)
比18吨多是21吨,比25米少米是米。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10.无法比较
【分析】根据题意,只知道第一根截去,不知道第一根绳子的具体长度,因此无法求出剩下多少米,两个绳子剩下的长度就无法比较,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余下的无法比较长。
【点睛】不知道第一个绳子具体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这杯果汁是单位“1”,由于喝掉,则此时的杯中果汁的量:1-=,由于加满水又喝掉了,也相当于喝掉剩下果汁的,即×,则此时剩下的果汁量:-×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1-)×(1-)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要找准对应量。
12. 3
【详解】略
13. 买来的新书 240×
【分析】其中的分给五年级.是指把买来新书的分给五年级,是把买来的新书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列式即可。
【详解】学校买来新书240本,其中的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买来的新书看作单位“1”,如果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240×。
14. 2 2
【分析】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找规律,即+=,,,观察可知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且是两个分母的和,根据此规律可求解。
【详解】+=,,,观察可知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且是两个分母的和,所以,即1+2=1×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式”的规律,先变化原式,再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解答。
15.4500万平方公里
【分析】根据题意,地球的面积约是5亿平方公里,1亿平方公里=10000万平方公里,5亿平方公里=500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面积的,先求出陆地面积,用地球面积×,就是陆地面积;亚洲面积大约占陆地面积的,再用陆地面积×,就是亚洲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5亿平方公里=50000万平方公里
50000××
=15000×
=4500(万平方公里)
答:亚洲的面积大约是4500万平方公里。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6.61G
【分析】把各个硬盘的存储量看作单位“1”,圆周角是360°,依据图示可得:C盘未使用的相当于存储量的;D盘未使用的相等于存储量的,G盘未使用的相当于存储量的;再用各个盘容量×存储的分率,求出未使用的存储量,再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8×+24×+48×
=15+18+28
=33+28
=61(G)
答:硬盘还有61G的空间可以使用。
【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白图示表达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7.
【分析】两根蜡烛,原来不一样长,可剩下的一样长,那么燃烧多的那根蜡烛原来比较长。
【详解】第一根蜡烛燃烧了,在这句话里,第一根蜡烛是单位“1”,还剩;第二根蜡烛燃烧了,在这句话里,第二根蜡烛是单位“1”,还剩,>,而且两根剩的一样长,说明第一根原来比第二根长。
【点睛】第一根的等于第二根的,说明原来第一根长。
18.250元
【分析】首先把六(1)班捐的钱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六(1)班捐的钱数乘,求出六(2)班捐了多少元;然后把六(2)班捐的钱数看作单“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六(2)班捐的钱数乘,求出六(3)班捐了多少元即可。
【详解】500××
=400×
=250(元)
答:六(3)班捐款25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六(2)班捐了多少元。
19.短跑:36人;跳高:20人;跳远27人
【详解】短跑:24×1.5=36(人)
跳高:24×=20(人)
跳远:24×=27(人)
20.图见详解;112下
【分析】先把刘红跳的数量看作单位“1”,李明跳的数量是刘红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李明跳的数量占其中的4份,李明跳的数量=刘红跳的数量×,再把李明跳的数量看作单位“1”,张华跳的数量是李明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张华跳的数量占其中的7份,张华跳的数量=李明跳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

160××
=128×
=112(下)
答:张华跳了112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
21.42棵
【分析】已知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则把桃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12×即可求出梨树的棵数;又已知桔子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则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12××即可求出桔子树的棵数。
【详解】112××=42(棵)
答:桔子树有42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