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8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冀中的地道战
冀中的地道战
第一课时
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冀中在哪里?
什么是地道战?
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
地道是怎样的?
连词成句读
带着问题读
跳读法
抓关键词句法
边读边想
快速阅读的方法
冀中在哪里?
什么是地道战?
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
地道是怎样的?
(1)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记下所用时间。
(2)完成与课文相关的检测题。注意不可回读课文哦!
带着问题读课文,阅读后记录问题。
(1)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
(2)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
(3)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
(4)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上面的情况。( )
检测阅读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
√
×
读课文用了( )分( )秒
侵 略 修筑 碉堡 党员 堡垒
任 丘 妨碍 拴住 搁置 隐蔽 陷坑 拐弯 岔道 孑口 吆喝
读准字词
qīn
lüè
lěi
qiū
rén
ɡē
xiàn
ɡuǎi
chà
任性
任
任丘
rèn
rén
“任丘”是个地名,在河北省。“任”字作姓氏时,也读“rén”,不能读成四声。
任意
rèn
十里一碉,八里一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十里一碉 八里一堡
一里:指500米
隐蔽
书写指导:三部分要写紧凑,左下边上边是点和撇、下框内是撇和点、中间是一竖。
蔽
bì
生好生字
陷坑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阝竖要长,右上边不要写成爫,下边与白字有区别、中间分开。
陷
xiàn
冀中在哪里?
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1942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在扫荡中,日军实施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不问男女老幼,全部杀死;所有房屋,一律烧毁;所有粮草,不能搬运的,也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
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三个月的秋季大扫荡,近三个月时间,日军残杀我人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毁粮食2934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
用这单元学过的方法快速默读下面这段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敌人的“扫荡”
封锁沟
铁丝网
碉堡
什么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地道里是怎样的?
怎么防止敌人发现地道?
怎么抵御敌人的破坏?
地道里怎么联络?
地道战有什么地位?
奇迹!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