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2 21: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表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学会运用地表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考点一 自然环境要素及整体的形成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的要素组成(基础)
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基础)
知识点3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基础)
知识点4自然环境整体性的意义(基础)
考点二 整体性原理
知识点1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能力提升)
知识点2 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能力提升)
01 生物多样性
02 地形的影响
典例分析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要素组成
TEACH
A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TEACH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A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TEACH
1,要素内在的关联性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与整体的自然环境特征保持一致。
A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TEACH
2,环境特征的一致性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A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TEACH
3,发生发展的统一性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不仅仅影响本地区,也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影响。
A

基础知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
TEACH
A

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
(1)警示意义
从空间上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还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能力提升--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1、明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类答题思路
(1)、以自然地理环境中某要素的变化作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确定该自然地理要素的种类--分析该要素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分析该要素的形成原因
(2)、从因果关系角度分析
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判断地理环境的主导性要素--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性要素。
一果多因的推理--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根据果利用发散思维推断因。
一因多果的推理--在分析某一地理要素,要抓住因,并分析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
A

能力提升--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A

2、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四大应用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
(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环境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所致,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的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
能力提升--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
TEACH
A
热点一: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区域生物物种多样性分析是目前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区域生物物种多样性一般包含生物种类多样、生物个体众多和生物数量随时空变化明显等方面。
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空间大小、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见下表。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热量条件(纬度)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
水分条件 降水丰富或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地形 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物种丰富
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广, 物种丰富
天敌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
人类活动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生物繁殖条件与生存空间(空间大小影响数量,自然条件差异影响种类,孤立空间利于特有物种生存)、 食物、水源、气候,以及天敌、灾害等因素有关;还与动物自身特点、人为的干扰与保护有关。
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生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生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环境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答题模版
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题模版
答题术语
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人类活动 ①人类活动使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能力提升--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
TEACH
A
热点二:地形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影响宏观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地形雨),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能力提升--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
TEACH
A
热点二:地形的影响
(2)地形影响局部气候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坡向、地形类型→气温(高低、变化)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空气干燥,易形成焚风效应。如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冬季风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高。
地处盆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坡向、海拔→降水(多少、变化)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光照、温差、风。坡向、海拔、山脉走向等→光、温差、风力
地势高,光照充足,紫外线强;地势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能力提升--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
TEACH
A
热点二:地形的影响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能力提升--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相关的热点
TEACH
A
热点二:地形的影响
3.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1)坡度:坡度大,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很难发育成深厚和肥沃的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肥沃)。坡度小,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影响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坡向:阳坡温度状况较阴坡好,水分状况较阴坡差,发育的土壤也存在差别。
(3)海拔:影响土壤的垂直分异。
4.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1)坡向:
影响植被类型: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影响植被分布的海拔:同一山体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于阴坡。
(2)地势起伏——垂直分异规律(立体农业)
典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A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迪拜约17%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国人占7.5%,其他占10.8%。下图为迪拜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典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A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对于顶坛花椒林的生长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整体。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易渗漏;地形坡度大,水资源存储条件差;夏季高温,蒸发旺盛,造成本地区地表土壤缺水,易发生干旱,生长在此处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
典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A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水源的影响,灌丛化段,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根系更深的灌丛较(根系浅的)草甸能获取更多的水分,植被由草甸退化为灌丛;沙漠化阶段,灌丛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进一步减少,灌丛死亡,植被由灌丛退化为荒漠。
典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
TEACH
A

4.洞庭湖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及水系图
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课后研析--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TEACH
A

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请根据图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